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课程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小学语文第二次作业 作业周期 : 2017-10-242017-11-03

作业要求 :学习《怎样写具体》、《阅读课文〈画杨桃〉(视频内容为《穷人》)读什么、教什么、怎么教》,完成以下两道题:
1.请介绍一个你如何引导学生把一句话写具体的案例;
2.请从《青蛙写诗》《军神》《莫高窟》这三篇课文中任选一个段落,解析这个语段,介绍你准备教什么、怎么教。
要求:每道题答案字数不少于500字,内容均须原创。
作业截止时间:2017.11.3

发布者 :小学语文3班辅导教师

小学语文第二次作业

提交者:学员陈丽娟    所属单位:妙桥小学    提交时间: 2017-10-30 12:33:43    浏览数( 11 ) 【举报】

1.请介绍一个你如何引导学生把一句话写具体的案例;

师:昨天是农历三月十八,是我们妙桥的传统庙会,老师特意没有布置回家作业,让大家痛痛快快去庙会上逛一逛。大家一定玩得很开心吧。

生:非常开心。

师:除了开心,庙会给你最大的感觉是什么?

生:热闹!

师:请把话说完整。

:妙桥的庙会真热闹!

师:板书这句话,指名读,齐读。

师:昨天老师有点事情,没有去逛庙会,感觉非常遗憾。老师也想知道,庙会热闹在哪里?

生:摊位很多,就像一条长龙,一个挨着一个,看不到头,看不到尾。

师:(板书:摊位多)听你这么一介绍,我感受到了摊位真的多,都卖些啥?

生:卖的东西可多了,五花八门,应有尽有。

师:老师对吃的感兴趣,谁来介绍一下?

生:有卖水果的,红通通的苹果,黄澄澄的梨。酸甜可口的橘子……

生:还有各种小吃,冒着热气的烤肉串,煎饼,香气扑鼻的糖炒栗子。

生:各种蜜饯糖果,看得我口水直流。

师:这些都是好吃的东西。我想给我家孩子买个玩具,有吗?

生:玩具的摊位多如牛毛。晚上,那种会发光的小玩具,散发着五彩的光芒,一定把你牢牢吸引住。有会发光的星星,有会唱歌的娃娃,有比幼儿园的小朋友还高的熊。

师:(板书:商品多)玩具真不少,庙会上人多吗?

生:人山人海。每个摊主卖力地推销着自己的商品,烤羊肉串的小伙子一边烤,一边跟着劲爆的音乐节奏扭动着。

生:还有一个人穿着孙悟空的衣服,手拿金箍棒,他走到哪里,人们就会围观,纷纷拿出手机来拍照。

生:比起卖家,来逛庙会的更多,大家都要小心翼翼地走路,一不小心就会踩到别人的脚。

师:(板书游客多)这么多的人,卖家的吆喝声,买家的谈笑声,劲爆音响声,交织成了一首热闹非凡的交响曲。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在轻松的交流中,大家合作写具体了“妙桥的庙会真热闹”,从“摊位多”“商品多”“游客多”三个方面具体刻画,让老师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庙会的热闹。

反思:

   1.紧密联系生活实际。

  把话写具体,是作文的基本功之一。要指导学生如何写具体,只是纸上谈兵,告诉学生要抓住什么,抓住什么来写,是非常空洞,学生会一头雾水,无从着手。指导学生写具体的时候,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亲自感受,他们的眼睛观察了,耳朵聆听了。老师再适当指导,这样才能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

  2.先说再写给个阶梯。

  如果一开始老师再黑板上写下“妙桥的庙会真热闹”这一句,让学生自由发挥,把他们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大部分孩子多少能写一点,但是会东写一句,西写一句,缺失条理。而老师先和孩子拉家常式的谈话,看似不经意的一句一句,实际是精心设计的步步引导,给孩子归纳出从“摊位多”、“商品多”、“游客多”三个方面来描写庙会的热闹,孩子亲自感受过庙会,所以他们有话可说,而且语言极为丰富。上一个学生的交流还能激起下一个学生的灵感。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有了语言表达的阶梯,再让学生将交流内容写下来,学生自然下笔如有神,还能写下刚才没来得及跟大家交流的精彩内容。

 

