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课程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第二次作业 作业周期 : 2017-10-242017-11-03

作业要求 :

请在下面二道题目中任选一题,字数在800字以上。

1、如何对政府权力进行有效制约和监督?

2、政府要简政放权、转变职能,是否意味着弱化政府的职能?

发布者 :高中政治班辅导教师

第二次作业

提交者:学员黄晓燕    所属单位:张家港工贸职业高级中学    提交时间: 2017-10-30 09:48:28    浏览数( 1 ) 【举报】

政府要简政放权、转变职能,是否意味着弱化政府的职能?

“权力越大,滥用起来就越危险。”转变政府职能,是当前形势下稳增长、控通胀、防风险,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和重大举措,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到这一阶段的客观要求。而简政放权则是转变政府职能的突破口,是释放改革红利、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重要一招。党的十八大以来,“简政放权、转变职能”始终是改革发展的两大高频词。

“简政”不是“减政”,“放权”不是“放任”,简政放权、转变职能,这并不意味着弱化政府的职能,而是在“放”的同时,深入推进监管方式创新,着力优化政府服务,做到“放、管、服”三管齐下。政府通过简政放权,实际上是强化了其服务职能,突出其“公共”角色,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简政放权之于中国,不仅是审批的减少、权力的下放,是“壮士断腕”的自我革命,更是政府治理方式革故鼎新的跨越。

“管得少,就是管得好”,政府行为要做到既不能越位又不能失位,以建立有限、有效、有责的政府为目标:向企业放权,培育企业成为真正独立的市场主体;向民众放权,扩大群众的社会参与;向社会放权,提高社会自治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活跃市场,激发企业、民众和社会的积极性,解决投资消费失衡、产能严重过剩等多方面的结构性矛盾,不断激发经济活力。

具体表现在:

一、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打造中国经济新动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随着政府承诺的简政放权系列举措稳步推出,顶住了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不搞强刺激,而是抓住了政府和市场关系没有理顺的“病根”,用改革的办法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激发经济的内生动力。

二、以改革促开放,助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近年来,世界经济处于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的深度调整期,我国国内则步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特别是随着国际经贸格局调整和国内资源要素条件变化,我国传统外贸竞争优势弱化。面对复杂严峻形势,十八大以来,我国通过简政放权改革,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培育和扩大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到建立“负面清单”,简政放权向纵深推进,为中国融入全球、开放发展带来勃勃生机。

三、“放管服”三管齐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通过简政放权,政府减少了对经济领域的微观干预,把精力更多放在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搞好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上,着力划定政府与市场、企业、社会的权责边界,“民之所望,施政所向”成为政府治理的基本遵循。

政府有所不为方能更好有所为,这或许是简政放权改革带来的最重要启示。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特别是明确了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力推行“三张清单”、加强市场监管、优化公共服务等政府依法履职的具体举措。未来,进一步推进政府将不该管的事交出,集中力量把该管的事管好、该服务的服务到位,将会更有效推进政府的治理创新,让市场“无形之手”更好地施展,更好地遂民意、促发展、利和谐。 

世界著名未来学家奈斯比特曾经这样比喻转型期的中国:“中国是一只刚刚破茧的蝴蝶,但因为翅膀还是湿的,还要经历抖动、晾干以后再起飞的阶段。”在新一轮中发展“化茧成蝶”的改革征程上,我国政府当继续“简政放权、转变职能”,以政府职能的“亮丽转身”,有力推进国家发展,不断增进人民福祉。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7-11-03 09:03:13

附件

课程作业

最新课程作业

推荐课程作业

热门课程作业

热评课程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