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日志 > 正文

浅析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评价语言的艺术

  发布者:施苒    所属单位:福建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发布时间:2017-11-28    浏览数( -) 【举报】

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曾说过:“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这句话精辟地道出了教师课堂语言的重要性。语言是人类独一无二的特征,语言交流是课堂教学信息传递的主要形式。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无论是传授文化知识、培养能力技巧,还是启迪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都离不开语言。美术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教育活动,同样离不开语言。而口语表达则是教师最重要、最基本的职业技能。

课堂评价语言是教师教学机智、口语技能、教育智慧的全面展示,精彩的课堂评价语言是一门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艺术。教师评价语言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工作的成败优劣,也会对学生素质的提高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我认为,课堂教学评价的语言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评价语言要具有针对性:

《美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实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必须坚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学习美术的潜能,使他们不同的潜质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要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并从学生的差异中发掘适合每个人的发展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方向。因此,在课堂上教师有一颗宽容的心----不用一条准绳评判所有学生的作品;要有一颗期待的心----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要有一颗大方的心----不吝啬自己的赞美。

美术教育,不单单是技能教育,更应该是素质教育。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肯定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我们也应看到泛滥的表扬性评价语言无益学生的成长。因此,教师语言的使用不能空洞,要有针对性,更不能拘于一种形式。在美术课堂上,教师应依据不同的课型,以及不同学生的特点、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注意课堂评价语言的针对性。这里,我从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1、从学生的角度采用针对性评价语言

为了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必须制订不同层次的评价标准,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受到表扬和激励,这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各层次的学生向高一层次不断进步。a、对优等生的见解独到,运用“标新式”评价,表扬他“有新意”;b、对中等生的一般见解,运用“肯定式”评价,鼓励他“回答很正确、进步了….”;c、针对学困生的见解有误,可以运用“略带启发式”评价语言,针对他们不明白或困惑的方面运用引导的语言。比如,在给三年级孩子上《星星闪烁》这课的时,要先用非对称的折叠方式,后剪出五星的图案。在多次示范和讲解后,还有个别的孩子不明白怎么做。这时候,教师应当用启发性的语言来引导他们:“为什么剪完后会断开呢?我们一起来看看?然后带领他们重新开始制作,在每个环节都用启发提问的语言提示他们,“发现了什么?有什么疑问?你在这个阶段使用了那些有用的办法?”等。慢慢地一步步引导他们完成。这样具有针对性的评价语言,不仅让学生学会怎样制作出五星,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学会了主动学习,并培养了团结协作的精神。

2、从作品的角度采用针对性评价语言:

我在听课时经常发现,有的老师在对学生的美术作品进行评价或是引导学生欣赏作品时,都只会用“老师最喜欢这幅….、我觉得这张很美……”等简单、模糊的语言进行评价。以至于学生不论是评价名家名画甚至孩子在自评或评价他人作品的时候,他们的概念里也仅停留在很美、很好。至于好在那里,美在什么地方,他们不明白。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使用准确、形象、生动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描述和感受!使学生明确地从教师的评价语中获得肯定和指引,更重要的是学习如何正确地感受、评价作品。

 a、品赏名家画作:很多优秀的美术作品,有的时候其内涵不是一眼就能看得出来的,而是需要学生在欣赏时,通过教师不断的引导他们对作品进行观察、想象和讨论,才能感悟作品所表达的主题,此时,教师的语言就如向导指引着学生。例如:欣赏米勒作品《拾穗》,刚开始学生只会表达“很美”“非常喜欢”等肤浅的感受。于是,我循循善诱、逐步引导:“美在哪里?可以从画面的色彩、或构图上来描绘么?”、 “从人物动作、服饰中你观察到了什么?”这幅画的颜色是暖色调还是冷色调?等。引导学生通过对色彩的、对人物动作的观察来想象作品的主题和作者的感受。在这里,教师的语言具有了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使评价更有效。经过这种针对性的理答,孩子们逐渐知道该从哪里开始欣赏,慢慢的他们就可以用自己的情感语言来表达对作品的感受。