2.《军神》一课第三、四自然段

原文:

  手术中,一向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却双手微微颤抖,他对年轻人说:“你要是挺不住,可以叫出声来。”

 年轻人一声不吭,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色床单,汗如雨下。手术结束,崭新的床单竟被抓破了。

解析:

  这两个自然段描写的是刘伯承的手术过程。第三自然段采用侧面烘托的描写方法,抓住了沃克医生的动作和语言。作者展现出一个矛盾点:“镇定”和“微微”颤抖”,让人感受到此次手术非同一般。沃克医生语言中的“挺不住”“可以叫出声来”也和平时医生的语言不同,让读者感受到刘伯承手术的痛苦不是普通人能扛下来的。

  第四自然段只有两句话,这是正面描写,抓住了刘伯承手术过程中的动作。细细读来,没有直白地写出一个“痛”字,但是字字句句,痛得刻骨铭心,痛到让人无法呼吸。“紧紧抓住”的是身下的白色床单,手术刀一刀刀割在刘伯承的眼睛上,再痛,刘伯承也没有叫出来来,“一声不吭”,这需要多大的意志力和忍耐力!但刘伯承是血肉之躯,他把痛苦传递在床单上,抓的越紧,越显示出他痛之彻。崭新的床单竟被抓破,这是我们无法想象,也无法做到的事情,而刘伯承做到了!

  无论正面描写,还是侧面烘托,均突出了刘伯承“军神”的高大形象,均表现出了他是个真正的男子汉,是一块会说话的钢板!

 教学设计: 

师:听着刘伯承和沃克医生的对话,我的心里一直在担心,不用麻醉药的手术进行得怎样,刘伯承能忍受吗?请同学们自己大声读读三四自然段。

师: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请小朋友认真默读课文三 四自然段,找出让你有所思考的词语,打上小圆圈。再想想,这个词让你想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一声不吭  能帮他找个近义词吗?

1.刘伯承能叫出声音来吗?

读第三自然段

“你要是挺不住,可以叫出声来。”

师:手术室是个安静的场所,,细心观察的小朋友知道,手术室的门上有个大大的“静”字。然而沃克医生却允许刘伯承叫出声来,那是为什么?(沃克医生见过无数的病人,做过无数的手术,他清楚这个手术不用麻醉药非常痛苦,那种痛苦是普通人所不能忍受的。)

2.在手术过程中,刘伯承为什么不叫出来?(坚强)

*紧紧抓住  为什么要紧紧抓住?(抓得越紧,让我们感受到他得痛苦越大,他把痛苦传递到床单上)

*汗如雨下  你有过汗如雨下的时候吗?感受怎样?

*抓破  什么被抓破了? 崭新的床单啊,如果我拿来一条崭新的床单,给全班小朋友尽情抓,也未必也能抓破。而刘伯承却在手术过程中把崭新的床单抓破了,可见当时他所承受的痛苦有多大!大到我们无法体会,无法形容!这种惊讶之情凝结在文中的一个字中,你能找到吗?(竟!)

能说出它的近义词吗?(居然) 是啊,能把崭新的床单抓破,多么得让人意想不到!读好这句话。

师:课文没有出现“痛“这词语,却抓住了刘伯承的动作,从字里行间让我们感觉到了那种无法言语的痛。这就是正面描写,文字的精妙,这就是文字的温度,让我们再来读读感受一下。

3.老师数了一下,第三自然段中,作者用39个字描写沃克医生,第四自然段,作者用38个字描写刘伯承。大家想过原因吗?

1)从对沃克医生的描写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吗?

*“一向镇定”“微微颤抖”。沃克医生一反常态,可见他从没有遇到主动要求不用麻醉药的手术病人,这让他深感担心,所以医生允许刘伯承“叫出声来”

*“挺不住”,“挺”是支撑的意思,坚持不住,熬不住,预示着手术会很痛苦。

2)师小结:作者描写沃克医生的语言和神态,都让读者感受到了刘伯承手术过程中将会经受刻骨铭心的痛苦,非一般人能承认。这种描写叫侧面烘托。刻画人物,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会让人物的形象更深入人心。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7-11-03 14:52:57

课程作业

最新课程作业

推荐课程作业

热门课程作业

热评课程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