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课程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第二次作业 作业周期 : 2017-10-242017-11-03

作业要求 :【第二次作业内容】
1.青少年学生主要的心理特点有哪些?请结合你任教的年级和学科,说说学生的认知特点对课程教学的影响。
2.心理疏导的策略有哪些?请你举出2个与你的学生有效沟通的例子。
 【第二次作业要求】
1. 学习专题相关内容,独立完成作业(二道题都是必做);
2. 上交截止时间 2017年11月3日。

发布者 :通识2班辅导教师

第二次作业

提交者:学员陈天云    所属单位:张家港高级中学    提交时间: 2017-11-02 15:28:54    浏览数( 1 ) 【举报】

一、青少年学生主要的心理特点有哪些?请结合你任教的年级和学科,说说学生的认知特点对课程教学的影响。

   (一)青少年学生主要的心理特点

1、过渡性是青少年最突出的心理特点:即从幼稚期向成熟期过渡,主要表现有两方面:

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既具有儿童期的特点又具有成熟期的特点,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的状态,包括在身体发育方面和思维水平发展方面;

青少年期是人由童年向成年的转变时期,表现出依赖性和独立性的矛盾性特点。外形的变化使他们产生了“成人感”,从而导致他们在心理和社会地位上也希望能尽快地进入成人的天地,摆脱成人的束缚和童年的一切,扮演新的角色,得到与成人一样的权力和地位,要求与成人平等交流。这种变化状态常受到成人的忽视和压抑,所以常会产生强烈的要求独立的反抗心理。但是,另一方面,少年内心并不能完全摆脱对父母、成人的依赖与屈从(方式、程度有所改变),遭遇挫折时需要成人的帮助与指导。

2、闭锁性与开放性也是青少年显著的矛盾心理特点:主要表现有两方面:

一方面,心理生活更加丰富,但表露于外的东西却减少了。性成熟使他们感到既神秘又难为情而不愿意向别人吐露,于是只有自己研究自己。智力水平的提高使少年们对什么事情应该公开,什么事情应该保密有了更深的体会和理解,不轻易地表露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自我的发现导致他们的心理活动更多地指向内心世界和关注内心体验,他们经常通过写日记来分析自我,保守秘密并减轻内心不安和烦恼,在成人面前这种闭锁性表现尤为突出。

也有开放性需求的另一方面,其实这些孩子在面对挫折,内心出现矛盾冲突时还没有办法靠自身的力量去解决,又不愿意求助于父母,担心有损独立人格,所以常常感到非常孤独寂寞,希望有人来关心和理解他们。他们会不断地寻找能够推心置腹倾诉的知己,渴望向他们敞开心扉,在知心朋友和同龄人面前表现出开放性。

3、社会性表现是青少年心理的又一特点:他们已不拘泥于儿童时那种仅仅对自己或周围生活中具体事物的关心,而是开始以极大地兴趣观察、思考和判断社会生活中的种种现象与问题。他们希望从中找出现象的本质,形成自己的看法;他们的社会性情感越来越丰富和稳定,他们已逐步形成一定的为人处世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动机、兴趣、品德、自我意识、世界观与人生观都开始逐渐形成并趋于稳定。

 

   (二)结合高中化学学科,谈一下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对高中化学课程教学的影响

1、高中生的生理、心理发展接近成熟,认知能力的发展逐渐接近成人水平,对课堂教学的影响是深刻的

他们的知觉和观察的水平不断提高,比以前更全面、更深刻了更富有目的性和系统性。特别是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他们能发现事物的一些主要细节及其本质方面,观察的稳定性、持久性都比初中生有了很大的提高。当然,也有不足的地方,譬如说,有时观察的程序不恰当,观察还不够精确,容易过早过快地下结论 

高中生的记忆力已达到新的成熟阶段。他们能够按照一定的学习目的支配自己的记忆活动。他们更多地采用意义识记的方法来识记材料,机械识记的成分逐渐减少。记忆材料时,力求理解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而不是单纯地进行机械识记。 化学学科被称为是“理科中的文科”,需要记忆的物质结构、性质、原理及反应方程式较多,在这方面,高中生比初中生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另外,在注意方面高中学生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有了很好的发展。注意的范围一般达到了成人水平。注意的分配品质发展较好,也可以根据任务要求转移自己的注意。对于自己不感兴趣,但又必须记住的材料,他们也能很好地集中自己的注意。 

高中学生的思维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具有更高的抽象概括性、反省性和监控性特点。就思维品质发展而言,高中生思维具有更大的组织性、独立性、深刻性和批判性。他们能够用理论作指导分析综合各种材料,以不断加深对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抽象逻辑思维趋向理论型。到高二的化学选修科目教学阶段,这种理论型思维发展趋于成熟并基本定型。这有助于化学选修科目中对物质、反应的更本源和更微观层面的认识和理解是大有裨益的。  

高中生想象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他们的创造性成分的增加和发展方面。所以,在中化学教学中特别是难度较大的选修科目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和创造性思维,注重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培养。

2、“发挥高中生创造性思维  切实提高教学效果”的教学实例

    高一时,通过苏教版必修2的学习,学生对原电池的基本原理和构造初步认识,但没有深入理解进入高二,当选修4中再次涉及原电池时,有些学生觉得没有什么新鲜的东西可学了,也有学生认为从装置上看与必修2相比变复杂了,用了两个烧杯且通过盐桥连接,这样的繁琐有必要吗?如果直接对教材中的双液电池作介绍,学生对其原理很难有深刻的理解,也无法领悟知识前后的来龙去脉。所以,教学中深化观察理解性为着力点,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过三组实验观察逐步展开教学,选取片段如下:

    [实验观察1]向小烧杯中加入少量CuSO4溶液,测量溶液温度,再加入适量Zn粉,观察溶液温度变化。

    [生]温度升高,反应放出的能量转化成了热能。

    [实验观察2]如图1所示,构成一个Zn为负极、Cu为正极、以CuSO4溶液为电解质的原电池装置,观察现象。

    [猜想]Zn片持续溶解且电流较稳定

    []Zn片、Cu片上均有红色物质析出,电流计指针偏转但不稳定,且电流逐渐减小。

    [疑问]与同学们原先猜想的现象有较大的出入,为什么?这里的能量又是如何转化的?