b、品评学生作品:孩子的内心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他们会把自己的想法、情感毫无保留的倾泻在纸上。在他们的想象世界中:太阳会笑,植物会哭,猫和老鼠是好朋友……在教学《挂盘设计》时,众多的学生除了以绘画形式表现外,有的用卷纸、泥塑、折纸等方法来设计制作,令人耳目一新……面对这些富于想象的、创新的作品,教师就应在评价中对于某些创新因素的部分,哪怕那一部分是极其细微的也要加以肯定。但是,其中某些部分也有的时候并不那么完美。所以,可以对学生的作品先肯定后指正,有针对性的进行评价:“你用橡皮泥制作的这个房子摆在挂盘上是非常有创意的,但由于橡皮泥质地比较柔软,你能想个办法把这个房子盖的更牢固些么!”对孩子作品的评价不要以专业的目光来要求,而应站在儿童的角度对他们作品给予肯定,让他们有充分信心后,再针对作品中的不足之处进行委婉地点评,让他们知道优点在哪,缺点在那里,要如何改进。正如《美术课程标准》所言:评价不仅要关注孩子的最终成绩,更要发现并发展他们的最终潜能。

二、评价语言要有激励性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在我们的内心深处,都喜欢听好话、希望得到肯定和赞美。那更何况是生理和心理正处在发展阶段的孩子呢。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注意在课堂上使用激励性的评价语言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仅如此,老师们还注意将激励性的课堂评价语言落实在每一个学生身上,落实到他们的每一次学习活动中----孩子们哪怕是再微小的进步老师也尽力注意到。但是,现在的一个班级少则三、四十人,多则有五、六十人,其间必然存在着极大的个体差异,宽泛、泛滥的表扬性评价语言无益学生的成长。有效的激励性评价语言应当注意:

1、避免顺从性评价

激励式评价语言是教师们通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很多人认为激励性评价就是表扬,这种认识也是片面的。我们的评价,既需要表扬和鼓励,也需要指正和批评,更需要实事求是。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能见到这样一种现象:很多老师觉得,为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尊重他们的自尊心,鼓励孩子、也为了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对学生的发言总是“赞赏有加“。如:“说的真好!”、“你太聪明了”…。这种“随意”和“拔高”式评价语言仅对一部分学生有优点放大作用。因为个体差异的关系,有的学生善于表达,反应快,就显得很“聪明”;有的学生性格内向,胆小怕发言,拙于语言表达,属于内秀型;有的确实对问题的理解比别人慢一些,反应慢,也就是说总有一些“不聪明”的学生存在。而“你真聪明”的评价只能面向班上少数的尖子学生,但对较多学生有着很大的负作用,这句评价语言没有面向全体。

少夸聪明,多夸进步。多夸学生后天的努力,对大家来说是更为公正、公平的评价。因此教师在使用激励性评价语言时,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使用激励性评价语言要把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面向全体有机结合起来,区别对待,做到因人而异。如:有的学生喜欢上台画画,可能画的又有些不足之处,这时,就可以有些激励性评价,“虽然画的这架自行车有点偏小,但这位同学能勇于上台示范,精神可嘉”。这种评价语言有精神激励作用,即相当于赞美。要激发学生真诚积极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而并非一味地顺从学生。

2、发挥评价的精神激励作用

有的教师认为不批评学生,只要对学生肯定了、表扬了、奖励了,就能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这是对激励评价的曲解。对问题回答好的应给予表扬和激励,对于答非所问和行为有错的学生就需要给予明确的指正和批评。指正和批评,可以让学生明确努力方向,培养学生正确面对挫折的能力,促使学生变得更加坚强。

