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课程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小学语文第二次作业 作业周期 : 2017-10-242017-11-03

作业要求 :学习《怎样写具体》、《阅读课文〈画杨桃〉(视频内容为《穷人》)读什么、教什么、怎么教》,完成以下两道题:
1.请介绍一个你如何引导学生把一句话写具体的案例;
2.请从《青蛙写诗》《军神》《莫高窟》这三篇课文中任选一个段落,解析这个语段,介绍你准备教什么、怎么教。
要求:每道题答案字数不少于500字,内容均须原创。
作业截止时间:2017.11.3

发布者 :小学语文3班辅导教师

小学语文第二次作业

提交者:学员王国兴    所属单位:青龙小学    提交时间: 2017-10-27 11:26:55    浏览数( 14 ) 【举报】

小学语文第二次作业

1.请介绍一个你如何引导学生把一句话写具体的案例;

 

一、谜语揭题,创设情景

师:今天我们三(3)班来了位新朋友,想知道它是谁吗?

生:想!

师:猜一猜:凸眼睛,阔嘴巴,肚子圆,尾巴大,住在水晶宫,就像一朵花。

生:是金鱼。

师:真聪明,一下子就猜出来了。

生:是漂亮的小金鱼。

师:说得更具体了。

师:(出示小金鱼图形制作成的头饰给一学生戴在头上)瞧,我们的新朋友——小金鱼来了。它可懂礼貌了。听,小金鱼在向我们全班同学打招呼呢!

师扮“小金鱼”:小朋友们,你们好!

生:小金鱼,你好!

生:小金鱼,欢迎你来到我们班!

师扮“小金鱼”:听说三(3)班的同学可聪明了,我小金鱼想和大家交个朋友,不知你们愿意不愿意?

生:我们非常愿意。小金鱼,我们想请你和我们一起学习,好吗?

师扮“小金鱼”:太好了,谢谢大家! 

师:大家真是懂礼貌的好孩子!(取下头饰贴在黑板上)小金鱼在看着全班哪个小朋友上课最认真呢!

二、观察小金鱼,练习说话。

师:小朋友,你们养过或看见过小金鱼吗?谁是我们班的小画家,来画画我们的新朋友?只要画出一个特点,有一点像就可以了。

(请一个学生上黑板画。)

师:小金鱼多可爱,谁来说说小金鱼长得什么样?

生:小金鱼长着一对凸眼睛。

生:小金鱼的嘴巴阔阔的,还有一个圆圆的大肚子。

生:小金鱼的尾巴也很大,像把大扇子。

生:小金鱼身上是五颜六色的,很漂亮。

师:刚才同学们把小金鱼的样子说出来了,抓住了特点,可不怎么生动、具体。瞧,许多小金鱼都来了(取出金鱼缸),我们先仔细观察一下。请各小组组长将金鱼缸领下去,大家各自选择一条你所喜欢的金鱼,按颜色、眼睛、嘴巴、肚子、尾巴这样的顺序仔细观察,一边观察一边说说,小组同学之间互相补充。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金鱼缸中的金鱼、交流,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大家给小金鱼起个名字。然后组织全班交流观察结果,评议“小画家” 的画,抓住主要特点对画作适当修改。)

师:刚才同学们抓住了特点,按一定的顺序把小金鱼的外形说得非常生动和具体。其实,小金鱼活动起来更有趣。让我们拍拍鱼缸,看,小金鱼在干什么了?

(引导学生观察小金鱼的游动过程。说说它是怎么游的,练习用“有的……有的……”进行说话训练。)

生:当我轻轻地拍了一下鱼缸后,原来静静地住在水中沉思着的小金鱼们忽然一下子四下乱窜起来。

生:小金鱼在鱼缸里游动时,它那纱裙般的尾巴左一摇右一摆,好像在跳芭蕾舞。

生:我敲敲鱼缸,有的小金鱼摆着尾巴向我游过来,嘴巴一张一合的,好像在和我打招呼;有的小金鱼摆摆尾巴,一下子就游到了鱼缸里的小假山后面,真像个胆小鬼。真是有趣又可爱。

……

师:小金鱼吃食更有趣!请各小组取出小纸包,用纸包中的鱼食喂喂它,说说它是怎样吃食物的,并说说它会边吃边想些什么? 

