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课程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第二次作业 作业周期 : 2017-10-242017-11-03

作业要求 :1.结合自身教学实录说说,在歌唱教学活动中你采取了哪些评价方式来达到教学目标?
2.请根据自己班级情况设计一个主题活动方案框架,并说明选题依据。
3.作业提交截止时间11月3日。 


发布者 :幼儿教育7班辅导教师

第二次作业

提交者:学员汤湘萍    所属单位:万红幼儿园    提交时间: 2017-10-30 16:11:50    浏览数( 12 ) 【举报】

 

1. 结合自身教学实录说说,在歌唱教学活动中你采取了哪些评价方式来达到教学目标?

《郊游》是一首曲调简单、节奏紧走的儿歌,附点八分音符的出现,是旋律变得十分轻快。让人唱上去感到琅琅上口,而且学习起来也比较简单,让幼儿能在玩中学、学中玩充分调动幼儿积极性,体现儿童天真活泼的性格特点。

活动一开始,我问孩子们:你知道什么是郊游吗?”“就是旅游。”“去公园玩。”“出去玩。这就是孩子们对郊游的理解。在幼儿园的活动中,其实孩子们每年的春游、秋游就是郊游。当我这么解释的时候,孩子们明白了许多。

理解了郊游,接下来就是要教授歌曲和感知乐曲ABA结构的过程。通过反复聆听这首歌曲之后,让那个幼儿对歌曲有个大体的认识,通过出示图示,帮助幼儿熟悉歌词,并能看着图谱跟着慢慢唱起来,但我发现幼儿对白云悠悠,阳光柔柔,青山绿水一片锦绣。这一句唱的比较含糊,这时我把重点练习放在幼儿有问题的乐句上,我采用了直白念歌词的方法让幼儿先学会念,然后在学唱。通过这样的方式练习之后,幼儿清楚了不少。再学会歌曲之后就要引导幼儿感受歌曲的特殊结构了。一开始幼儿问幼儿这首歌曲有没有哪里是相同的,他们只是说前面和后面,而并不知道歌曲可以分为ABA三段。所以我借助图谱,让幼儿观察图谱中头尾的相同,引导幼儿把歌曲进行分段,然后再比较,这样前后进行比较后一方面可以让幼儿感知歌曲的ABA特殊结构;另一方面我运用情景的创设让幼儿了解歌曲结构。

A段音乐是轻快的,所以是郊游走路时,B段音乐是优美的,所以是停下来欣赏风景时。在跟着磁带完整演唱时,我把郊游的故事连接到了音乐中:前奏为郊游前的准备——背上书包,整队;A段音乐为郊游开始——徒步郊游;B段音乐为郊游途中——停下来欣赏风景;A段音乐为继续向前——往目的地前进;歌曲一遍完成后的间奏为休息——打开书包品尝美食;音乐第二遍开始A段为往回走;B段为欣赏沿途风景;A段为郊游结束回幼儿园。孩子们唱着歌,跟着我的情景,进行了一次精神上的郊游。

歌曲简单明了的节奏,为整个活动增光不少,幼儿跟着明快的节奏,配上自己的肢体动作玩的不亦乐乎。整节课孩子们的学习兴趣都较为浓厚,就连下课后孩子们孩子哼唱歌曲。看到孩子们这么高兴的学习,作为老师也倍感开心。

2. 请根据自己班级情况设计一个主题活动方案框架,并说明选题依据。

主题活动方案:我家是个动物园

一、设计意图:

《我家是动物园》这本书初看书名,让人不禁产生疑问家怎么会是动物园呢?但是细细读下去之后,又让人忍俊不禁,家的确是个动物园,真有趣!读这本书能让人充满惊喜的快乐,产生幽默的联想。这个故事的内容是幼儿最熟悉的——家和家人,能够引起幼儿的共鸣,让幼儿的己有经验充分地发挥出来。人和动物是不一样,但是作者却找到精巧的观察角度,由人物与动物外表和内在的相似性入手,加上幽默的想象,让两者合理的结合。这本书有很强的启发和示范作用,我打算让孩子通过观察体会图画书中人物与动物的对应关系,从而引导孩子观察思索自己及家人在外表和个性上的特质。

二、活动安排:

活动一:我家是个动物园(重点领域:绘本)

活动目标:   

1.能根据画面上的人物和情节,理解故事中的内容。

2.通过观察人物的特点,了解他和动物的相通处。

3.愿意大胆地讲述故事内容,体验阅读的快乐。

活动准备:

课件、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小朋友,你们去过动物园吗?你喜欢哪些小动物呢?有一件很希奇的事,有个小男孩说他家是动物园,家怎么会是动物园呢?我们把他请出来。

(二)结合课件,理解故事内容。

    1.了解故事的第一部分。

    教师:他在干什么?——(倒立),呀!他真顽皮,他的名字叫祥太,祥太说《我家是动物园》,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来听故事《我家是动物园》。

    2. 教师讲故事并提问。

    教师:祥太说完了,他的家好玩吗?你觉得哪里好玩?狮子说的是谁?为什么说爸爸是只大狮子?我们来看看他们哪里是一样的。小男孩叫什么名字?为什么说他是只小猴子?(引导幼儿用故事中的话来说)他和猴子哪里是一样的。妈妈变成了什么动物?为什么是大浣熊呢?(妈妈经常洗东西,很讲卫生)

3.教师小结。

教师:我们一起说说祥太和他的爸爸妈妈吧!

