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标题:培训总结 作业周期 : 2023-12-23 — 2024-01-24
发布范围:全员
作业要求: 根据培训内容,提交一份培训总结。字数不少于1000 字,内容雷同不得分。
发布者:教务管理员
提交者:学员杨军 所属单位:鄄城县旧城镇葛庄学校 提交时间: 2023-12-28 07:57:54 浏览数( 0 ) 【举报】
《2023鄄城县劳动教育教师专题培训》总结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版)》将劳动从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完全独立出来,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近期通过《2023鄄城县劳动教育教师专题培训》学习,收获颇多,现谈谈个人学习的收获和思考。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教育部《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及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开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意见》(鲁教基发〔2019〕1号)等文件都对劳动教育做出了明确规定,特别是《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版)将劳动从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完全独立出来,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根据国家课程设置要求,中小学劳动教育必修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要在德育、语文、历史等学科教学中加大劳动观念和态度培养,在科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等学科教学中加大动手操作和劳动技能训练,在其他学科教学和团队活动中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坚持与各学科教育教学融合推进,积极推进跨学科实践教育。在中小学校设置劳动课程也是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
通过学习我知道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版)将劳动课划分成了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型劳动这三大模块,下设10个不同的任务群,分别为与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为学生快速适应、走向社会生活铺路。涉及“农业生产劳动”、“传统工艺制作”、“工业生产劳动”、“新技术体验与应用”等方面,更是有“现代服务业劳动”、“工艺劳动与志愿服务”;按照不同年龄将这十类课程内容分为4个学段。在这套详细全面、因地制宜的课程安排下,不同年龄段的中小学生可以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接受相当完整的劳动教育技能的培养。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版)》提出,劳动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劳动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主要包括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精神。由此可见,我们要落实的劳动课程的“新目标”,是从劳动观念到劳动能力到劳动习惯和品质,再到劳动精神,体现的是层层递进式的目标结构。
通过这次培训学习我知道了劳动课程并不仅仅是做饭、洗衣服、打扫卫生等家居劳动这样简单的家庭劳动,培养的也不仅仅只是学生的劳动能力,而是通过与社会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形式丰富的劳动内容,由浅入深逐步落实“新目标”。例如,课程内容可以注重培养学生自理、自立能力,选择日常生活劳动内容;也可以注重从时令特点和区域产业特色出发,选择工农业生产劳动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选择学生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和现代服务业劳动内容;注重选择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工匠精神的手工劳动内容,适当引入体现新形态、新技术、新工艺等的现代劳动内容。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版)》中,劳动课程内容共设置十个任务群,每个任务群由若干项目组成。其中,日常生活劳动包括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四个任务群;生产劳动包括农业生产劳动、传统工艺制作、工业生产劳动、新技术体验与应用四个任务群;服务性劳动包括现代服务业劳动、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两个任务群。实施“新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任务群,设置教学内容与结构;也可以依托城市文化以及学校特色,研究开发新的劳动项目,丰富教学内容;或者开展项目化教学、跨学科教学,尝试从单一学科中跳脱出来,使劳动教育融入到其他学科教育中,真正实现“五育融合”的目标。
就现阶段教育的评价方式而言,纸笔考试仍是主要评价方式。但对于实践性很强的劳动课程来说,仅纸笔考试进行评价是不够完善的。《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版)》明确提到,劳动课程评价要遵循基本的原则,注重平时表现评价和阶段综合评价。因此,新的劳动课程,需要“新评价”,即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可以优化细化出多方面的评价指标,全面客观的记录学生课内外劳动的过程和结果,通过“过程表现”加“任务达成”,加强对实际劳动技能的考核以及对劳动观念、能力、习惯、精神等方面的追踪检测,体现出多元化综合评价的方式,发挥评价在劳动教育过程的关键驱动作用,有效地指导劳动教育向前发展。
总之,通过本次培训学习,使我更新了对劳动教育的认识,对学校劳动教育课程有了更全面的理解。要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尊重普通劳动者,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