生:我发现只要往鱼缸里放几粒鱼食,一条条金鱼就都争先恐后地游了过来,你争我抢,一会儿就把鱼食吃光了。

生:胖胖的龙睛蝶尾最馋,它一看到鱼食,就像小猫见到了鱼一样,嘴巴一张,一会儿,好几粒鱼食就被吞了下去,直到吃饱了它才向我甩甩尾巴,似乎在说:“味道真好。好朋友,再来一点,行吗?”

……

师:大家说得真好,想不想把小金鱼写一写,画一画?

生:想!

生:我想写这条龙睛蝶尾,它胖胖的,肚子鼓鼓的,好可爱呀!

生:我想画这一条最漂亮的鹤顶红…… 

三、自由组合合作,练习说、画、写。

师:那就请大家把刚才说的,以“可爱的小金鱼”为题目写下来,如果感兴趣的,可配上插图,做到图文并茂;当然,也可先画后写。

(老师引导学生选择好一条最喜欢和熟悉的小金鱼,同学间按爱好的相同或相近自由组合,按写作要求一个说,一个画。说的同学要抓住特点按一定顺序把外形和动作说生动和具体,画的同学要做到画面美观,突出特点。然后再推选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学生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课后反思】

《语言课程标准》明确阐述:“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上述教学过程,教学伊始,通过猜谜语和扮演金鱼角色的设计,化物为我,采用拟人的方法进行礼貌用语的训练,拉近对话双方的距离,营造有利于交往的良好氛围,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写作心境。接着,通过观察金鱼的外表、游动和吃食,并给金鱼起符合其外表特征的名字,让学生有了强烈的视觉感受,再主动积极思维,自由讨论回答,大胆放飞想象,加深感悟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更深的感受,在进一步感受的基础上欣赏,并对不同的感悟进行评价。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有了对金鱼真实生活的直接观察,有了感知的基础,受到了情感的熏陶,享受了审美的乐趣,丰富了写作的材料,激发了写作的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还倡导“大语文观”,而作为它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作文教学就要树立“大作文观”。 上述教学过程将说、画、写作为一个环节整体提出,打破了学科藩篱,架设了作文课程和美术课程之间的沟通、整合的桥梁,使学生在这两门课程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思维方式、知识背景等方面相互渗透,实现了作文课程与美术课程的整合,生成出更具创造性的作文课程和美术课程资源,拓展了作文教学的资源。

 

2.请从《青蛙写诗》《军神》《莫高窟》这三篇课文中任选一个段落,解析这个语段,介绍你准备教什么、怎么教。

《莫高窟》第二、三自然段解析:

《莫高窟》是一篇介绍、说明性的课文,主要介绍了我国西北边陲敦煌莫高窟里的彩塑、壁画和藏经洞,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课文第二、三自然段分别介绍了莫高窟的彩塑和壁画。这两个自然段在结构上很相似,都是围绕着中心句,点面结合加以介绍。其中,彩塑一段还体现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游客赞美)相结合,壁画一段还用了上了过渡句。文章语言简炼而优美,对彩塑的描绘虽笔墨不多却栩栩如生;对壁画的描摹既大气又细腻;特别是对风姿绰约的飞天的描写语句整齐富有音律美和动感美,读来让人油然而生民族自豪感。

《莫高窟》第二、三自然段教什么?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两个自然段课文。

2.联系生活、结合语境或画面理解文中重点词语。

3.通过语言材料的学习,使学生在对莫高窟的彩塑、壁画、藏经洞有比较深刻的了解的基础上,感受到敦煌艺术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

4. 在充分感知课文之后,学习围绕中心句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

《莫高窟》第二、三自然段怎么教?

