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校本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 :校本研修成果 作业周期 : 2017-11-012017-11-30

作业要求 :

结合线上学习和校本实践,提交1份个人研修成果。其研修成果可以是学习感受、教学案例、课件或者微课。

1、 字数不少于500字,要求格式清晰,页面整洁 ;
2、 作品必须为原创,且与本次培训课程内容相关,发现抄袭一律视为0分 ;
3、 请务必于截止日期前提交作业,过期将无法补交。

发布者 :教务

校本研修成果

提交者:学员高岚    所属单位:福建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提交时间: 2017-11-06 09:56:23    浏览数( 10 ) 【举报】

习作教学之我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终生学习的四个“学会”,其核心是学会做人,学会做一个真实的人。在这方面,作文教学是责无旁贷的。作文应当是真我的体现,它不允许存在着虚假,写出自己,写出自己的生活,作文才有生命力。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然而现在的作文教学中仍存在着以下几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制约着教学水平的提高:重表达,轻育人;重教学轻学生;重知识技巧,轻能力;重书面,轻口头;重记叙文,轻应用文;重写前指导,轻讲评;重范文,轻“下水文”。在小学作文课堂教学结构上,形成了“教师命题指导——学生独立写作——教师自己改评”的传统训练模式,这种训练模式常常造成的后果是:学生不会下笔,无话可说。可见,这种传统的写作训练模式已不适应新课程改革对作文教学的要求,当然也更不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怎样进行作文教学改革,提高学生习作能力便成为我们语文教师讨论的焦点。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笔者在作文教学的实践中,遵循《语文课程标准》关于作文教学要求的新理念,大胆突破传统模式,进行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初步形成自己的作文训练思路,取得了初步成效。这个作文训练教学思路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教会学生从读学写。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知识的教学务必精要有用,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那么只有当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时,写作实践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因为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表达,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学生从阅读中汲取营养,利于学生从读学写,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这也是作文教学的基本途径。

(一)从阅读中学习文章的结构。

我们在写作教学实践中,要有意识地把作文指导渗透到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每学习一篇课文后,注意对该文的结构和写作方法进行分析。如学习《颐和园》这篇课文,作者是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先总写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再按游览顺序具体地描述颐和园的美景,最后总结全文,再次点明颐和园风光美丽,余味不尽。其中第二部分写得最具体,按游览顺序具体地描述颐和园的“长廊”“万寿山”“昆明湖”这三处景物的特点,让人觉得颐和园美不胜收。指导学生学习这篇课文,除了理解课文内容之外,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这篇课文移步换景的写作特点,理解作者是如何选材,如何把景物写具体生动,即对写景文章可以怎样谋篇布局。在教学中持之以恒地把写作指导渗透到阅读教学中,通过长期的潜移默化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二)从阅读中学习文章的表达。

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其中道出一个深刻的道理:文章源于积累。只有语言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可能文思如涌,笔下生花。否则,纵有思绪万千,笔下也难有只言片语。所以语言的积累,语感的形成,有赖于多读多背,实践证明:写作能力的的形成,也需多读多背,课内多读,课外也需多读多背。在教学中,必须加强朗读训练。要求正确朗读好词句篇,读时做到眼到、口到、心到,还要适当增加背诵的量。通过读、背使学生把课本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储备起来,提起笔来就不会难了。

有了语言的储备,在写作中就可以先适当摹仿了。例如在写作《我喜爱的一种植物》时,就可以引导学生摹仿课文《爬山虎的脚》中的第一自然段,一开始就可以介绍这种植物生长的地点,如“学校花坛里满是菊花,我爷爷家也种了许多菊花。”也可以指导学生用开门见山的方法开头“我爷爷家种了许多菊花。菊花盛开了,有红的、黄的、白的……美丽极了”。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很快就学会为本次作文开个好头,亦为进一步描述菊花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指导仿写的同时也要注意求创,写出具有自己特色的习作。

