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课程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第二次作业 作业周期 : 2017-10-242017-11-10

作业要求 :

注:请务必先认真学习相关内容,要结合学习的内容来回答问题;上交的作业放在同一个文件中;为防止直接上传作业可能会导致部分图片不能上传成功,请同时把作业作为附件再上传一下;作业上交截止日期为113日。作业请务必不要抄袭。谢谢!

 

        高中生物作业:

1.学习《高中生物教师要有宽广的学科视野》。结合自己教学中的实例阐述高中生物教师为何要具有宽广的学科视野。(字数不少于500字)

2.学习《“细胞结构”疑难问题及教学策略》,从以下两个题目中选做一个。(字数不少于500字)

1)谈谈如何利用伞藻嫁接、核移植等科学实验设计细胞核部分的教学?

2)怎样设计叶绿体或线粒体结构教学,体现某一学科的观念?

初中生物作业:

1.举例说明: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的关系。

2.探究实验的原则有哪些?举例说明在教学中你是怎么应用这些原则的?

发布者 :中学生物2班辅导教师

第二次作业

提交者:学员方永兰    所属单位:乐余高级中学    提交时间: 2017-11-02 15:51:10    浏览数( 1 ) 【举报】

1.学习《高中生物教师要有宽广的学科视野》。结合自己教学中的实例阐述高中生物教师为何要具有宽广的学科视野。(字数不少于500字)

《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提出,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是本课程标准实施的核心任务,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求教师具有宽广的学科视野,即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前沿的生物科学知识。

   教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可能将最新的科学发展成果纳入到教材中,出现了滞后现象,而生物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这就需要教师关注生命科学进展。比如最新的诺贝尔医学奖和生理学奖,最新的医学、农业等科技成果和研究进展,一些新的知识的更迭甚至会颠覆你的基本认知,甚至教材中的知识已经是错误的知识。例如,传统的观点认为,DNA复制中,前导链和后随链上的聚合酶在某种程度上是相互协调的,复制速度基本保持一致,从而保证其中的一条链上的聚合酶不会领先于另一个。然而,这一研究证实,先导链和后随链之间并没有相互协调,它们完全是freestyle。有时候,后随链合成停止了,但先导链的合成却在继续增长。此观点来源于2017615日发表在Cell上的一篇论文。在教学中,让学生了解到最新的生物科技发展,但学生感知生命的神奇,生物科技在不断的发展和更新之中,从而带动学生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多关注科技发展,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再例如,2017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颁给了美国的三位遗传学家,他们从果蝇身上分离出了一种基因,这种基因用来控制果蝇的日常生物节律,揭示了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机制使得细胞内的生物钟持续工作,这种机制同样作用于人类本身。通过最新的这项研究让学生了解到昼夜节律学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涉及面广且动态发展的学科领域,并且一定会对人类做出巨大贡献。

 

2.学习《细胞结构疑难问题及教学策略》,从以下两个题目中选做一个。(字数不少于500字)

1)谈谈如何利用伞藻嫁接、核移植等科学实验设计细胞核部分的教学?

2)怎样设计叶绿体或线粒体结构教学,体现某一学科的观念?

 

树立正确的生物学观点是学习生物重要目标之一,主要的生物学观点包括:1.生命的物质性观点2.生物结构的层次性观点3.新陈代谢的观点 4.稳态的观点5.生命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的观点6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叶绿体和线粒体结构教学正是体现了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生物学科观念。教师可以从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功能出发,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探寻叶绿体和线粒体具有怎样的结构,每一种结构及结构上所有的特殊物质是如何体现它的功能的,从而让学生理解叶绿体和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附上叶绿体和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的资料

 

线粒体是一种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的细胞器,各种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大部分都是靠线粒体中合成的ATP提供的,因此有细胞的动力工厂之称。

线粒体主要由蛋白质和脂类组成,其中蛋白质占线粒体干重的一半以上。此外还有少量的DNARNA、辅酶等。线粒体含有许多种酶类,其中有的酶是线粒体某一结构特有的(标记酶),比如线粒体外膜的标记酶为单胺氧化酶,内膜为细胞色素氧化酶,膜间隙为腺苷酸激酶,线粒体基质的为苹果酸脱氢酶。

在大多数情况下,线粒体呈圆形、近似圆形、棒状或线状。

在电子显微镜下,线粒体为内外两层单位膜构成的封闭的囊状结构。可分为四个部分:

外膜  为一个单位膜,膜中蛋白质与脂类含量几乎均等。物质通透性较高。

内膜  也是一个单位膜,膜蛋白质含量高,占整个膜的80%左右。内膜对物质有高度地选择通透性。部分内膜向线粒体腔内突出形成嵴。同时内膜内表面排列着一些颗粒状的结构,称为基粒。基粒包括三个部分:头部(F1因子,为水溶性蛋白质,具有ATP酶活性)、腹部(0因子,由疏水性蛋白质组成)、柄部(位于F1F0之间)。

膜间隙  为内外膜之间围成的胜除。其内充满无定形物,主要是可溶性酶、反应底物以及辅助因子等。

基质  由内膜封闭形成的空间,其中含有脂类、蛋白质、核糖体、RNADNA

研究表明,内外膜的通透性差别很大。外膜容许电解物质、水、蔗糖和大至10 000道尔顿的分子自由透入。外膜上可能有20Å30 Å 的小孔,便于小分子的通过。内膜与外膜相反,离子各分子的通过要有特殊的载体帮助才能实现。

叶绿体是质体的一种,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质体是植物细胞所特有的。它可分为具色素的叶绿体、有色体和不具色素的白色体。

叶绿体主要由脂类和蛋白质分子组成,此外在叶绿体基质中还有少量DNARNA

电镜观察,叶绿体由双层单位膜构成

外被 由两层单位膜构成,外膜通透性大,内膜物质有较强选择通透性。内外膜间围有膜间隙。

基质 叶绿体内充满流动状态的基质,基质中有许多片层结构。每片层是由周围闭合的两层膜组成,呈扁囊状,称为类囊体。类囊体内也是水溶液。小类囊体互相堆叠在一起形成基粒,这样的类囊体称为基粒类囊体。组成基粒的片层称为基粒片层。大的类囊体横贯在基质中,连接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粒之间。这样的片层称为基质片层,这样的类囊体称基质类囊体。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向化学能的转化是在类囊体膜上进行的,因此类囊体膜亦称光合膜。在叶绿体的基质中有颗粒较大的油滴和颗粒较小的核糖体。基质中存在DNA纤维,各种可溶性蛋白(酶),以及其他代谢有关的物质。

蓝藻和光合细菌等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兰藻的类囊体是分布在细胞内,特别是分散在细胞的周边部位。光合细菌的光合作用是在含有光合色素的细胞内膜进行的。这种内膜呈小泡状或扁囊状,分布于细胞周围,称为载色体。

叶绿体中的DNA含量比线粒体显著多。其DNA也是呈双链环状,不与组蛋白结合,能以半保留方式进行复制。同时还有自己完整的蛋白质合成系统。当然,叶绿体同线粒体一样,其生长与增殖受核基因及其自身基因两套遗传系统控制,称为半自主性细胞器。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7-11-07 16:22:45

附件

  • 高中生物作业2乐余高中方永兰.docx 下载 预览

课程作业

最新课程作业

推荐课程作业

热门课程作业

热评课程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