总体而言,通过引导学生细读品味,体悟彩塑和壁画的特点;展开想象,丰富彩塑和壁画的形象,感悟彩塑的“精妙绝伦”和壁画“宏伟瑰丽”的特点。

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围绕中心句把内容写具体,体会点面结合,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

具体来说,我采用先导学“彩塑”一段,引导学生抓关键词语理解课文内容,注重课文的朗读训练,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感受莫高窟的美。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读中悟情,读中领悟写作法,注重学法指导,并仿照文中排比句进行说话和写话的训练学生自己能读懂的,教师就不再多讲,让学生自读自悟,学会主动学习。在学生理解困难的地方,通过引导学生欣赏图片,图文对照,帮助学生直观形象地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教学第三自然段,由“扶”到 “放”,让学生采用学习第二自然段的方法,采用自学合作交流方式学习,体现出学习的层次性。

附教学设计:

一、走近莫高窟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莫高窟》,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莫高窟已经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课文主要介绍了莫高窟——(彩塑、壁画和藏经洞)这几方面的内容。2

2.文中有句过渡句,概括地介绍了彩塑和壁画,谁来告诉大家——(出示句子),

这句话告诉我们,彩塑给人的感受是——精妙绝伦

          壁画给人的感受是——宏伟瑰丽

3.这节课,我们就沿着一望无际的戈壁沙滩,头顶着秦时明月,脚踩着汉时沙,一起走进——莫高窟。(读题)去感受彩塑的“精妙绝伦”

二、走进莫高窟

(一)感悟莫高窟彩塑的精妙绝伦。

1.彩塑为什么给人留下了“精妙绝伦”的感受?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圈画出重点字词,写上简要的批注。

★“莫高窟保存着两千多尊彩塑。这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

说说理解,感受彩塑的特点,能工巧匠们的巧夺天工之作。指导朗读。

★ “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

(出示图)这是——(初感三类神佛形象个性之鲜明)

 “慈眉善目的菩萨”

1)说说菩萨给你的感受,引导学生结合图文感受。指导朗读。

2)小结:一对眉毛,一双眼睛,把菩萨刻画得活灵活现。

 “威风凛凛的天王”

1)“威风凛凛的天王”呢?(威严、严肃、让人敬畏)

他会是怎样的神态?(双目圆瞪、神情严肃、目光中透露威严)指导朗读。

2)小结:时光穿越了一千多年,天王的威风不减,风采依旧。

 “强壮勇猛的力士”

1)再说说“力士”。(长得高大、魁梧、结实;肌肉发达)指导朗读。

2)小结:健硕的身体、发达的肌肉,表现得淋漓尽致。

总结:从三类神佛形象鲜明的个性、不同的神态,见证了工匠们的技艺精湛。(指导朗读)

★出示句子:“有一尊卧佛长达16米,他侧身卧着,眼睛微闭,神态安详。”

学生交流:引导学生体会塑造之特色——

体型:16米,师:相当于两个教室这么长。

          这一数字,十分清晰地告诉我们——卧佛的特点

姿态:姿态很特别

神态:眼睛微闭,神态安详。

仿佛感觉它在——休息、闭目养神

仿佛听到了——匀停的呼吸声。

(指名朗读)

2.难怪,游人们看到——

出示句子:“看到这一尊尊……啧啧赞叹。”

1)请你想象一下,游人会怎样 “啧啧赞叹”?

出示句子:看到这一尊尊……啧啧赞叹:“             

提示:此时还会想起谁?(工匠)你来赞叹一下——

3.刚才我们通过细读品味,体悟彩塑的特点;展开想象,丰富彩塑的形象,感悟了彩塑的“精妙绝伦”。

出示:细读品味,体悟特点;展开想象,丰富彩塑形象。

4.这一节作者是怎样来写彩塑?

围绕中心句写具体。

点面结合。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

(正面描写:菩萨、天王、力士、卧佛)

(侧面描写:游客)

、继续走进莫高窟

用同样的方法,来学习壁画部分,去领略壁画的“宏伟瑰丽”。

)感悟壁画的宏伟瑰丽

1.同学们,壁画给人的感受是—宏伟瑰丽

2.莫高窟的壁画又是怎样的“宏伟瑰丽”呢?请采用这一阅读方法,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圈画出关键的字词,写上自己的感受。

★宏伟——

1)从这句话的哪些字词中体会到了“宏伟”?(“四万五千多平方米”)

2)莫高窟的壁画把它连起来差不多有两个我们学校这么大。

把你感受到的送到文中来读——

★ “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还有描摹自然风光的。”(出示句子)

