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实践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实践成果 作业周期 : 2024-04-19 2024-06-19

全员

作业要求:

结合线上学习和岗位实践,提交一份个人研修成果(教学设计/活动课例平台

要求

1.主题明确,思路清晰,活动设计过程完整,合理。

2.作业内容必须是自己的原创,杜绝抄袭现象,各工作坊坊主严格把关!

3.请务必在截止提交日期之前提交,逾期将无法提交,这将会影响您的考核成绩。


发布者:刘梦洁

实践成果

提交者:学员卿前喜    所属单位:横板桥镇中学    提交时间: 2024-05-18 14:45:02    浏览数( 3 ) 【推荐】 【举报】

课题

愚公移山(第2课时)

教材分析

《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是一则令人读后兴味盎然的寓言故事。文章叙述了愚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将山挪走的故事。文章通过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深刻揭示了故事寓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地做下去,就一定能成功。

学情分析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于故事的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在理解故事寓意及其现实意义方面,仍需要教师加以引导点拨。

教学目标

1.巩固积累文言词汇,了解故事情节。

2.分析人物语言,感受愚公这一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3.理解课文寓意及其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

反复朗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感受愚公这一形象。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寓意及其现实意义。

教具准备

多媒体及课件

教学方法

朗读法、品读法、归纳法、讨论探究法

(一)   激情导趣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历史上谁跑得最快吗?

曹操(说曹操,曹操就到)

你们知道谁最不怕困难吗?

愚公(愚公移山)

上节课我们对课文的重点字词进行了理解,疏通了文章大意,了解了文章结构,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继续学习《愚公移山》这篇课文。

(二)   精读课文,品析人物

1.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并思考以下问题:

(1)愚公移山的原因是什么?(用课文原文回答)

预设: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2)愚公移山的目标是什么?(用课文原文回答)

预设: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2.小组讨论:愚公在移山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呢?请在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请学生两人一组,同桌之间相互交流讨论。师生共同归纳小结:

①山高大(方七百里,高万仞)

②年纪大(年且九十)

③目标大(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④人力少(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⑤工具简单(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⑥路途远(运于渤海之尾,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3.作者写山的高大、写移山路途的遥远,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有什么用意呢?

预设:运用了衬托的表现手法,是为了衬托愚公的坚定与执着,塑造愚公这一人物形象。

4.愚公移山困难重重,可他为什么还是要移山呢?他是为了他自己一个人的利益吗?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谈谈自己的理解。

预设:愚公面山而居,出来进去都要绕远,交通不便,所以他想要移山。他不是为了自己一个人的利益,他是想让居住在这里的村民都获利。

师:从中你可以看出愚公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小结:愚公——不怕困难、大公无私

5.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课文中除了写愚公,还写了一个老人家——智叟,他反对愚公移山,并与愚公产生了激烈的论战。下面请男生读智叟的话,女生读愚公的话,老师读提示语,一起来合作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智叟与愚公论战”的部分。

读后,师进行朗读指导并范读。

朗读指导:智叟的话应该读出轻视、嘲讽的语气,重读“甚矣”、“曾不能”、“其如土石何”等词句。愚公的话应该读出坚定、胸有成竹的语气,重读“固”、“固不可彻”、“曾不若“等字词。

(1)智叟和愚公的观点及依据各是什么?

预设:智叟的观点是“甚矣,汝之不惠!”,依据是“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的观点是“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依据是“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追问:他们看法的最大不同在什么地方?

明确:智叟立足于现在,愚公放眼于长远;智叟是用静止的眼光看问题,愚公是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小结:愚公——目光长远、大智若愚

        智叟——目光短浅、自作聪明

(2)提问:作者把歌颂的人物称为“愚公”,把批判的人物称为“智叟”,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让学生讨论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明确:①“愚”和“智”是一对反义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②愚公大智大勇、坚定执着而名“愚”,智叟鼠目寸光、冥顽不灵而名“智“,增强了讽刺效果。

        ③“公”是敬称,相当于“老人家”;“叟”是带有一丝不敬的称呼,相当于“老头子”,这一安排反映了作者的感情倾向。

6.愚公移山最终成功了吗?预设:成功了,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派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

请同学们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三)  理解寓意,拓展延伸

1.     愚公移山的“山”象征什么呢?

明确:“山”象征人生中遇到的困难。

2.《愚公移山》这篇课文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呢?

明确寓意:告诉人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地做下去,就一定能成功。

3.在美好生活的今天,我们还需要愚公精神吗?

明确:中国共产党从红船会议走到今天,是如“愚公”般的信仰的指引;中国航天人从仰望星空到探秘星球,是如“愚公”般的梦想的坚守;中国医务工作者从救死扶伤到战胜疫情,是如“愚公”般的舍小我为大家的奉献;为了造两弹隐姓埋名二十载的邓稼先,至死还想着“禾下乘凉梦”的袁隆平,用生命点亮教育的张桂梅,都是如愚公般呕心沥血写传奇的伟岸之人。愚公精神至今仍闪耀着光芒,代代相传。

4.在学习中,你应该如何发扬愚公精神呢?

预设:不怕困难,迎难而上、踏实学习、坚持不懈

 

作业设计

以课文相关内容为基础,发挥想象,写一个关于“愚公与智叟辩论”的片段,不少于200字。

移山之难             愚公              智叟

山高大           不怕困难          目光短浅

年纪大           大公无私          自作聪明

目标大           目光长远   

人力少           大智若愚

工具简单

衬托                                   对比

 

教学

反思

在课程导入环节,我以“猜一猜历史人物”的方式谈话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很自然地将学生引入了愚公移山的故事。在新授环节,我通过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男女生分角色朗读课文、齐读课文等方式反复朗读课文,帮助学生走进文本,更好地理解人物形象。最具有新意的是拓展延伸环节,学生不仅了解了愚公精神的当代涵义,也积累了不少关于“坚持”“奉献”的写作素材,还将愚公精神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收获颇丰。当然,本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课堂把握能力还不够强、课堂机智不足等,这些都是我以后努力的方向。


附件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24-05-29 16:21:26

实践成果

最新实践成果

推荐实践成果

热门实践成果

热评实践成果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