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研修作业】要求 作业周期 : 2017-11-092017-12-20

作业要求 :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的融合?请结合您所教学科及所学知识提交一篇论文,字数不低于300字,不超过2000字。

发布者 :项目管理员

【研修作业】要求

提交者:学员李长征    所属单位:向阳路小学    提交时间: 2017-11-29 10:20:51    浏览数( 0 ) 【举报】

当今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的组织形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和网络时代的到来在师生面前展现了一条纵横东西南北、贯通古今中外信息的高速公路。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有力地改变传统的“教师――教材――学生”式的单一的信息互动改变教育教学的面貌,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更可以把思想品德课的知、情、意、行四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为学生由知到行搭起一个平台。确实思想品德课不同于其它课程它以“知”为开端以“行”为结果沿着由“知”到“行”的顺序发展从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特点看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特点讲究明理、激情、导行。其实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明理、激情、导行每一个环节都可以和信息技术紧密结合从而使课堂教学产生质的飞跃。       

   .通过信息技术获取信息资源
  没有丰富的、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学生就无法实现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索。因此,备课时,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和处理,然后借助各种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光盘的截取、网页的下载、动画的制作等方法收集资料。教师可以在课前将与教学相关的图片、录像、录音、教学课件、教学软件等收集起来,作为自己授课、学生自主学习的储备资料。另外,师生也可以自己动手借助照相机、摄像机、扫描仪等信息技术搜集现实生活中的典型材料,以丰富教学资源。
  .通过信息技术重组、加工资源
  由于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具有贴近生活的特点,可以从网络和现实生活中搜集到的视频、音频、文字、图片、FLASH等材料十分丰富,这就需要我们根据教学目标进行重组与加工。重组与加工资源时应重视对教材内容的补充和提升,使其能够为突出重点,化解难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感染力服务。
  .通过信息技术呈现、演示教学内容
  教师可以使用计算机辅助软件或多媒体素材库,以课件或网页的形式向学生呈现重组、加工好的资源。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直观、形象地演示某些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通过图表、动画等展示事物动态的变化过程,实现知识的传授。
  .通过信息技术营造氛围、设疑启智
  利用信息技术呈现、演示教学内容,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设置有效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积极思考,形成自主建构知识的意识。
  .给学生提供相关网页,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教师在搜集、获取资源之初,就要有意识地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录相、录音、教学课件、教学软件以及网站、网页保存到自己的收藏夹中。这样不仅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轻松快捷地检索信息,辅助教学,而且学生也可以获得拓展知识技能的途径,从而让有探究兴趣的学生能深入学习、开阔视野,为他们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提供指导与帮助。
  另外,通过网络,教师还可以为学生解惑答疑,进行个体辅导;学生之间也可以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进行合作分享、探讨交流。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和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大背景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课教学有机地整合,可以有力改变思想品德课枯燥、干瘪的面貌,提高学生在学习兴趣、主体意识、逻辑思维、创新思维等方面的水平,切实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效。

老师评语

附件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