1)引导从学生“丰富多彩”、“有——,有——,有——,还有——。”感受壁画内容多而丰富。

2)小结:敦煌壁画的绘画时间前后长达一千多年,它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内容非常丰富,难怪学者称西方学者把敦煌壁画称为“墙壁上的图书馆”。(指导朗读)

3.感悟飞天的多而美

出示“飞天”句子:“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成百上千的飞天,……翩翩起舞……”

1)“飞天”是什么?——佛教中的香音之神(能奏乐、善飞舞,满身异香而美丽的菩萨)

2)飞天的“宏伟瑰丽”表现在——

★宏伟——数量多:

引导学生从“成百上千”、“最引人注目”中的“最”字、“……”中体会飞天的多,指名读句。

★宏伟——姿态多:

 “壁画上的飞天,……翩翩起舞……”

引导学生从五个“有的……”“……”中体会飞天姿态之多。

★瑰丽——姿态美:

1轻声读读,可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姿态,细细品味,展开想象,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2)学生交流:

☆ 臂挎花篮,采摘鲜花

读着句子,你仿佛看到了——

置身其间,你仿佛又闻到了—(指名读句)

☆ 怀抱琵琶,轻拨银弦   

你仿佛看到了——;

耳畔似乎传来了——(指名读句)

☆ 倒悬身子,自天而降;

   你仿佛看到了——(指名读句)

☆ 彩带飘拂,漫天遨游;

你仿佛看到了——(指名读句)

☆ 舒展双臂,翩翩起舞。

你仿佛看到了——(指名读句)

3)这里连禽鸟都在歌舞,连繁花都幻化成图案,这,就是人们一直追求的生活,谁来引领大家——(指名读)其余同学边听边想象那美丽的画面(配乐)——

4)这样的画面令我们陶醉,这样的生活让我们向往——(学生交流)一起读——

5)我们来欣赏——(出示图片)

7)看着飞天壁画,展开想象,学着作者也用四字词语来介绍一种你心中的飞天?(学生交流)

4、引读句子:看着这些精美的壁画,就像是走进了——指名读句(读出自豪感)

(自豪、骄傲、引以为荣地朗读句子)

小结:经历了一千多年的岁月沧桑,莫高窟的壁画依然绚烂夺目,瑰丽无比。

)感悟劳动人民兴建的信仰

1.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都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他们就是在——出示句子:“四周布满沙丘,492个洞窟像蜂窝似的排列在断崖绝壁上。” (引读句子)在这样的环境下开凿、兴建的。读着句子,哪些字眼触动着你的心灵?(“四周布满沙丘”、“断崖绝壁”:环境恶劣;开凿之困难、危险)

2.然而任何一尊彩塑、任何一幅壁画上都未曾留下他们的名字,据唐代碑文记载,莫高窟从公元366年前秦时期创建起,直到元代,前后兴建历经了1000多年,那是什么力量促使正是工匠们在这样的“断崖绝壁”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代又一代地开凿、兴建?我们再看——

   资料点击:据史料查证,这些艺术的创造者,大多数地位底下,生活穷困潦倒,没有留下名字的塑匠、画匠、泥匠、木匠、石匠等,这些物质生活艰苦、社会地位低下的工匠,为什么能以如此坚忍的毅力和沉静的心情,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连续坚持一千年,不断地开窟、造像、画画、雕塑、写经呢?是他们至高无上的信仰,甚至高于自己的生命。正是在这样坚定信念的驱使下,每一个线条、每一个画面,都跃动着对信仰的无私奉献。

3.看着这些资料,你知道答案了吗?这是一种什么力量?

(信念的力量、文化的力量、生命的力量。)

4.同学们,抬起头,此刻我们来仰望这“断崖绝壁”,我们看到的何止是一座艺术殿堂?何止是一座艺术宝库?那是只有有了至高无上的信仰才可以创造的性灵奇迹,那是只有在人类对于天地神圣无限信仰的年代才可以创造的心境奇迹。这是一颗闪耀在“断崖绝壁”上最温柔、最刚毅的——明珠。

出示句子: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

指名读句,这是一颗积聚了千年文化史的明珠。

这是一颗凝聚了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明珠。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7-10-28 15:17:44

课程作业

最新课程作业

推荐课程作业

热门课程作业

热评课程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