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课程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第二次作业 作业周期 : 2017-10-242017-11-03

作业要求 :

第二次作业:
学习《怎样写具体》、《阅读课文〈画杨桃〉(视频内容为《穷人》)读什么、教什么、怎么教》,完成以下两道题:

1.请介绍一个你如何引导学生把一句话写具体的案例;

2.请从《青蛙写诗》《军神》《莫高窟》这三篇课文中任选一个段落,解析这个语段,介绍你准备教什么、怎么教。

要求:每道题答案字数不少于500字,内容均须原创。

作业截止时间:2017.11.3

发布者 :小学语文4班辅导教师

第二次作业

提交者:学员詹秋琴    所属单位:晨阳学校小学部    提交时间: 2017-10-26 08:01:08    浏览数( 54 ) 【举报】

窗体顶端

00001. 

学习《怎样写具体》、《阅读课文〈画杨桃〉(视频内容为《穷人》)读什么、教什么、怎么教》,完成以下两道题: 

00002. 

1.请介绍一个你如何引导学生把一句话写具体的案例; 

“水到”才能“渠成”

——谈把“秋天的树叶”写具体

袁志勇教授的讲座中“把句子写具体”,清晰地阐明了中年级教学生把句子写具体,教师应该教什么,怎么 。让学生学会“怎样写具体”,掌握写具体的基本思路。真正把语言文字训练落实到实处,既关注了教学内容,又关注了语言的形式,让教学过程得意、得言、得法。

对照“如何写具体教学”的讲座,我在教三年级的把一句话写具体的过程中,就巧妙运用了这些方法。

课题:秋天的树叶

教学目标: 

1、通过比较,学生明白什么是生动具体;什么样的句子才是生动的句子,什么样的句子才是具体的句子。 

2、通过练习,进一步领会把句子写生动具体的方法,写出生动具体的句子。

教学重点:掌握把句子写生动具体的方法。 

教学难点:写出生动具体的句子。

课前准备:观察秋天的树叶。准备各种树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想写出好的,美的文章吗? 

2、文章是由一段一段组成的,段是由一句一句写成的,所以,把句子写好,就是写好文章的基本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样把句子写得具体而生动。 板书,读课题,质疑:具体、生动 

3,答案就在这些句子中间,下面请自己读读这些句子。找找它们的不同。   

二、比较领会。 

1、多媒体:

①秋天,银杏树的叶子黄了。 

②秋天,把黄色给了银杏树。 

③秋天,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色的叶子,就像一把把小扇子。 

④秋天,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色的叶子,就像一把把小扇子,它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2、引导比较 

第二句和第一句比较,写出了银杏树的哪个特点? 这两句哪一句优美?(这就是生动) 板书:生动就是句子写得优美。 

第二句里使用了一种方法把句子写生动了,你们找到吗? 

聪明极了,就是拟人手法,把秋天当作人来写。我们也来试一试:(改写) 秋天到了

树叶落了。 

第二句再和第三句比较,哪一句更优美? 

对极了,是第三句,那么使用了什么方法把句子写得比第二句更优美了? 

真会发现,就是比喻句。再想想,第三句,除了写出了叶子的颜色外,还写出了叶子的什么?(形状) 

对啊,他把叶子的形状也写出来了,这就是具体,你能吗?试试看: 板书:具体就是能写出食物或人更多的特点。 

秋天的树叶形状各异,有的树叶像„„有的树叶像„„有的树叶像„„ 

再看看第四句和第三句相比,又写出了叶子哪一方面?(叶子被风吹动时的样子。) 这就更加具体了,又用了什么方法写生动,把叶子当作人来写

3、小结:可见,要把句子写生动,就要用比喻、拟人、还有夸张等方法,要把句子写具体,就要写出多个的特点。下面让我们学以致用,把这两个句子写生动,写具体。(同学交流)

4、 练习。 

秋天,枫树的叶子红了。 秋天,苹果熟了。   

三、巩固拓展。 

1、不过要写得具体,还得仔细观察哟!不仔细观察是写不具体的。下面四人小组,拿出自己的树叶和同学一起观察观察,还可以摸一摸,闻一闻,然后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四人小组交流反馈 

3、练习巩固:会说还要会写,下面请同学们把自己的发现写下来。写的时候要注意:书写工整;用比喻句、拟人句、夸张句等把句子写得更生动更具体。 秋天的树叶——

3、展示评价。 

四、作业:秋天,树上结了很多果子。(把句子写生动具体)

当孩子们在课前观察了千姿百态的树叶,教师就引领孩子们走出了书本,走出教室,走进活动,走进自然,从而去享受生活,发现生活之美,丰富、充实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和精神家园,对神奇的大自然充满了好奇,兴趣,它们用手去摸,用鼻子去问闻,用嘴去问,用心去感受。来到作文课上,它们带着树叶,心是愉快的。在上课时,教师给很多孩子发言的机会,多引导,多鼓励,多表扬。引领学生去问,去思,去讲,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去感悟怎样把句子写具体,学生写秋天的树叶就写得“五彩缤纷”“丰富多彩”,当一个个鲜活生动的句子展现在我们的眼前时,教学目标达到了,真是“水到”而“渠成 ”啊。

00003. 

