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校本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 :【第三次校本研修成果布置】 作业周期 : 2017-11-082017-12-20

作业要求 :

       结合线上学习和校本实践,提交一篇“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相关的反思和总结,不可与第一次和第二次提交的校本研修成果内容雷同,建议在word文档中编辑好后复制粘贴到编辑框内。请在培训平台“校本研修成果”处进行提交,标题须为【校本研修成果】+姓名/区县/学校

      注意事项:

      1.要求原创,拒绝雷同。

      2.为了不影响学员的考核成绩,请在截止日期之前提交。

发布者 :项目管理员

【第三次校本研修成果布置】

提交者:学员夏志刚    所属单位:开封市仙人庄中学    提交时间: 2017-11-28 10:39:59    浏览数( 0 ) 【举报】

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信息时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使中国的教育改革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新课程标准的出台,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参与度。无疑信息技术和学科的整合成为了新时代教学模式的呼唤。

一、 整合资源促进教学。 整理之后的资源,更加有利于教学相长。教学内容从教科书)中的文字、静态图像以及教师语言变革为超文本和网络环境中的声、像、图、文综合的动态的资料集成,方便、快捷、高效。它的优势是:利用数字化平台和数字化资源,教师、学生之间开展协商讨论、合作学习,并通过对资源的利用、探究知识、发现知识、创造知识、展示知识的方式进行学习。

二、信息技术在学科的应用引发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与是否采用信息技术无必然的因果关系,而取决于使用信息技术是否得当。应用信息技术开展学科教学有利于自主探究,分层教学、个别化学习、合作习。

但也不能一味的依赖信息技术,把人灌升级为机灌。它的优势是:数字化学习改变了时空观念,对学习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习已经变得无围墙界限,人类将从接受一次性教育向终身学习转变。在数字化环境下,学校教学要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体性、合作性和创造性。要使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作业协同化,要把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作为学习的培养目标。

 三、信息技术引发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

  学习方式变革必然引起教师角色的转变,从“讲解者”变为“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解疑者”、“共同探究者”。对教师的专业化、综合素养更是一个挑战。

四、信息技术引发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应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改善以往的知识运送单向模式,而变为多项即从“教师主动、学生被动”变为“师生和谐、平等”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还可以实现一位教师可与多个学生交叉互动,远距离交流,即时反馈与矫正。

相信信息技术在学科中的应用,一定会给传统的课堂教学注入新的血液,为教学改革带来新的春天。

老师评语

校本研修成果

最新校本研修成果

推荐校本研修成果

热门校本研修成果

热评校本研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