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研修作业】要求 作业周期 : 2017-11-092017-12-20

作业要求 :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的融合?请结合您所教学科及所学知识提交一篇论文,字数不低于300字,不超过2000字。

发布者 :项目管理员

【研修作业】要求

提交者:学员郭璟    所属单位:向阳路小学    提交时间: 2017-11-28 09:24:03    浏览数( 0 ) 【举报】

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结合应用

教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传统音乐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作为从事音乐教学一线工作的我,也正经历着、借鉴着、学习着。于是对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的整合有了一些看法和思考。 

一、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结合的实质与意义 

将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是信息技术应用于音乐教学的初步,运用信息技术教育营造学生能够经历感受并同时获得持续学习能力的环境,才是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整合的实质。这也是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一种手段,它利用全新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把外部世界引入课堂,是知识的来源丰富多样,改变了信息分布的形态和拥有关系,由此学生的认知方式和学习方式也发生了悄然变化,他们能够直接或间接地从信息技术环境中获得了具有体验性的音乐课程情境与探究方向。音乐教学不再是忠实地实施课程计划的过程,而更是课程创设和开发的过程,是引领学生去欣赏美、表现美、感悟美、创造美的螺旋上升的环节中,得到人性充实,心灵解放,智慧启迪的过程。

信息技术增强了信息对于人刺激的程度和广度,充分调动起人的视觉和听觉器官,使它们同时工作,从而扩大了人对信息的摄入量。信息技术的使用使视觉、听觉相结合,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是最有利于学习和记忆、提高学习效率的学习模式,这也正是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的重要意义。 

二、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结合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运用语言、实物、音乐等手段,创设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情感,提高其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但情境暗示并不是指让“荧屏画面”侵占学生的思维过程,而是提供思维的线索。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讲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学习产生的影响,远远超过教师的督促和简单的说教。在时代的呼唤下,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新课程标准应运而生。学生面对着设计新颖、画面精美、音响效果很好的多媒体教学,感官首先得到强烈的刺激,点燃了他们的学习兴趣,美的表现欲也被充分调动起来。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主要是对形象具体,形式新颖的事物容易引起好奇,演示型的多媒体课件能将文字、图像等直观地展示出来,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能动能静的教学情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器官,把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审美体验推向高潮。 

(二)简化教学重难点,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音乐是无法用语言替代的,它是隐性的、朦胧的、不确定的,这恰恰是音乐独特的魅力所在。为了感受这种魅力,人在音乐感知活动中开放的感知通道越多,对音乐的把握也就越全面、越丰富、越深刻。 

多媒体能够提供视听结合的理想意境,使学生与音乐发生情感共鸣。媒体使用特别要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用中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余地,教师可以巧妙地运用静像、慢动作等功能在重难点处“布防设阵”,为使学生过于“专心”而异化为视听觉的简单活动。采用动态图像演示,利用其文字的闪现、图形的缩放与移动、颜色的变换等手段,不仅能把学生难懂的知识直观的显示出来,而且有较强的刺激作用,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在这一课里,几处音乐记号需要注意,在显示歌谱时就把有需要注意的音乐符号用不同的颜色显示,并不停闪现,提醒学生在演唱时注意这些记号的变换。三连音、换气符号等等。比起教师直接用语言讲解更直观,也便于学生注意。 

(三)渗透音乐要素,真正理解音乐 

在音乐教学中,不能单纯的走马观花的学习,而是要充分揭示音乐的要素(节奏、旋律、音色、力度、速度等)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让学生亲身感受到音乐中最激动人心和极具表现力的部分,而不是进行枯燥的、单纯的技巧和灌输死记硬背的知识;应以整体的方式来体验音乐,将音乐要素贯穿在音乐教学的整个过程,而不是将音乐的各种构成元素支离破碎的讲授。多媒体会起到你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提供探究性学习的可能,扩展思维。 

     音乐是感性的,但只有在理性知识的引导下,如背景知识的介绍等等,才能真正触动、诱发他们进入音乐的艺术境界。课上,同学们通过在网上下载的形式,掌握了大量的相关音乐知识并纷纷把自己查找到的资料进行互相交流讨论,这种多元化的探究形式强烈地激起了他们的兴趣。每个孩子都从中体验到成功,体会到群体中自己的独立存在价值,而学生查找资料的过程本身也是一个信息技术运用中的对音乐的探究学习和自主学习。通过了解知识,他们的感知不再学于浅表,而有了更深的内涵和底蕴——网络成为了学生呼吸音乐知识的一扇神奇之窗,打开了他们的艺术视野。

老师评语

网络成为了学生呼吸音乐知识的一扇神奇之窗,打开了他们的艺术视野。

评语时间 :2017-11-28 16:38:42

附件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