2. 请从《青蛙写诗》《军神》《莫高窟》这三篇课文中任选一个段落,解析这个语段,介绍你准备教什么、怎么教。 

阅读文本,学做真人  

——我教《军神》一课

认真地听了刘永春专家的讲座,思绪万千。文中以《穷人》一文为例,讲了小学语文的阅读课文中的有效学习:读什么——文章讲什么,写作意图是什么,表达的意思是什么;教什么——读懂课文教什么,重点教什么;怎么教——常规所教,课文解析。细细体会,我在教《军神》一课时,又是让学生读了什么,教了什么,怎么教的。

一、《军神》一文写了什么?

《军神》一文课文主要讲述了刘伯承到一家外国诊所做眼部手术,拒绝使用麻醉剂,为他做手术的外国医生沃克称他为“军神”的故事,赞扬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严酷的革命斗争中表现出来的钢铁般的意志。本文以“手术前——手术时——手术后”为序组织材料,以人物对话为主线,推动故事向前发展,并通过对人物语言和沃克医生神态、情绪变化的描写来表现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

二、《军神》一文教什么?

这篇课文明暗两条线索交错,一条是刘伯承的言行,另一条是沃克医生的言行。在教学设计时,抓什么主问题将教学串起来?从什么地方看出刘伯承是个军神?刘伯承在什么地方表现得和其他军人不一样?沃克医生态度上有什么变化呢?课文中什么地方最让你感动呢?这些问题交织在一起,在反复斟酌后,我确定了以“人物的语言”为突破口展开教学,因为这篇课文中人物的语言是一大特色,几乎贯穿整篇课文。言为心声,抓住人物的语言,也就走进了人物的内心世界。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有所收获。

三:《军神》一文怎么教?

(一)解析阶段

1、教方法:让学生选择学习的方法

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手段、学习伙伴,“把教学的主动权让给学生”、“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体现了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新课程理念。

2、练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上课时教师精心准备的导语,热情洋溢的激励性的语言,悦耳动听的音乐,匠心独运的课件等。这些方法运用得恰如好处,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参与学习。

3、用方法:创设情境,探究文本

围绕“你们读了沃克医生称赞刘伯承将军的话有什么想问的?”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再引导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问题进行探究性学习。教师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都应加以鼓励,承认差异,不搞统一标准。鼓励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二)解析环节

1、提问:先让学生在反复酝酿的基础上提出大家都想明白的问题:

为什么沃克医生说遇到了一块会说话的钢板?

②为什么说刘伯承是军神?

2分析: 我们来交流一下,说说你的理解,好吗?

  生:从第16和17自然段能体会到刘伯承是“军神”,因为他在手术台上很坚强。

  生:我从“病人一声不吭,他的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垫单……”这一段看出刘伯承是“钢板”,是“军神”。

  师:能抓住重要的语段来说感受,很好,如果能从重要语段中抓关键的词语谈自己的理解,就更好了。

  生:我从沃克医生“双手颤抖,汗珠滚滚”这里体会到手术很难。

  生:他担心刘伯承会晕过去才汗珠滚滚。

  生: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垫单居然被抓破了。从“居然”这个词同样也能体会到。

---------

  提问的权利学生拥有,解疑的义务学生承担。教学的重点有所突破。化难为易,深刻地领会了课文内容。同时,也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阅读理解的能力。

3、结论:

“钢板”比铁还硬,说明他不仅外表坚强,而且内心也坚强,是个伟大的人物。他不使用麻醉药。看

生:我从“一向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却双手颤抖”体会到手术很艰难,刘伯承将承受常人难以忍受的疼痛。 

生:我觉得刘伯承是一个会说话的钢板,他动手术时做了72刀都能数出来,真是不同寻常。 

师:我们无论从描写刘伯承的语段还是描写沃克医生的语段中,都可以感受到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       „„„„  

师:此时,你最想对“军神”说些什么?你想到了哪些词语?

生:因为要有一个“清醒的头脑”为革命做贡献,真不愧是“军神”。

生:意志坚强,坚韧不拔 

生:坚强不屈,不屈不挠

 生:钢铁意志,顽强不屈 

师:同学们,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无愧于“军神”的称号!你(配乐学生再次朗读: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一位军神!) 让我们牢牢记住军神的名字吧!——刘伯承。让我们怀着无比敬仰的心情再次感受“军神”崇高人格魅力吧!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成功的朗读练习,让学生走进文本,走近主人公,升华情感,让学生的脉搏和主人公的脉搏一起跳动,学做像刘伯承一样的人,一个真正的人。

00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7-10-31 16:26:43

课程作业

最新课程作业

推荐课程作业

热门课程作业

热评课程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