阅读是学生获得作文范例的基本途径。学生可以从读中学到“怎样写”,但这也需要老师长期有目的地培养,让学生从阅读中积累语言材料。从读中学写,读写结合,提高写作能力。

二、引导学生走进生活。

此次课程改革,明确提出加强写作与生活的联系,重观察、重思考、重真情实感,要求说真话、说实话、说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叶圣陶先生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这告诉我们“生活是作文之本。”然而学生在写作中往往会遇到“无米下锅”的问题。学生的生活范围是极有限的,这种有限的生活范围又很容易造成学生感悟上的迟钝和麻木。为了让学生能有一双慧眼和一颗慧心,让他们能从平常人、平常事中感悟到不平常,从司空见惯的人和物中,努力找出一点使人心动的东西来。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做一些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生活、思考生活、学会积累、学会倾吐的习惯。

(一)培养学生学会观察。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主要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叶老说过:“阅读和写作都是人生的一种行为,凡是行为必须养成习惯才行。”生活中有许多有意义的值得观察的事物,怎样使学生不错过这些宝贵的生活画面,及时捕捉住观察的对象呢?教师一要多引导,二要多提醒。比如要写周围熟悉的人,首先要选定目标,注意观察。这个人在外貌上有什么特征?在行为习惯上有什么特征?有没有与别人特别不一样的地方?什么地方最引人注意?类似的问题教师要经常提醒。有很多观察体会,很多灵感往往是转瞬即逝的,一不留神就会溜走。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每天写一篇观察日记,写自己的新发现,写生活中的事物,写脑中偶尔蹦出来的灵感。教师要注意引导,使那些没有观察意识、对眼前现象熟视无睹的学生,慢慢培养起观察兴趣,逐步形成观察的习惯。

(二)引导学生学会倾吐。

书读多了,生活积累丰厚了,就会引起倾诉、表达的欲望,于是就开始写作了。首先要指导学生写好“两记”。“两记”指的是日记和读书笔记,日记写作灵活,行文自由,训练多,容量大,是提高自由写作水平的捷径之一,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所见到的或者说所感受到的人、事、物、景、理等,只要是自己觉得有必要诉诸笔端就可以把它记下来。因为要记,学生必须对每日所见所闻,“知之尽量详,识之尽量真,思之尽量明。”天天动笔就会开阔学生的思路,积累大量词汇、语言素材,越写越熟。读书笔记的内容不拘一格,可以是学生自己的心得,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可以是摘抄,比如摘抄一些好的语句或是精彩片断,要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为写作积累词汇、语言。

学生有许多美丽的幻想,包括荒诞无稽的,不要用成人的眼光来看待,而应鼓励他们写出来。语文课就要解放人,解放人的心灵和才智,让学生们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都尽情地释放出来。只有敢说真话,才能写出好文章。例如,开展心理疏导作文课对于引导学生敢于说真话、诉真情是有很大的帮助的。如《今天我很伤心》这种类似的作文题,教师可以通过例举一些身边遇上的令人伤心的实例,引导学生把自己为什么要伤心,以及伤心时的表现都说出来。通过向全班同学的倾诉,再经过教师的积极引导,让学生自己想出一个合理的解决办法。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会有一种情溢心间,不吐不快的感觉。教师就要抓住火候,让学生趁此宣泄自己的感情,表露心声,并让学生把这种感受写出来。当孩子愿意把这些心里话都说出来时,不论孩子的想法是多么可笑,孩子的行为是多么幼稚,只要是真实的,教师都应该加以表扬。。这些真实的感受成为了写作的第一手材料,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体验,还提高了学生的认识水平,把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尽情地释放出来。

(三)训练学生体验作文。

“新体验”作文教学,较好地实现了《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的要求。对于当前语文,特别是作文教学的改革,具有实践意义。

为什么曾经让老师、学生、家长都犯愁的作文,只搞几个游戏,就立刻别有洞天呢?传统的作文教学问题出在哪里?生活是写作的唯一源泉。“生活素材”摄取得好,写作就“自有源头活水来”,否则就必然“难为无米之炊”。由于传统作文教学大多从“命题”教学入手,教师并没有注重怎样教会学生摄取“源头活水”,收集“下锅之米”。命题作文写作过程的本质也是要求学生把自己从前“摄取”的“水”和“米”重新通过自己的形象记忆和感情记忆拿出来“淘米烧饭”。但是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注意方式恰恰是以“现在进行时”的方式出现的。孩子们大多对此时此刻发生的事情感兴趣,对过去的事情则没有兴趣。于是以“过去时”为特征的命题作文,对于他们来说就不是很恰当的教学形式了。用先做游戏后写作的方法,既可以向孩子们提供生活素材,可以在游戏的进行中将生活的片段展示给孩子们看,帮助他们学习用五官进行观察,又可以激起他们的“投入”兴趣和“表达”热情,这就解决了上述生活素材和写作激情的问题。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事实证明,利用精心设计的具有科学性、趣味性和系统性的“游戏”为手段进行作文教学,小学生的表现甚至比大学生还要好。我们不可能天天带领孩子们到课外去体验生活,但是可以通过游戏将生活的缩微呈献给学生。而长期的对游戏生活的观察,将会养成孩子们关注身边的一草一木的习惯。一旦这样的习惯养成,平时积累足够的生活素材,考试时的‘命题作文’也就不可怕了!