    []可能是Zn片本身不纯,表面形成了微小的原电池;也可能Zn片与CuSO4溶液直接接触导致发生反应析出Cu。所以,该装置中化学能并未完全转化为电能,部分转化为了直接反应产生的热能。

    [讨论]在上述装置中,多种原因造成了两极间电势差难以维持,所以产生电流效率较低。如果你们是原电池研发者,采取什么方法提高其工作效率呢?

    []关键是避免Zn片和CuSO4溶液直接接触,所以应该使正、负极反应分开进行。有些同学很快想到用两个烧杯分别进行两极反应;另外,有同学设想仍用一个烧杯,同时用特殊材料从中间隔开,这个创造性的想法实际上已经具备了工业生产上电解槽所用离子交换膜的设计雏形,无疑是创新思维的体现。

    [实验观察3]组装如图2所示装置,两烧杯分别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ZnSO4溶液和CuSO4溶液,并用盐桥(装有含KCl饱和溶液的琼脂)相连接,观察现象,可与图1装置作比较。

    []Zn片上无明显现象,电流稳定,工作效率较高。

    [小结]装置2避免了Zn与CuSO4溶液直接反应而导致的能量损失,而且盐桥的设计能较好地维持两极电势差,所以双液电池比单液电池的工作效率高。

通过环环相扣的实验观察,学生对原电池相关原理的理解步步深入,同时伴随创造性的思维火花不断闪现,如何提高原电池工作效率这一核心问题最终得到了顺理成章的解决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心理疏导的策略有哪些?请你举出2个与你的学生有效沟通的例子。

心理疏导的策略主要有:

1、积极聆听:这是一种基本的心理疏导策略,要求老师做到专注聆听,同时做好必要的复述和针对性提问及合理有效的回应;

2、合理宣泄:教师应创造或利用某种条件、情境,让学生以合理的方式把压抑的情绪倾诉或表达出来,以减轻或消除心理压力,稳定情绪,主要有倾诉、写日记、绘画、运动、呐喊及哭泣等方式;

3、说服劝导:对那些认知出现偏差而导致情绪困扰或行为异常的人,进行开导、启发、规劝,帮助其纠正错误认知,恢复理性思考,进而促使情绪和行为改变;

4、放松调节:这是一种为了达到肌肉和精神放松的目的而采用的行为疗法,常用的三种放松方式是腹式深呼吸、渐进式肌肉放松、和想象性放松;

5、团体活动:这是一种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索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以促进良好的适应与发展的助人过程。

6、心理教育:要求教师掌握一定的心理知识,特别是心理健康知识,指导学生形成心理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这种策略对于年龄较大的学生,会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与学生有效沟通的例子

作为班主任,有一点相信已经成为共识——待优生的转变问题非常重要,如果转变不好,很可能对整个班集体的建设和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当然,与待优生的沟通是极富挑战性的!

案例1:与学生有效沟通需要协调配合家长,在悉心关爱中架起沟通的桥梁:

××,我们班一名男生,由于从小缺乏父爱、母爱,总让我感觉他与父母之间有些冷淡,没有正常的亲情感受。这造成了他略带孤僻的性格和一些不良行为习惯。为此我找他谈心聊天,积极聆听,并且经常打电话或邀请其父母面谈交流,从中了解到由于父母工作的特殊性,经常很晚回家,早上起得很晚,所以很少能与孩子接触,难怪该生在我面前多次提到“父母是不管我的”。为此,我说服家长要从生活细节处事事关心孩子,让其感觉到父母的爱。并且找到一个切入口,就是父母两人每天轮流给孩子做顿早饭,要让孩子感受到家的温暖。果然,该生后来的表现让我和家长感到欣喜,他不仅跟父母间的主动交流多了,而且有几次利用假期还亲自动手给全家做饭!他的父母后来跟我谈起这事非常开心,直夸孩子懂事了!我也感觉他对父母原有的淡漠慢慢消失了,亲情更浓了!在班里,他慢慢开始变得活泼开朗起来了。

案例2:成为良师益友,在平等交流中建立互信的平台:

×,我们班一名男生,同学和老师都知道该生是个“倔脾气”,任何人说的话都向来是爱听不听,甚至你耐心跟他谈话,他却丝毫不理睬你,让你的工作无处抓手。后来,我也改变了以往较死板的谈话方式,我会像兄长一样摸摸他的头,拍拍他的肩,甚至主动和其交朋友,慢慢地,他开始对我们之间的谈话有些动作和言语上的反应了,如“点头”、“嗯”、“行”、“好”、“可以”、“我能做到”等等。另外,鼓励其参与班级活动,这极大地满足了他的表现欲,增强了他的自信,开始变得活泼起来了。我感觉到我们之间已建立了初步的信任。期间,发生了一件较为典型的事情让我印象深刻。该生的头发一直很长,但怎么说都不肯去理短!后来,我就以朋友间平等的交谈和他约定了一个专门适合于他的理发标准,包括头发长短、发型等,此后,他每次都是主动地按我们约定好的标准去做,没再要我为了理发的事情多担心!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7-11-03 13:32:13

课程作业

最新课程作业

推荐课程作业

热门课程作业

热评课程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