(二)了解第二部分——爷爷奶奶。

1.想象站咋爷爷的肩膀上会看见什么风景?

教师:祥太家除了爸爸妈妈,还有谁?——爷爷,爷爷叫藤野先生,小朋友看一看,他是什么动物?你们猜猜站在他的肩膀上呢看见什么呢?

    2.启发幼儿模仿里面的话语,描述阿花老太太的打扮。

    教师:介绍要介绍的是祥太的奶奶,阿花老太太,她又是什么动物呢?谁能用一句话来描述的?

    3. 幼儿游戏“一分钟五个造型”。

教师:祥太的奶奶是个非常爱打扮的奶奶,你们想不想也来变化几个造型?

4.教师小结。

教师:我家是个热闹的动物园,有空请来玩,不收你的门票哦!

(三)完整讲述故事。

    1. 跟着PPT完整欣赏故事。

    教师:你们喜欢祥太的家吗?他家是什么地方?——动物园,真有趣,让我们一起再来看看祥太的家吧!

    2. 幼儿跟着教师讲述故事。

教师:你们想不想来讲一讲这个故事?

(四)创编自己的家。

1. 教师激发幼儿展开想象自己的家是动物园。

教师:你的家是动物园吗?为什么?你的爸爸象谁?为什么?你的妈妈呢?

2. 幼儿展开讨论。

3. 幼儿回答教师提问。

教师:谁来说说你的家?你说说你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他们是什么动物?为什么?要把他们的特征说清楚。

活动延伸:

表演活动:在小舞台进行装饰,表演这个绘本。

附故事:

我家是动物园

我叫祥太,是个男孩,其实呢,我是只小猴子,最爱吃香蕉,爬树最拿手,还喜欢模仿别人。

这是我爸爸,龙达先生。其实呢,他是只大狮子。最爱吃肉,早上起来头发乱蓬蓬的,常对着大家吼。

这是我妈妈,明眉女士。其实呢,她是只大浣熊。最爱洗东西,看到什么东西都要洗,有一次,妈妈差点把我也洗了。

这是我爷爷,藤野先生。其实呢,他是只长颈鹿。我最喜欢和爷爷玩,我常骑在爷爷高高的脖子上欣赏路边的风景。 

最后介绍的是我奶奶,阿花老太太。其实呢,她是只猫头鹰。半睡半醒。总爱打着盹,她笑起来最爱抿着嘴,呵、呵、呵的。

我家是热闹的动物园。有空请来玩,不收你的门票喔!

活动二:我喜欢的动物(重点领域:美术)

主备:集体备课组

活动目标

1能画出自己喜欢的动物的外形特点及背景图

2通过欣赏和谈话活动了解动物的特征及习性。

3. 在绘画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坐姿

活动准备:

各种小动物图样、课件、油画棒和纸张。

活动过程:

(一)  谈话引发幼儿兴趣导入。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什么动物?它长的什么样子?大家来说一说。(幼儿以已有经验交流)

   (二)教师绘画示范。

教师根据幼儿讲述的动物特点,示范画出动物的主要特征。

(三)交代要求,幼儿作画。

教师指导:

1)你喜欢的动物要大一些,要画出动物的主要特征。

2)涂色时要认真细致。

3)画画时,要坐端正,眼睛与桌面保持一定的距离。

(四)幼儿展示作品。请幼儿根据自己的画的动物来仿编动物。

(五)互相评价。

幼儿之间相互交流相互评价,教师对幼儿的美术作品和创编的谜面进行简单的评价。

活动延伸: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折了一只可爱的小狐狸,小朋友们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动手折一折,再折出你喜欢的其他小动物好吗?。                                                             

活动三:表演故事(表演游戏)

活动目标:

1.感受绘本的寓意。

2.能够大胆制作,提高幼儿表现力。

3.感受表演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各种彩纸、胶水、剪刀

活动过程:

(一)观看课件,直接引题。

教师提问:我家是个动物园这本书好玩吗?爸爸是什么样子的妈妈是什么样子?

(二)师幼互动,个别幼儿示范。

1.请幼儿回忆绘本故事。

2.教师提问:你最喜欢《我家是个动物园》里的谁?如果请你表演,你会怎么演?

3.教师示范,讲解操作重点。

(三)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1.了解幼儿构思,鼓励幼儿大胆创作。

2.选择有创意的制作表扬,鼓励其他孩子大胆想象。

(四)作品展示。             

1.教师:请你来介绍下你制作的道具。

(五)幼儿表演

教师:我们制作了很多漂亮的头饰或者胸饰,你们想表演吗?

活动延伸:

游戏活动:在自主游戏活动中,可以继续进行表演。

三、精彩瞬间:附照片4张左右(插入文本框大小自定)及文字说明。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7-11-03 11:10:46

课程作业

最新课程作业

推荐课程作业

热门课程作业

热评课程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