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研修作业】要求 作业周期 : 2017-11-092017-12-20

作业要求 :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的融合?请结合您所教学科及所学知识提交一篇论文,字数不低于300字,不超过2000字。

发布者 :项目管理员

【研修作业】要求

提交者:学员刘军    所属单位:柳园口中学    提交时间: 2017-11-21 09:26:31    浏览数( 1 ) 【举报】

           当前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工作重点是三大任务。 三大任务:第一是要基本解决各级各类学校宽带网接入与网络学习环境的问题;第二是加强优质资源的建设与共享,每个班级都要用上优质资源,资源应用是关键;第三是建设实名制的网络学习空间环境,努力推动个人自主学习和教学互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不仅有利于教师提高教学效率、信息素养与技能,也有助于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和文化水平。这就要求老师的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水平显著提升。

           如何才能促进农村教师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有效融合。 一、教师层面上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存在的误区 (一)教师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理解不足 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是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是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学习空间。但是80%的教师认为只要在课堂上运用了PPT课件教学就是将两者融合了,这就是在理解上有误区。正是这种误区的存在,导致大量财力投入的硬件,比如电子白板等信息化教学设备在农村及边远地区只当幕布来用,失去了她真正的价值与功能。 (二)教师的信息技能水平不够,学习意识不强,存在依懒、畏惧心理 信息技术是与学科进行融合的工具,教学资源的查找与下载、课件的制作与修改、电子白板的使用 等都要教师们具有一定的信息素养与技能。对于边远地区的教师来说,信息的操作技能不熟,信息与学科的融合也就无处可行,所以,这就要我们的教师要自主学习各项常用的信息技术技能,只要用心思学习,保持学习的意识,利用现在各大型网络视频学习中心来学习,都是可以提高自己的信息技能。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融合需要学科教师不断探索和研究如何进行有机融合。有些教师(乡镇达到50%)存在依懒心理,把所有有关信息化教学的教学活动都推给刚刚上任的新老师,以佬卖老;更有甚者则是说年纪大,学不会也不会用来搪塞;教龄偏大的教师对新技术的使用缺乏信心,产生畏惧昼,便不愿使用。 (三)学科教研组缺乏团队合作开发、中长期信息与学科融合课堂资源的汇聚一堂成功的信息融合课例可以由一位或几位教师来完成,但要保持每节课都能很好的运用信息与学科的融合,达到显著的教学效果,这就需要每个学校,每个学科具有团队合作的意识。 (四)教师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课中,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课堂,从获取资源、备课到授课,学生都是可以参与的。教师们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并没有重视到学生的参与度,忽略了学生求知需求,扼杀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的信息技能有的比教师还好,她们不缺技术,而是缺少正确的技术引导。 二、学生层面上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存在的不足 (一)多数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意识不强,学习方法、学习意识还是要教师牵着鼻子走。 (二)多数学生会使用信息设备,但不用信息设备来进行学科融合教学学习。现在,学生人手一部智能手机,就是一个移动学习终端,学生并没有将它用在教学上,只是用来上网、娱乐。 三、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目的 (一)优化教学过程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是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和促进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应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将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组合、重构达到相互融合,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方法的变革。 (二)培养教师终身学习的态度 现今,各学科间相互渗透,教学方法越发灵活、教学设备与教学工具越发信息化的时代,对教师提出了“综合型”人才的要求。在这种科学技术、社会结构发生剧变的大背景下,要求教师能够具有主动汲取知识的态度,要能够独立自主的学习常用IT技能,能够自我组织,创设信息融合课的教学设计、课件;对教学进行自我评估。 四、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措施 ,领导的重视与支持 边远地区因地域条件的限制,在教育教学的硬件与软件配置上都相对滞后,随着“农村远程教育”工程、边远地区的硬件设施得到改善,但是教师软实力水平与硬件设施不匹配,导致电子白板、备课系统,备课室等硬件设施处于真空状态,浪费了国家财力与资源。其次,许多边远地区的学校,缺少信息技术人员对校本硬件设施的维护,导致所有硬件设备安装到位之后就不能正常运行,从而又进一步滞后了教师的使用与发展。所以领导的重视与否将直接决定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的高低,决定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有效融合程度的强弱。首先,学校要根据应用的需要来进行信息化设备的配备,这是推动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效融合的重要支持性硬件环境;其次地主政府给予行政上的支持,对于在课堂上开展信息技术教学融合方面研究的教师和提供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师给予政策上的鼓励。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根本,课堂教学是学校的重中之重,只有抓好学校教学工作,才能把握学校教学工作的重点。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深入探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的有效融合办法,这是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7-11-22 15:15:06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