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实践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实践成果 作业周期 : 2024-04-25 2024-06-15

全员

作业要求:

结合线上学习和岗位实践,提交一份个人研修成果(教学设计/活动课例平台

要求

1.主题明确,思路清晰,活动设计过程完整,合理。

2.作业内容必须是自己的原创,杜绝抄袭现象。

         3.请务必在截止提交日期之前提交,逾期将无法提交,这将会影响您的考核成绩。


发布者:刘梦洁

实践成果

提交者:学员邓燕红    所属单位:长沙县黄兴集团湖南师大附中星沙实验学校    提交时间: 2024-05-26 10:10:20    浏览数( 0 ) 【举报】

 题 名 称

 1.古诗三首

学习目标

(包含学科核心素养)

1.认识“融、燕”等6个生字;会写“鸳、鸯”等13个生字。

2.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并默写《绝句》。

3.能借助注释和插图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出诗中描绘的景象。

 

 

 

学生问题

1. 这三首古诗描写了春季的哪些景物?

2. 这些景物各具什么特色呢?

学科问题

1.你能够借助插图和注释想象古诗的画面吗?

2.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中描绘的景象吗?

教师问题

1.我们应用怎么的办法来学习古诗文?

2.你能体会到每首诗中作者的情感吗?

问题系统

(星号标出核心问题)

这三首古诗描写了春季的哪些景物?

这些景物各具什么特色呢?

你能够借助插图和注释想象古诗的画面吗?

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中描绘的景象吗?

我们应用怎么的办法来学习古诗文?

你能体会到每首诗中作者的情感吗?

问题探究流程

导(问题引导)、学(自主探究)、探(合作探究)、测(课堂检测)、拓(知识拓展)

 

第一课时

一、导。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启发谈话:同学们,春天来了,自然界的景物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你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几幅春景图,配乐,学生说感受)

2.小结导入:春天是温暖的,是充满生机的,是美好的。自古就有许多赞美春天的诗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诗《绝句》。(板书课题,师简介杜甫)

二、学。自主读文,初读感知

1.播放配乐诗《绝句》。(课件出示相应的画面,播放配乐朗诵)

2.读词语:这里还有一些词语朋友呢,谁能当小老师领着大家读读?(课件出示词语,注意指导读准音调)迟日  泥融  燕子  沙暖  鸳鸯

3.读诗还要注意节奏,谁能给诗句划分朗读节奏?

1)课件出示: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2)师范读,指名读,指名领读,练读,师生读。

三、探。细读感悟,深入探究

1.默读《绝句》,说说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

(春天)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春天来了?

2.课件出示: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1)指名读,思考:“迟日”是什么意思?(春季太阳落山渐晚)你想到了怎样的画面?(温暖的太阳,青山绿水,鲜花,绿草)

2)师小结:多么美的春景!多么温暖的春风呀!谁愿意来读一读这句诗?

3)指导朗读:语调轻柔,读出春风的柔和、春景的美丽。

3.课件出示: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泥融”是什么意思?(泥土湿软)你们从这句诗中又读懂了什么?(燕子从南方飞回来,鸳鸯在沙滩上晒太阳。)

2)小燕子来回地飞着,在干什么呢?(衔泥筑巢)

3)想象后两句诗展示的画面,全班交流,教师点拨引导,并指导朗读。

(燕子衔着湿泥忙着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4.男、女生进行朗读比赛,看谁读得好。

5.朗读背诵,体会感情。

师小结:这首诗的前两句勾画出了由迟日、春风、江山、花草构成的阔远而明丽的春景,后两句具体描绘衔泥的飞燕、安睡的鸳鸯。一上一下,一动一静,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春光无限的春景图。(板书:春光无限)

6.请你认真地读一读这首诗,看看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关于这首诗的题目“绝句”,你有哪些了解?(课件出示资料)

 绝句,是一种古诗体,每首四句。如果每句诗都有五个字就是五言绝句,简称五绝;如果每句诗都有七个字就是七言绝句,简称七绝。

四、测。指导书写

1.重点指导。

1)“燕”字,“廿”是燕子的头,“口”是燕子的身子,“口”左右两边形成的“北”是燕子的翅膀,“灬”是燕子的尾巴。

2)“融、鸳、鸯”这些字笔画繁多,书写时笔画要轻细,使其密而不挤。

2.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五、拓。课外延伸,注重积累

1.你还收集了哪些和春天有关的诗句?读给同学们听听吧。

2.多么迷人的春天!请你也当当小诗人,写几句赞美春天的诗句。

 

第二课时

一、导。介绍背景,导入新课。                                              

l.惠崇是北宋著名的画家,善于画鹅、鸭等小动物。                       

2.简介诗人苏轼。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就是他为好友惠崇的这幅画题写的。                                                

二、学。自学自读,熟读诗句。                                               

出示自学要求: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

                       

三、探。深入探究 ,了解诗意                                                         

1.指导学生读出诗的韵味。提醒学生注意停顿。 (板书古诗并画出停顿)                                                             2. 春江晚景这幅画描写的是哪个季节?你能从这首诗中找到春天的足迹吗?                                 (桃花,鸭子戏水、蒌蒿长势很旺、鲜嫩的芦芽从土里钻出来。)             

3.这幅画一定很美,边读边想象诗中的画面。                                               

1)你们认识蒌蒿、芦芽、河豚吗?师解释。                                  

蒌蒿:长在洼地的一种野草。                                             

芦芽:芦苇的嫩芽。                                                     

河豚:味道鲜美但肝脏等部位有剧毒的鱼。在近海,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2学生描述诗中的画面内容。                                            

3师提问:诗中哪几句是描写画中的内容(前三句),那最后一句是什么呢?(诗人的想象)。                                                              

四、 测。师生共同总结古诗意思,当堂背诵。

1.自由背诵。

2.小组合作背诵。                                                                                                  

五、 拓。当堂小结,生谈感受

读了这首诗,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第三课时

一、导。导语引入,揭示课题。

1.继续学习宋朝诗人曾几写的一首古诗,一起感受曾几笔下的春天。

2.强调曾是多音字。

3.板书课题。解释课题(三衢山的道上)

二、学。初读古诗,补充学法。

1.师生回忆学习古诗的方法(查字典、看注释、看插图等等)。

2.学生根据古诗学习的方法自学古诗。

3.齐读1、2句。经过自学,你学懂了哪个词或哪句诗?强调“泛”“尽”的意思?

4. “梅子黄时”正是江南梅雨时节,难得有这样“日日晴”的好天气,因此诗人的心情很好,游兴愈浓。指导学生读出1、2句的,体会诗人的心情。

5. 诗人乘小船走到小溪的尽头,有些失望的时候,却听到树上的黄鹂,于是情不自禁地吟出了下面两句诗。齐读3、4句。

6.此时诗人的心情一定是—惊喜的,指导学生读出诗人的感受?

三、探。

1.抓关键景物:“梅子”、“日日晴”、“小溪”、“山行”、“绿阴”、“黄鹂”。  

2.想象画面背诵。  

3.尝试配乐背诵。

四、测。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整首诗呈现的画面。

五、拓。总结全诗,拓展延伸

1.欣赏美丽的春色。(播放视频)

2.用学过诗文描绘春色。

游园不值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春日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晓

孟浩然

春来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古诗三首

绝句                       惠崇春江晚景                       三衢道中

 杜甫                          苏轼                           曾几

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竹外\桃花\三两枝,                   心情变化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学 反 思




实践成果

最新实践成果

推荐实践成果

热门实践成果

热评实践成果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