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校本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 :【第三次校本研修成果布置】 作业周期 : 2017-11-082017-12-20

作业要求 :

       结合线上学习和校本实践,提交一篇“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相关的反思和总结,不可与第一次和第二次提交的校本研修成果内容雷同,建议在word文档中编辑好后复制粘贴到编辑框内。请在培训平台“校本研修成果”处进行提交,标题须为【校本研修成果】+姓名/区县/学校

      注意事项:

      1.要求原创,拒绝雷同。

      2.为了不影响学员的考核成绩,请在截止日期之前提交。

发布者 :项目管理员

【第三次校本研修成果布置】

提交者:学员赵清海    所属单位:开封市柴屯小学    提交时间: 2017-12-12 20:27:44    浏览数( 3 ) 【举报】

【校本研修成果】赵清海 开封市鼓楼区柴屯小学

手段是为目的服务的。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要紧扣优化实现教育教学目标这一中心,恰当选用、规范操作,最大限度协调兼顾好资源建设和利用之间;技术应用与教学方式之间;教学媒体与学生认知规律之间;教材的支撑作用与媒体的辅助性之间;感性学习与理性思考等教学要素之间的关系,有效服务于教育教学。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进一步学习当代教育理论,研究现代教育传播媒体与教育理论结合的具体问题,进一步熟悉和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操作要求,克服和纠正一些意识偏差和操作缺陷,用好、用

实、用活和用巧现代信息技术。

1、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促进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及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信息技术在帮助和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探究、问题解决、交流协作等方面具有强大优势。但教师不能为用技术而用技术,避免 “机灌”或其他利用信息技术支持不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

2、重视教学资源的建设,但要避免低水平地重复开发多媒体素材或课件,以便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和限制教师创造力的发挥;其次,要正确认识网络资源的作用和优点,不能过分依赖网络资源,而忽视其他教学资源。网络不是惟一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其他

资源可以利用。

3、正确处理人—机关系,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重视教学和学习的社会性和人文性,重视人的个性和情感要求,避免电脑取代人脑技术取代文化的不良技术应用倾向,防止人机互动割裂人际交往。充分考虑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需

要和利益,要让机器为学生服务,为他们提供方便而不是造成新的障碍。

4、倡导信息技术应用与调查、访谈、实地考察、实验、创作等动手活动方式结合,实现综合化、多层次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杜绝切断学生与社会、生活实践联系的全盘电化,不能为用信息技术而剥夺学生的动手实践机会,避免信息技术应用与其他活动方式的对立。

5、克服将现代化教育手段的运用作为课堂教学的“装饰”和点缀的形式主义。

6、避免以媒体演示替代教材,杜绝课本搬家课堂搬家,忽视教材对教学的支撑作用,和在学生系统掌握知识、实现知识的“内化”方面的主要作用。具体的说,就是不能仅仅以具体材料的演示和纲要性的课件替代教材,而忽视指导学生阅读和分析教材。

7、处理好媒体应用过程与教师指导语结合的协调性问题。在实际运用中,我们发现部分教师忽视这一技术性环节。例如,在让学生接受以视、听感知媒体所提供的音像信息时,不断插入音频较高,内容较多的指导语,违背感觉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影响学生对媒体信息的准确接受。再如,有时应用媒体,是帮助学生解决理解中的难点问题,以具体形象材料来展示某个概念、原理的实质,从而揭示和实证某些较为抽象的理论问题,帮助学生融会贯通掌握知识。所以操作前,就应将要学生思考的、注意的问题向学生明确提出,使学生能有效地利用媒体提供的信息。这时,教师的指导语必须置于媒体操作之前,否则,学生看了之后,教师再提问和讨论,往往效果不佳。所以,目的不同,媒体操作与教师指导语结合的方式和要求就不同,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削弱媒体运用的效果。

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促进了教学手段、方法、内容的重大变革,加快了教育信息化进程。我们一方面要在教育教学中积极推广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强大优势,通过教学设计,对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合理选择

和优化组合,科学而有效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以解决教育教学问题。

老师评语

校本研修成果

最新校本研修成果

推荐校本研修成果

热门校本研修成果

热评校本研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