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课程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第二次作业 作业周期 : 2017-10-252017-11-03

作业要求 :

高中英语第二次作业要求:(上交截止时间2017113日)

1、先观看网站上的《高中英语目标分解教学策略实际》和《The Rose》的视频

2、如何基于学生认知水平将学习目标分解为一个一个阶段性的、可达到的学习目标?并结合视频学习设计《The Rose》这堂课的阶段性学习目标。

发布者 :高中外语3班辅导教师

第二次作业

提交者:学员陈娟    所属单位:江苏省张家港中等专业学校    提交时间: 2017-11-01 08:40:09    浏览数( 5 ) 【举报】

 

                        第二次作业

观看学习视频后,我了解到恰当的学习目标定位,来自于对课程标准的把握、教材的解读、内容的取向;目标下点好问题是构建一节课的“栋梁”,起主导、支撑作用,能够串联起课文的内容,有效地引领课堂的方向。如何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将学习目标分解成一个一个阶段性的可达目标呢?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指出:“有效的教学,始于期望达到的目标。”从有效教学的视角来看,教学目标的设计不但要体现在教学形式上,而且还应体现在教学效益上。当我们需要实践一个长远的计划或者目标的时候,我们就需要具备一些逐步逼近思维,把这个大目标细分为多个小目标,

  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应该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处理好课程目标与课堂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 

  目标是课堂教学目标的上位概念,是制定教学目标的基本标准。教师在制定课堂教学目标时,应正确理解《课标》提出的“五个维度”的课程目标,即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之间的关系,将课程目标进行分解,根据具体的教材内容、具体的教学情景以及学生的需求,制定出不同的课堂教学目标。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应首先吃透《课标》,其次,要研究教学文本,缺乏教学文本的课堂教学目标很难形成一个完整的目标体系,再次,教学目标设计还不能脱离对教学对象——学生的深入理解和研究,不了解学情,脱离学生实际需求和学生学情的教学目标是不会获得好的教学效果的。 

2.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要始终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新课程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通过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和提供大量的语言实践机会,使学生通过自身的感知、体验、实践,逐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这种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体现了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课程改革方向。教师应注意转换角色,始终把“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贯彻到教学实践中。比如,在目标表述上应尽量使用能反映外部行为变化的词语,如to list... (能列举出……),to distinguish...(能区分出……),to state... (能陈述出……),to recognize...(能辨认出……)等一些可测量、可评价、具体而明确的行为动词,避免目标的 "模糊、笼统、抽象和不可预测性”。当然,使用这些用语表述并不代表教师就能真正地在教学中贯彻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但至少在形式上迈出了开头的一步。 

3.处理好目标的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的设计是教师预先确定的,并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付诸实践的一种预期策划。但课堂教学是一个具备一定的情境且较为复杂的过程,受诸多外界因素的制约,存在着许多不可预知的突发事件,预设的教学目标在教学实践中不一定得以完美实现。因此,教师还应注意处理目标的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关系,给教学目标设计和生成留出一定的空间,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造条件。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课堂教学不应是机械、僵化地按照预设目标来实施教学的过程,应是依据学情对预设的目标进行不断微调,从而提高预期教学目标与教学效果的吻合程度。 

4.以研究的态度来对待课堂目标设计 

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目标的过程是一个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以研究的态度对待课堂目标设计促使教师更深层次地思考实施目标过程中的诸多问题,比如,如何具体呈现教学目标、如何表述教学目标、如何确保目标与生成之间的吻合、如何通过反思来提高课堂教学目标的把控能力等。以研究的态度对待课堂目标设计才能提高英语教学目标的合理性、科学性,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同时,教师在课堂目标设计实践中,通过不断地加强理论学习,不断地总结实践经验,逐渐形成自身的教学风格,成为一名具备创新、理性和责任意识的专家型教师。

The Rose》这篇阅读课就注重了层次的教学。第一,词汇,句型,语法规则的学习掌握。从文章的框架开始,引导学生获取阅读材料的主要信息,通过信息表和选择题,让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准确认识到文章主人公的主要信息和文章结构。第二,问题探究层次,通过对主人公的三个层面,像her qualities, her speech, her life的进一步理解,并结合对the son, the flower 的理解,准确把握文章的价值;并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第三,感情升华层次,引发学生对人生价值观的探讨,促使学生提高人文素养,明确自己的价值取向。

老师评语

并结合视频学习设计《The Rose》这堂课的阶段性学习目标。 这道题你没做,请补做后及时提交。

评语时间 :2017-11-02 14:00:25

课程作业

最新课程作业

推荐课程作业

热门课程作业

热评课程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