由于孩子的个性差异,课堂上经常会有些许的“节外生枝”“出格”行为。当面对突发的状况的时候,教师应及时地引导学生,积极地把评价要素纳入到学生认识活动中去,从而提高他们自己的反省意识和能力。这样才可以使评价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同时也能沟通师生感情。我曾遇到过这样的一个孩子,他很喜欢画画,可是不是很好的控制自己的行为,经常上课会突然自言自语甚至自行走到讲台硬把画本给我看。这时候,全班同学一致认为应该批评他,让他回位。但是,我并不急于纠正他行为上的偏差,而是马上先表扬他的作品,展示给大家欣赏,并解释他作品的独特之处…….赞赏之后,我装作很遗憾的说:如果你在课堂上如果能够更静心去创作,可能会画出更棒的效果!我这样婉转的评价使这个孩子之后一连几节美术课都能够做到不再随意走动 。

孩子对事物的注意力持续时间是有限的,因而应抓住学生对激励要求最强烈的时机进行激励。要善于并及时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并能迅速运用准确而得体的语言适时适度对学生随机进行激励,促使学生及时把握自己的学习情况,不断调整学习行为。

三、评价语言要巧妙机智:

教师课堂一切的语言都是为教学服务的,教师的巧妙机智不是个人表现的需要。新课程倡导的“生成的课堂”既建立在精心的预设基础上,又对教师的课堂机智提出了高要求。教学之所以是一门艺术,一定程度在于它的“偶然”,智慧的教师应该根据课堂临时的生成,再生成,锦上添花。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有足够的包容性,给学生自由度,让教学成为师生共同的生命历程—共同学习、共同经历,共同成长。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学习兴趣、积极性、思维方式、语言表达能力等,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由此可见精彩的动态生成,体现了课堂的活力,而教师更应尊重和每个学生创作中的独特体验,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1、以诙谐幽默的语言舒缓学习压力

在学习中,孩子们在课堂上的回答不可能每次都完全正确,这时,大多数老师便以“错了!请坐。”“不对!谁再来?”这些语言来否定学生的回答,并期盼其他学生的正确回答。此时,如果换一种巧妙、机智的语言来纠正、鼓励学生的回答,注意情绪导向,做到引而不发。将对学生的评价指向学习的内容,从而淡化对学生本身的直接关注,便可以以舒缓学生紧张的内心压力。众所周知,美术课上由于工具比较多,所以很容易发生意外事件。最令人熟悉的例子莫过于《水墨游戏》这个课例了。那节课上,有位女同学就哭着鼻子拿着她的作品向老师告状,说她的同桌把墨汁洒到她的画纸上了。那个老师一看,就笑着说:“你看,你看,这不是锦上添花了吗?该高兴才是。”然后启发她将画中的污点变成一朵墨梅,让缺点变成优点。她在这个过程中也不禁高兴了起来。就这么小的一个智慧的火花,竟收到了“谈笑间,‘矛盾’灰飞烟灭”的效果。由此可见教师机智幽默的点拨能加强学生乐学的心理,正如漫画家方成老师所说:“幽默使人在笑声中同时引起联想和推断,领悟其中深刻的含义。”

2、构建灵动的课堂,而不拘泥与教师的预设

学生的思维是多变的,课堂上会有许多突发状况,这时就要教师临时调整原先预设的一些语言甚至方案 ,灵活运用自己的教学机智,将预设性语言和随机性语言结合起来,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突发情况巧妙应对,使教学过程达到美妙的境界;例如:在教学中老师偶尔也会出现一些失误,引起学生哄堂大笑,这时候该运用怎样的语言呢?有次听《自行车的故事》这堂课,任课老师在示范画自行车的时候,由于一时手误,导致前后轮子大小形状、差异过大。于是就出现学生开始起哄,甚至有些孩子就站起来直接指出错处。这位老师立刻反应过来,诚恳地对他们说:“这位同学观察的非常仔细,轮子形状不一致或大小不一就会导致自行车站不稳咯。同学们,你们一会画的时候千万不要像老师这样不小心,当心‘翻车’呦!” 学生笑了。试想一下,如果当时教师表现出不知所措的行为,学生们会怎样,估计他们也会笑,笑老师的失误、或者开始议论纷纷……结果天壤之别!教师的一句话可以扭转乾坤。当然,这样的评价语言是根据特定环境随机引发的,风趣、幽默、机智、形象而又极富启发性,在这种语言的激励下,学生兴趣盎然,参与热情更加高涨。

