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日志 > 正文

品社课堂生活化探索与实践的研究

  发布者:郑伟    所属单位:福建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发布时间:2017-11-03    浏览数( -) 【举报】

品社课堂生活化探索与实践的研究

 

内容摘要:当前,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对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生活化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开展教学个案研究,以个案考察整体,寻求规律性的认识,以优秀的教学设计课例引导课题研究,最终找出了当前品社课堂常见的的问题,并提出了品社课堂生活化的措施。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生活化、探索、实践

 

所谓“生活化教学”,即是以儿童的生活为教学基础,实施有生活的源泉和背景依托的教学方式。当前,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对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生活化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行各版的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材在功能、结构、内容安排上与传统的教材相比都有了较大的突破,并且《新课标》中也提出“教师在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中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顾及学生的生活体验、拓展学生的学习领域。”因此,在新时期实际品社课堂的生活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品社课堂常见的的问题

通过开展研究,发现和分析个案,并以个案考察整体,寻求规律性的认识,笔者发现当前小学品社课仍然存在着以下突出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禁锢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没有生活原型的教育就是死教育”。[①]从现行品社课教材的角度看,当前无论是北师大版、苏教版、人教版与以往的《思想品德》课本的编排上有着较大的区别。现行的教材为了突显学校和教师在教学中尤其在教材的挖掘与生成上的自主作用,教材重在主题的确定和内版块安排上下工夫,而每课内容往往以图片的形式呈现,文字描述较少,这就为教师对教材的拓展提供了空间。但是在现实中,许多教师受传统教学的影响,显得“不知所措”,教学内容仍然停留在对课文、图片的理解上,时时围绕着品德与社会的“标准答案”,使得学生倍感品社课堂的枯燥无味。

(二)教学方法机械

在新课标的影响下,目前虽然许多学校都在相继探索品社课的新课型,但是在实际调查中,笔者发现,在品社课中存在着“两极分化”的现象。一方面,一些教师认为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应该在课堂教学中给予学生更大的自主空间。这种想法本身没有问题,但是一些教师却出现了对学生“放任自由”的现象,把品社课上成了“自主活动课”,学生在课堂中虽然玩的很欢快,但是一堂品社课下来,却仍然“一无所获”。另一方面,一些教师在教学中仍然沿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虽然在教材中图片较多,文字描述较少,但是教师在上课前做了充足的准备,“轻学生参与”,“重教师教导”,将品社课上成了“教师导课-学生看图、阅读-教师分析总结”的“语文课”。

(三)教学评价狭隘

一方面,在教学评价的过程中,过于强调学生的共性,而忽视学生的个性。从品社课的特征来看,是一种“价值观”和“方法论”的教育,是一种“内涵式”教育。由于学生的心理活动是不容易被教师所洞悉的,每个为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体验,都有不同的思维与想法。而在教学过程中,虽然《大纲》对每课要达到的预期目标有所规定,但是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体验不同,如果用这种共性的指标来要求所有的学生,就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例如:在学习《我爱我家》一课时,对于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来说,对“家”的概念和感受肯定与正常的儿童有所区别,这就要求教师的评价不能够千篇一律。另一方面,教学评价主体较为单一。在品社课中,教师仍然是评价的主体,没有将学生自身引入评价中来,评价主体的单一使得品社课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还有较强的主观性。

二、品社课堂生活化的理论支撑

  杜威提出了“在做中学、在学中做(learn in doingdo in learning)”的教育理论,认为实践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只有不断的进行动手实践,才能够从本质上提高教学效果。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充满生活情趣的情境化的教学,是学生进行意义建构的关键,只有让学习回归生活、回归个性,不断的进行合作与探索,才能充分发挥出同学间的互为“脚手架”的作用,构建起稳定的“知识大厦”。个性社会化理论指出,在教学中应将儿童作为一个“社会人”进行对待,而要成为这种“社会人”,就必须让课堂回归社会、回归儿童的生活,实现由于课堂向社会的过渡。从以上理论可以看出,实施生活化的品社课堂,不但是新课标的要求,更是遵循教育科学规律的体现,对于新一轮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品社课堂生活化的措施

