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课程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通知3班第二次作业 作业周期 : 2017-10-242017-11-03

作业要求 :

【第二次作业内容】

1.青少年学生主要的心理特点有哪些?请结合你任教的年级和学科,说说学生的认知特点对课程教学的影响。

2.心理疏导的策略有哪些?请你举出2个与你的学生有效沟通的例子。

 【第二次作业要求】

1. 学习专题相关内容,独立完成作业(二道题都是必做);

2. 上交截止时间 2017年11月3日。

发布者 :通识3班辅导教师

通知3班第二次作业

提交者:学员顾永刚    所属单位:鹿苑小学    提交时间: 2017-10-29 22:28:39    浏览数( 11 ) 【举报】

1.              青少年学生主要的心理特点有哪些?请结合你任教的年级和学科,说说学生的认知特点对课程教学的影响。

崔伟老师在视频讲座中告诉我们青少年学生主要的心理特点包括青少年认知发展特点、青少年心理社会性发展特点、青少年主要心理问题三方面:

一、青少年认知发展特点

青少年认知发展特点从思维角度上,青少年的思维逐渐成熟,处于形式运算阶段。青少年在这一阶段思维形式摆脱了具体内容的束缚,能够理解用语言表述的命题的逻辑关系,并能够依据逻辑关系对命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同时,青少年的假设演绎推理能力也得到了发展。青少年阶段抽象逻辑推理能力显著发展,各种推理能力都将达到比较完善的水平。

青少年的认知发展还存在不成熟性,过多的理想主义和批判主义,比较爱争论,有时候优柔寡断,言行不一。在这个阶段学生进入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使青少年的学生尤其关注自我的发展和变化,觉得自己是独一无二和无懈可击的。

青少年信息加工能力增长,长时记忆中储存的知识数量也增加。而且青少年在获取、处理、保存信息方面的能力也逐渐提高。记忆广度达到一生中的顶峰,对各项材料记忆的成绩都达到高值。

   二、青少年心理社会性发展特点

1.自我同一性的探索,进入青春期后与身体迅速发育相比,心理发展还很滞后。这种矛盾给初中学生带来了苦恼,使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的思想从一起嬉戏于其中的客观世界中抽回了很大一部分,重新指向主观世界,使思想意识再一次进入自我。一系列关于“我”的问题开始反复萦绕于心,导致自我意识的第二次飞跃。

  2. 同伴关系和友谊的发展也有一定的特点,小团体其实可以解决同一性混乱的情况,同伴关系较紧密,在同伴关系中得到与同伴的交流和支持,实现自我意志发展。同伴关系变得复杂,友谊开始向成人的友谊发展转化,注重分享。

  3.性萌芽和觉醒。随着身体的发展,青少年性意识逐渐发展和觉醒。主要表现在性别认同和异性吸引两方面。性别认同也是自我同一性的重要方面,认知自己的性别等。异性吸引上青少年时期的孩子面对着如何正确表达和对待性的感觉。

4.家庭关系方面,表现与父母的矛盾上,孩子想脱离父母同时又依赖父母,父母希望孩子独立但也不习惯放手,两个矛盾体必然引起各种冲突点,尤其是在琐事上,青少年很容易和父母争吵。也有研究表明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的心理社会性发展也有影响。当然种种矛盾的点也是青少年自我心理体验的需求。

  三、青少年主要心理问题

1.体相障碍和饮食障碍。青少年阶段随着学生身体的发育,身体会有圆润的趋势,然而处于这阶段的女同学会尤其注意自己的体形,觉得自己胖,为了体型美会产生饮食障碍,可能会不吃,也可能会狂吃后扣吐。

2.反社会行为与犯罪。青少年的违法行为比例比其他年龄段的人群要高,由于青少年阶段同伴关系发展密切,若与社会闲散少年混为一个群体,会由于不好群体的影响而导致反社会行为或犯罪。并且青少年自身也有成人感和半成熟现状的矛盾,强大诱惑与压力,加上心理抵御能力脆弱,又缺乏自我控制能力,较容易走向歧途。

3.风险性行为。身体发育带来了心理的发育,伴随着性意识的萌芽与发展,但青少年对性还是很朦胧的,不小心就会导致了意外怀孕,需要家长、学校加以适当的引导。

我是一名小学科学教师。小学生的注意力水平有限,注意的目的性还很低,无意注意仍起重要作用。小学生的注意力在很大程度上被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所吸引。上课时,他们会思想开小差,做小动作;做作业时,也需要教师督促。随着学习活动的进行,大脑不断成熟,神经系统活动的兴奋与抑制过程逐步协调起来,有意注意逐渐在学习和其他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小学生的感知觉发展很快。低年级小学生感知事物时较笼统,往往只注意表面现象和个别特征,时、空特性的知觉也不完善。随着教学过程的深入,小学生的感知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知觉的有意性和目的性明显发展。他们已能从知觉对象中区分出基本的特征和所需要的东西,对于时间单位和空间关系的辨别能力也逐渐增强,其准确性、系统性都不断地提高。

 

 

2.心理疏导的策略有哪些?请你举出2个与你的学生有效沟通的例子。

心理疏导的策略有:

一、积极聆听:将自己的全部注意力都放到对方身上,给予对方最大的、无条件的、真诚的关注。

二、合理宣泄:如倾诉、写日记、绘画、运动、呐喊、哭泣。

三、说服劝导:对那些认知出现偏差而导致情绪困惑或行为异常的人,进行开导、启发、规劝,帮助其纠正错误认知,恢复理性思考,进而促使情绪和行为的改变。

四、放松调节:放松方式有腹式深呼吸、渐进式深呼吸、想象性放松。

五、团体活动: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索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

六、心理教育:指导学生形成心理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与学生有效沟通的例子:

例如,有一次我在上课时,四(3)班的张磊同学上课迟到了。下课后,我就把他找到办公室,问他:“你今天上课迟到,这是怎么回事?”他说:“老师,我上一节课下课后一直在做语文作业,连上课铃都没听见,所以迟到了。”我说:“哦,原来是这样。不过你上课迟到不但耽误了自己听课,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同学们专心学习,这些你知道吗?”张磊说:“我知道了,下次一定改正。”我说:“那好,你回去认真想一想,写一份检查,明天交给我,这样你就能对今天的事情有一个深刻的印象,以后注意不会再迟到了。”从此以后,张磊同学上课再也没有迟到过。上面的沟通,老师不但知道了学生的迟到的原因,而且也向他说明了迟到的后果以及为什么要写检查,从而帮助学生注意不再迟到。

再如,四(5)班有个叫钱艳的女同学,平时学习成绩不错。只是做事非常胆小,上课时,特别害怕老师提问,如果老师提到她的名字,她头脑中就一片空白。为此,我把她叫到办公室进行沟通。我说:“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你的优点,好吗?”她说:“好的。”我就说:“你实际上有很多同学所不具备的优点,你很有头脑,做事有自己的看法,虽然你很少说出来,但我能看出来。你学习不错,学得扎实,也很认真,你遵守纪律,对自己有严格的要求。同学们似乎都喜欢你,你可能没注意到。上课时我之所以提问你,是因为同学们想听你的回答。我想你一定会将自己的这些优点展示给同学的。”通过这次有效的沟通,她找回了自信,从此她不再将自己看成“丑小鸭”了。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7-11-03 10:47:44

课程作业

最新课程作业

推荐课程作业

热门课程作业

热评课程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