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研修作业】要求 作业周期 : 2017-11-092017-12-20

作业要求 :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的融合?请结合您所教学科及所学知识提交一篇论文,字数不低于300字,不超过2000字。

发布者 :项目管理员

【研修作业】要求

提交者:学员李宝胜    所属单位:开封市东郊中学    提交时间: 2017-11-23 21:47:27    浏览数( 1 ) 【举报】

      大家知道,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中去,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学习活动中,会得不可估量的效果,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学习的热情。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有利于营造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学习激情,有利于创设问题情境,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有利于拓展视野深化认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合作交流。但怎样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机融合,要做到如下四点。    一、情境再现,激发兴趣。          历史是丰富多彩的,有些问题更是十分复杂的,就算是口才再好的教师也无法用语言再现历史原貌;也有教师运用历史挂图,但它是静止的,同样有不足。但假如把多媒体引入历史教学,以上不足便可迎刃而解。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动态演示,能将知识形象直观地展现出来。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因为这些素材以具体、形象、生动的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会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受,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如在《人类已迈入“电气时代”》教学中通过播放《2014年中国国际电子工业博览会》视频,让学生捕捉时事新闻,引起关注,创设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气氛浓厚,简单而有情趣。            二、视听结合,开阔视野。          效率的提高应当理解为教师在较短的时间里呈现给学生较多的知识,同时学生对这些知识理解得较为深刻。在课堂教学中,当教师掌握了大量的视觉资料并展示出来时,其意义就不单单是增加趣味性的问题,更是一个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接触到最多历史信息,增加课堂容量并理解得更为深刻的问题。如在《人类已迈入“电气时代”》这节课展示了大量的视频以及歌曲,让学生使对历史问题认识形象化,这是非信息化手段所能达到的。不仅拓展了学生知识面,而且丰富了学生直接经验和理性认识。    三、深化认识,突破重难点。     让学生知道历史事实不是学习历史的目的,培养学生发现和认识现象背后的历史规律和鉴别能力才是最根本的。因此利用信息化手段辅助历史教学则可以很好的突破此难关。突破教材内容的局限,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深化认识,使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教材内容。如在《人类已迈入“电气时代”》利用多媒体对材料的展示,让学生很直观的感到电力发明的重要性,突出了教学重点,自然而巧妙。通过观看视频《爱迪生与第二次工业革命》让学生边看边交流,使学生在交流合作中受到熏陶和启发。    四、利用电子白板建立交互反馈。 我们的教学不能仅仅侧重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教师还要注重学生的思维反馈。传统教学中我们常利用“展示”或“提问”来实现互动,但缺点是占用了大量的课堂时间,那么怎么实现课堂双赢呢?电子白板的交互功能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如《人类已迈入“电气时代”》这节课利用电子白板中的标注、勾画等交互功能,为课堂教学提供便利,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体现了学生主体地位,思维得到了升华。 总而言之,恰当而有效地使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能够促进教学整体优化,改革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促使教学方式的根本改变,从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7-11-24 08:34:51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