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课程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第二次作业 作业周期 : 2017-10-242017-11-03

作业要求 :

作业二: 
1.结合自身教学实录说说,在歌唱教学活动中你采取了哪些评价方式来达到教学目标?
2.请根据自己班级情况设计一个主题活动方案框架,并说明选题依据。
3.作业提交截止时间11月3日。 

发布者 :幼儿教育1班辅导教师

第二次作业

提交者:学员白小红    所属单位:乘航幼儿园    提交时间: 2017-11-02 08:03:04    浏览数( 6 ) 【举报】

第一题1.结合自身教学实录说说,在歌唱教学活动中你采取了哪些评价方式来达到教学目标?

让每个孩子享受音乐的乐趣,感受愉悦,提升智能,是音乐教育的最终目标个意义,也是尊重孩子智能发展差异的体现。音乐智能是最早被发展的智能。音乐教育过程,也是老师发掘孩子多元智能的有效途径。歌唱教学活动中,老师能充分考察孩子的智能发展差异,调整教学活动与教学方法, 采取多元评价方式,挖掘孩子的无限潜能,达到音乐活动的教学目标。

以歌唱活动《大猫小猫》为例,根据幼儿好动、好奇、好模仿、好创造、好表现的年龄特点,我来阐述一下歌唱活动中,如何根据孩子需要,提供不同的评价方式,激发孩子参与歌唱活动的兴趣,丰富孩子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

一、歌唱教学活动中的语言评价 

歌唱活动中可以通过提一些幼儿熟悉的问题,把幼儿的注意力吸引到活动的内容与情境中去。例如歌唱活动《大猫小猫》,教师可以大猫和小猫谁的力气大,谁的声音大?走路一样吗?他们唱歌的声音一样吗?简短而快乐的对话,让孩子理解歌曲中的歌词内容,也为歌唱活动的力度和音量做了很好的指示。

有老师的接纳和肯定,对语言智能突出的孩子,是很大的鼓励和支持,即使音乐素质很一般,也依然对歌唱活动充满了兴趣和信心。些孩子的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语言表达能力强,歌唱活动中,老师紧紧抓住他们的思路,让孩子提出自己的疑问、表达自己的观点、分享自己的发现。老师还要随时接过孩子的话题,进行追问、反问,孩子每一次的回答,老师及时应答。

二、歌唱教学活动中的鼓励性评价 

在鼓励的情况下幼儿学习有了信心,有了激情。在对幼儿歌唱活动进行评价时,表扬与鼓励应是评价的主要手段。鼓励性评价的语言会让孩子的心灵得到极大的满足,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大猫小猫》的歌唱活动中,教师观察幼儿的表现,“哟,这只大猫的声音很有力气”。“这只小猫的声音轻轻的”“哟,一听就知道是大猫来了” 赞赏鼓励能使人积极向上,激发热情。

三、 歌唱教学活动中交往评价 

在本活动中,大猫可以带哪些大朋友来参加,小猫可以带哪些小朋友来参加,这样一些胆小的孩子在大方孩子的带领下自然会一起高兴地参与到活动中来。

歌唱活动中老师特别注意面向全体,尤其是内向的孩子更要给予表现的机会,让他们一起跟着老师一起表演,然后再鼓励他们参与小组合作。孩子在“唱”的过程中感知音乐的内涵,产生人与人之间的在情感上的沟通与联系,在“唱”中增强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老师的关注和赞扬,能激发一些胆小怯懦的孩子,帮助他们体会到集体生活的快乐,自信地展示生命原生态,感受音乐的魅力。孩子在互动、合作和情感的沟通中,人际交往能力也迅速发展。

歌唱活动是孩子最喜欢的,孩子们会编自己的歌,会跳自己的舞,会用自己的身体把听到音乐时的感觉表达出来。每个孩子的智能潜力是不同的,而且是不断丰富发展的,所以老师应尊重孩子个性,分别对待。在歌唱活动中不仅对全班孩子而且对每一个孩子都应采用多元教学方法和评价标准,让每一个孩子爱上音乐、感受音乐、体验音乐。 

