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研修作业】要求 作业周期 : 2017-11-092017-12-20

作业要求 :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的融合?请结合您所教学科及所学知识提交一篇论文,字数不低于300字,不超过2000字。

发布者 :项目管理员

【研修作业】要求

提交者:学员王慧    所属单位:龙亭区王周庄小学    提交时间: 2017-12-04 18:11:34    浏览数( 0 ) 【举报】

信息技术,让《道德与法治》教学生动形象

小学《道德与法治》新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教学原则,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核心。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让道德与法治教学变得生动形象,利用信息技术可创设形象、生动逼真的教学情景,能模拟变化万千的生活情况,可以制作交互性强,介面友好的教学课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极大地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自主性,突显《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生活性、开放性和活动性。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导入,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营造生动形象的教学氛围。

  一个精彩的课堂导入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学习情绪,开启心智,从而全身心地投入课堂。教师在选择开课环节时,就要精心的提炼内容。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倍添新鲜感,从而使他们感到《道德与法治》课堂不再枯燥、抽象,从而对《道德与法治》课产生亲切感。

 二、运用信息技术,再现生动形象的生活场景,延展课堂的空间界限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核心理念是:课程源于生活,生活是第一性的。儿童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的。重视课程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让课程变得对儿童有意义,这将有利于他们构建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道德与法治》的课程内容应来源于与儿童生活关系密切的、儿童耳熟能详乐于学习的、且有教育意义的儿童生活实际。因此,让现实生活更多地融入到《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让《道德与法治》更深入广泛地介入现实生活,让孩子们在《道德与法治》中更清晰地了解生活和社会,形成适应社会、热爱生活的能力和品德,是每位《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的职责。现代信息技术以其强大的模拟和实拍功能,较好地再现了学生生活场景,使《《道德与法治》课堂更富有生活情境,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三、运用信息技术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思维能力 ,发展学生的潜能

信息技术在教学情境的创设上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学生入情入境就会思维敏捷,适时地留有一定的空间,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

总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信息化教学改变了以往枯燥单调的教学方式,让我们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多媒体技术成为促进《道德与法治》教学发展的重要手段。我们应该认识到,这是时代的发展,也是时代的需要,当然,信息技术的运用也要因学生和教学的需要而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无可替代的,他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运用科学的教育观念,先进的教学思想去教书育人,做真正的引导者,这才能真正实现《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生动形象。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7-12-07 10:21:01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