四、评价语言要具有情感性:

杜威曾说过:“每一个儿童来到学校的时候,除了怀有获得知识的愿望外,还带来了他自己的情感和感受的世界。” 教学语言在讲求艺术性的时候同样离不开情感。在美术课上,教师富有情感的教学语言会激起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热情的评价使学生增强自信心,会带着激烈的求知欲开始学习,在高涨的情绪中进行欣赏、创作;并同时可以让学生感知教师的期望和评价,从而去充满热情地学习。

1、用教师的情感点燃学生的灵感

我曾经听过一节课《为祖国争光》。老师一上课就非常潇洒的在黑板上写下“为祖国争光”五个大字, 然后很凝重的问学生,“看到这几个字你想到什么?”学生们受到老师情绪的影响后,纷纷举手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接着,老师用深情、舒缓的语言进行小结,而后给他们讲述运动员们奋力拼搏为国争光的故事。富有情感的讲述激起了学生的爱国热情,调动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并拓宽了思路,有的学生围绕运动员的训练作画,有的学生围绕运动员的比赛作画;有的学生用鲜艳的国旗表达爱国之情,有的学生用热烈的拥抱表现激动与喜悦……由此可见,教师富有感情的评价对学生有直接的感染作用,得体而指令明确的评价语言能引导学生进入一种学习境界,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合乎情理,出于至诚”的教学语言打动学生的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才能有助于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效果。

2、用教师的情感影响学生的审美

讲课不是一种简单的灌输,而应该建立在心理相容和情感共鸣的基础上,真正做到理中蕴情、通情达理。而《美术课程标准》也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人文性在本质上强调人的情感、人的体验。曾经听过六年级的《贺卡设计》是教学生制作母亲节贺卡。刚开始制作的时候,有的学生就是简单对折后随意的画个人像,有的对折后就剪些单一的图案贴上去。这样制作出来的贺卡既没有新意又显得很单调。这时候老师让学生将手中工具停下,让他们一起说说和妈妈相处时的一些难忘的事。安静了一会,孩子们就开始各抒己见的说了很多妈妈对他们的照顾和生活上事。老师马上抓住要点说,“我们今天做贺卡不仅仅是要锻炼我们的动手能力,最关键的我们可以通过亲手给妈妈做贺卡来报答我们对妈妈的养育和教导之恩。听完之后,孩子们马上就领悟了过来,开始更加用心制作贺卡:有的在贺卡的材质上动起脑筋,有的同学就用学过最美的字体来写祝福语;最后的展示环节,作品的效果大不同了。这位老师在课堂中那些看似简单朴素的感恩教育却蕴涵着深刻的人情味和人文关怀,这堂课以画为载体,承载人的情与意,是学生、教师二者感情碰撞的空间,是一个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

在课堂教学中,灵活多样、充满激情的评价语,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会使课堂呈现出勃勃生机;生动有趣的评价语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活跃课堂的气氛,教学的高潮往往就是在教师充满激情的评价语中形成的。课堂教学评价是美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新课程也特别强调了要注重评价与教学的协调统一。而,感受艺术、懂得艺术语言的能力成了课堂教学评价中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总之,课堂评价语言虽然即兴产生,却来源于教师扎实的教学功底和教师对美术教育的热爱。是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渐磨练起来的;也是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借鉴、摸索、总结,丰富起来的。作为美术教师,我们应该正确把握好评价语言的艺术,选择最有效的、最恰当的评价语言,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研修日志

最新研修日志

热评研修日志

热门研修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