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课程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第二次作业:初中和高中作业一样,题目: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 作业周期 : 2017-10-242017-11-10

作业要求 :第二次作业:初中和高中作业一样,作业上交截止时间:11月13日。

题目: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以一节课为例。

发布者 :中学历史班辅导教师

第二次作业:初中和高中作业一样,题目: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

提交者:学员曹宇    所属单位:乐余高级中学    提交时间: 2017-11-06 12:17:25    浏览数( 0 ) 【举报】



以核心素养为目标  追寻历史教学新境界

——以“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谈谈核心素养培育

经过多年教育改革,素质教育成效显著,但与立德树人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重智轻德,单纯追求分数和升学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较为薄弱等。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既有融合更有超越。作为核心素养主要构成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实际上是三维目标的提炼和整合。三维目标不是终极的目标,而是核心素养形成的要素和路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重在培育学生以下几个方面:历史时空观、史料佐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价值观。以下我以“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一课为例,谈谈如何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历史时空观。历史呈现的是我们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个足迹,斗转星移、岁月变迁,历史的发展为我们现代文明的发展提供了一面镜子,在镜子面前,我们参照社会发展的过去,我们科学认知社会发展的现代,我们有根据的期待社会发展的未来。比如结合“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这一课教学,我首先在课堂上带领学生一起进行课前预习——“三民主义的提出”,了解三民主义提出的背景,学生了解到,三民主义提出的背景主要有四个方面: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洋务派、维新派的救国方案碰壁失败;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思想不断丰富;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这些背景的了解,引导学生对于“三民主义”提出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形成时空观念

史料佐证。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这种综合中蕴藏的是丰富的历史史实、历史知识、历史感悟,是一门具有交集点的学科,在历史学科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形成逻辑性与意向性,通过我精彩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用严谨的逻辑,对历史知识进行细密的推敲,引导学生从历史学科知识点的学习中,全面实践历史思维的演绎。课后我引导学生结合三民主义知识点的学习,再去查找翻阅相关的文字、图片资料,来巩固和拓展我们所学的历史知识。

历史理解。历史教师首先要对历史概念和教材文字全面吃透,形成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引导学生对历史知识点的学习。在三民主义的学习中,我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三民主义,比如我提出“三民主义有没有反帝的性质,你是如何理解的?”学生提到:“三民主义有一定的反帝性质。因为三民主义是在清政府已经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背景下提出的,反对清朝通志也就间接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因此,三民主义有反帝性质,只是没有明确反帝。”结合具体的知识点内容,我发现学生的历史思维还是比较不错的。

历史解释。我们在开展历史教学的时候,不是仅仅了解教学内容中某一个微观的知识点,而是要具备时空观念,联系前后的知识点将知识点串联起来。在三民主义这一课的学习中,关于“三民主义”的内涵是什么,是这个知识点内容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结合课堂上的教学,学生能够很快反应过来,“三民主义”包括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三个方面。民族主义是指反对帝国主义,谋求中华民族独立,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主义一般是指平民所共有;民生主义是指平均地权,介质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制度。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于历史事件学会历史解释。

历史价值观。历史教育作为一门学科,它的存在正是要求我们将历史的精彩、历史的教训、历史的过往如实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形成历史的价值观,学会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历史教师应当具备这样的责任和情怀,在教学中,我发现有一些历史教师,好多年来都是用同一本教材、用着手头更古不变的教案,将各类补充习题不断改头换面留给学生,学生在较为繁重的作业压力和课业负担之下,叫苦不迭,不但失去了对历史学科学习的兴趣,而且挫伤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学生对于历史学习不感兴趣,只是死记硬背应付没完没了的习题和各种考试,长此以往,历史学科没有给学生带来积极的正能量。所以我认为教学中,历史老师首先要端正教学的态度,我们从事历史学科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仅仅为了让学生通过考试、取得高分吗?我想通过考试、取得高分只是比较低级的教学目标,我们历史教师一定要树立更为高远的目标,在心界上面,历史教师要怀着对历史的敬畏感,满怀着对历史学科的崇敬感,在恢弘的历史画卷中带领学生久久凝视,在倾听历史回声的过程中感悟人类文明的真谛,这才是历史教学的本质。通过“三民主义”一课,让学生感悟并认识到:孙中山救国救民、追求民主共和的革命精神;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天下为公的爱国精神;不怕挫折、意志坚强、勇往直前、永不言败的不屈不挠精神;与时俱进、积极进取的开拓精神。由此也可以引申到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领导人开拓进取、建设中国的伟大精神。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7-11-06 15:15:29

课程作业

最新课程作业

推荐课程作业

热门课程作业

热评课程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