(一)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杜威曾指出:“情境就是能够更好的引发学生情感体验的环境,情境教学,就是在特殊环境创设前提下的有意识的教育,这种环境的选择,能够让教学效果朝着令人满意的方向来发展。”要为学生创设浓郁的课堂情境,才能够激发学生自我感知、自我体验、自我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而在情境的创设中,距离学生最近的就是“生活化的原型”,使学生能够找到自己生活的身影。例如:在学习《我们的学校》一课时,教材中展示了“我们的校园生活”与“校园文化”,从理论上说,这些都是学生常见的。但是不难发现,教材中的“我的学校”,是以城市的小学为背景的,而这些场景对于生活在农村的学生来说,却显得较为陌生。而就算是城市的小学,每个学校的情况也各不相同。因此,在教学中,城市的小学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摄影”展览比赛,将学校的场景进行再现,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的讨论与学习。农村的小学可以开展绘画比赛,将“我们的学校”通过画笔画出来,然后再进行故事比赛。最终达到学生感受校园文化,增强对学校的亲近感与归属感的教学目标。

  (二)探索生活化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改变传统的“我讲-你听”、“你看图-我总结”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又要彻底摒弃“放任自由”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在自我探究与合作学习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品社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力。[②]通过调研,笔者认为基于课题的研究性学习与合作探究是当前品社课堂中有必要实施的教学方法。在基于课题的研究性学习中,通过教师的指导,围绕在教师提供的课题下,主动对品社知识和技能进行积极的探索,完成教师提供的任务,既突出了教师对教学的组织,又强调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合作探究法中,要构建开放式品社课堂,能够增加学生互动的机会,使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式品德与社会课成为学生“学生做”的形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例如:在学习《钱该怎样花》一课时,教材中安排了“我的花钱计划”,笔者认为,可以结合教材的这部分内容,在班级中开展“模拟超市”活动,为学生购置相应的“人民币”教具,将学生分成几个合作小组,每一小组20元钱,共同研究“钱应该怎样花”的问题。最后,比一比哪组同学20元钱花的最合理。

  (三)拓展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新课标中指出,《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依托的。深入的研读新课标,可以感受到,在教学中要以教材为基点,但是由于教材的局限性,在实际教学中又不能够完全拘泥于教材。从儿童心理发展理论看,如果说一、二年级的《品德与生活》符合儿童“感性认知”的规律,那么三年级以上的《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则必须顾及到儿童“理性认知”,中、高年级的学生在学习中更加注重对生活的观察与体验,更加注重“所看即所得”。因此,必须对教材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应的拓展,才可以满足品社教学的需要。例如:在学习《出行守规则》一课时,可以结合学生的课外活动进行。可与交警部门进行联系,开展“小交通协管员”活动,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来纠正别人“不守规则”的错误,从而形成更加深刻的生活体验。

  (四)实施生活化的教学评价

一是教学评价的个性化。每个学生的生活经历都各不相同,这就要求教师在评价中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做到“因材施评”,要对学生的认知、心理情感、行为表现等方面的目标进行量化、细化,践行“成功学习”、“快乐学习”、“主动学习”的理念,使品社课的教学评价能够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要,注重评价的“发展性”,促进全体学生的健康成长。当学生回答的问题与《大纲》的教学目标相违背时,教师不能够急于批评,而应该通过正确的引导,使其能够联系实际,形成对事物正确的认识。二是教学评价的多元化。要积极将学生自身、其它学生引入教学评价中,使学生成为教学评价的主体。[③]例如:在调研中发现,在学习《吃穿用从哪里来》一课时,有一个学生说“吃、穿、用都是钱买来的”。这时,教师首先要给予肯定“吃穿用都是用爸爸妈妈挣的钱买来的,那么你应该怎么做呢”,因势利导,强化学生的节俭意识。然后可将其它学生引入评价中来,在班级中举行一次“钱是不是万能的”小辩论,让学生们在讨论中认识到“钱”的局限性,以及社会物质财富创造的必要性,最终达到教学目标。

总之,当前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对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生活化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打破课内外的界限,使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学习思品,通过不断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最终提高自身素质、培养创新能力。当前品社课堂中存在着教学内容禁锢、教学方法机械、教学评价狭隘等问题。在未来的发展中,只有进一步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探索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拓展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实施生活化的教学评价,才能够好的提高品社课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白海艳.“生活化”让品生品社课堂充满活力[J].华章,2013,(04):20-22.

[2] 林 敏.研究-让品德与社会课堂更加美丽[J].江苏教育研究,2012,(12):15-16.

[3] 李 鹏.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10,(05):04-07.



[①]白海艳.“生活化”让品生品社课堂充满活力[J].华章,2013,(04):20-22.

[②]林 敏.研究-让品德与社会课堂更加美丽[J].江苏教育研究,2012,(12):15-16.

[③]李 鹏.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10,(05):04-07.

研修日志

最新研修日志

热评研修日志

热门研修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