四、 歌唱教学活动中的动作评价 

在歌唱《大猫小猫》的学习活动中,老师提问,大猫和小猫走路一样吗?大猫是怎么走的,谁来走一走?小猫是怎么走的,谁来试一试?在游戏情景中表现孩子就会自然而然地掌握音乐的节奏。

歌唱活动中,更加要尊重并发现“好动”孩子的优势智能,而不是无视和抵制。活跃的身心,有趣的动作能使孩子迅速、主动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也是孩子体验并参与歌唱活动的重要铺垫。老师启发孩子用手、脚,身体的各个部位随着音乐节奏进行演奏,以拍打身体来体验和记忆音乐。对于运动智能突出、张扬个性、表现力强的孩子来说,多变的教学手段、评价方式是激发他们学习动机的重要的因素。

 

 

第二题:请根据自己班级情况设计一个主题活动方案框架,并说明选题依据。

主题活动:《我上幼儿园》主题活动框架:

昨天在家里还是一个众星捧月的小宝贝,今天已需要独立地走向集体生活。这意味着一天以内的大部分活动时间,幼儿面对的将不是他在家里熟知的一对一式或者几对一式的交往。我们知道,每个幼儿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要想在短短的时间里让个性迥异的幼儿融入一个群体,确非易事。他们会面临一系列的变化,需要学习独立做事,和陌生人交往,集中注意听讲,安静地坐一段时间等。这个主题,我们给幼儿营造爱的环境,帮助他们愉快地走进幼儿园,说声“我上幼儿园啦”,让幼儿园、老师在幼儿心目中变得可亲可爱。虽然到了陌生的幼儿园,但只要有爱的环境,有深爱他们且极富耐心的老师,我们坚信,幼儿会沉浸到一个有趣的集体生活之中,体验到集体生活给他们带来的快乐。知道自己上幼儿园了,能对幼儿园产生安全感和亲切感,能接受本班老师和小朋友,逐步适应集体生活,能高高兴兴上幼儿园。2.初步适应集体生活,形成的生活常规:能在集体中听老师、同伴讲话,愿意自己进餐、入睡,学会洗手、入厕等。

主题框架安排

第(一)周 

第(二)周 

安抚幼儿情绪 

社会:安全第一课 

数学:红片片、绿片片 

音乐:我爱我的幼儿园 

语言:小乌龟上幼儿园 

社会:美丽的幼儿园 

美术:神奇的油画棒 

第(三)周 

第(四)周 

语言:象鼻子滑梯 

音乐:小手爬 

美术:涂涂画画 

健康:幼儿园的东西真好吃 

科学:请你摸一摸 

语言:大拇哥 

数学:我会放玩具 

 音乐:大指哥 

社会:快乐小X班 

美术:看哥哥姐姐画画 

第(五)周 

  

语言:小河马吃饭 

音乐:找朋友 

美术:手帕印染 

健康:热闹的聚会 

科学:甜甜的糖果 

  

  

  

  

  

区域名称 

材料准备 

积木区 

清水积木、汽车、小动物 

家庭区 

职业服装、炉灶、锅子、铲子、小床、拖鞋 

图书区 

图书、手偶 

玩具区 

小汽车、魔尺、拼插玩具、拼图、螺丝螺帽 

艺术区 

蛋糕盆、串珠、纸张、蜡笔、彩泥、胶水、贴纸、画板、画笔 

家园互动:1.安抚好孩子的情绪,帮助孩子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2.引导幼儿来园主动与老师、同伴问好,不争抢玩具。 

3.收集一些颜色不同的物品,鼓励幼儿进行颜色分类。 

4.带孩子在幼儿园各处玩,向孩子介绍幼儿园的环境。 

5.收集一些废旧材料,如各种生活用品的外包装盒、食品盒或袋,供幼儿游戏用。 

选题依据: 

1、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2、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发展现状,确定主题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小班幼儿年龄小,各方面的发展水平还比较低,适应新环境,快乐地融入集体生活是本主题选题的重要依据

3、依据幼儿园教育的特性,树立真切的观念等

如:生活即教育的课程观、主动建构思想的学习观、环境育人思想的教育观、多元智能理论的儿童观等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7-11-03 13:53:58

课程作业

最新课程作业

推荐课程作业

热门课程作业

热评课程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