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课程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第二次作业 作业周期 : 2017-10-242017-11-03

作业要求 :

第二次作业:

1. 单元教学环节的各个环节应该如何入手?流程是什么?质量怎样控制?

2. 如何用三角函数概念来构建全章知识?

发布者 :高中数学4班辅导教师

第二次作业

提交者:学员刘宇峰    所属单位:江苏省张家港中等专业学校    提交时间: 2017-10-30 08:32:45    浏览数( 3 ) 【举报】

1)单元教学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教学理念,2、重点难点,3、教学时间,4、教学流程,5、课堂小结(含板书设计),6、课堂作业,7、教学反思等。
教学中最关键的环节是教学流程,教学时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导入:每节课的导入,是教师讲授新课的铺垫,为进入新授学习提供背景, 具有引发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2、内容讲解:教材内容的讲授,是课堂教学的重点部分,是一节课的核心。能否把握住内容的重点,突破难点是这节课成功的关键。
3、换位思考: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让学生自己思考的问题,设计出一种或几种方法,如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综合、演绎等。告诉学生如何运用这些方法,具体指导学生在运用这些方法后,产生自己的结论和认识。
 4、课堂小结:课堂小结,是对一节课所学知识的系统归纳和总结。教师也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的水平,通过积极的引导,将这个教学环节交由学生完成。使他们既重现和复习了刚刚学过的知识,又在方法和技能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的训练。也是对这节课所授知识在突出重点的前提下,进行线条式的梳理。使学生在已经学习和认知的基础上,理清头绪,掌握重点。
 5、课堂练习或作业:课堂练习或作业,既是教师随堂或课后检测、评估学生学习收获的手段,也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实践学习技能和方法的途径,更是教师反思自己教学成败的主要依据。
6、课后反思:教师的反思,最核心部分就在于对课堂教学的反思。它一般包括这样两部分:一是针对教学设计方案和教学实施效果,及时做出自我评价;二是根据教学实际,对教学设计方案进行必要及时的修订。教学反思是教学设计的延伸,也是教学设计的必要环节。

2三角函数的概念是教学活动中的重点与难点,是学生学好三角函数且掌握三角函数的必备条件。为了突破重点和难点,加强对三角函数理解,熟练的掌握三角函数的精髓,提高数学思维能力,三角函数的构建是我们在教学活动必须探讨的问题。下面就我在教学中的对三角函数理解分析以实际问题来构建三角函数。

同学们最初学习三角函数是在直角三角形中,由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的定量研究,建立三角形的角与边的关系。后受角的范围扩大与实际应用的的需要,三角函数的概念推广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而三角函数的推广是由函数概念中的坐标定义建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讨论任意角的三角函数,设任意角的顶点在原点,始边与轴的非负半轴重合,终边与单位圆相交,应用单位圆,引入圆函数。从而构建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概念,这是数学教科书讲解中采用的观点,是学生理解和掌握三角函数常用的方法。

受到物理学中力学求共面作用于同一点诸力的合力的启发,发觉三角函数的概念与力的正交分解有密切的联系,再由平面向量与平面直角系的坐标的对应关系,如果利用力学原理和向量去改造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与向量的坐标相结合从而构建三角函数的活动模型,为三角函数的学习创造新的体系。将更能够对三角函数的概论进行理解,同时对三角函数的可以从多方面去理解,把数学的各知识点相联结。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7-10-31 10:54:39

课程作业

最新课程作业

推荐课程作业

热门课程作业

热评课程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