    “新体验”作文教学法通过各种“游戏”活动,有意思地训练了学生的观察、记忆、想象、操作、逻辑和创造等能力,为孩子们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创造打下了基础。经过“新体验”作文的训练,孩子们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四)带领学生走出课堂。

由于“作文来源于生活”,所以作为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尝试着跳出当堂完成或今天布置、明天完成的传统格局。教师可以借鉴西方小学生的一些做法,让学生跨出教室、跨出校园,跨入社会,在充分接触各种人和事之中进行有感而发的写作,这样做更能发挥写作的功能: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

如同样的作文题《我的妈妈》,中国是课堂交稿,逼得有些孩子胡编乱造,而且大多是千篇一律,心目中的母亲毫无个性可言。而美国是一周内交稿,让孩子们去采访父亲、母亲、外婆乃至姨姨、邻居和同事,使孩子们更深刻地了解自已的母亲,从而写出一篇篇生动而深刻的调查报告或纪实文学。

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学习美国作文教学的人文性、实践性和趣味性。在作文教学中教师不仅仅只局限于课堂教学,而要鼓励学生多走出课堂,多角度地看待身边的一切事物,学会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品德、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学生学会写作文,热爱写作文,这样的写作会比仅仅在课堂里完成一篇作文有意义得多。

三、改革传统命题方式。

作文命题有时与学生的积累不一致,与学生的兴趣不一致,与学生的思路不一致,这样,学生的信息被深锁在大脑里,作文时就会无从着手。为此应让学生参与命题,给学生写作的自主权,写他们自己想写的东西,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有真实性可言。

(一)拓展命题空间。

      立足课内,面向课外;立足课堂,面向生活。对习作题目作适当拓展,有时确能起到化“腐朽”为“神奇”之效。如笔者将一作文题《……爱我,我爱……》改为《我和……》,这样扩大了选题范围,有利于学生充分挖掘自身的写作资源,自由自在地选择所爱,敞开心扉。结果,学生的作文内容之广泛让人始料未及,《我和电脑》《我和同桌》《我和菊花》《我和小狗》……每篇作文都流露出真情实感,各具特色。

(二)给予命题自由。

“新概念作文”把“新思维,新角度和真体验”成为出发点,它对体裁、题材、风格都不作要求,凡是自己有兴趣的,感触比较深的,能充分发挥创造性和想象力,展示才华的都可以写,尤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喜好来说明自己想说的话。适时适量地进行“新概念作文”训练,是摆脱长期以来作文教学程式化、封闭化的一个有效途径,笔者为此做了一些尝试。如将学生较为熟悉的广告词、儿童诗、童话、故事、寓言、笑话等引入学生的习作训练,教师适当地介绍一些简单的创作方法,再引导学生尝试着自己写作,结果发现学生兴趣盎然,跃跃欲试,表现出的创造力是十分令人惊异的。

作文命题不在乎“大”与“小”,而在乎能否给学生发挥“真情实感”的空间,能否给学生提供“我手写我口”、“我手说我情”的题目才是关键。

四、引导学生学会评改。

(一)养成修改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不仅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内容和方法,要引导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除了学会自主学习,还要学会交流学习。改作文是一个去伪求真的过程,如果这一环节完全由我们教师包办,不但费时、费力,而且收效甚微。我个人认为,评改学生的作文,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进行:1、针对本次习作内容,师生共同提出评改要求。诸如错别字、用词不当、特殊病句、条理不清、是否围绕重点突出中心等等。2、同桌互评互改。围绕提出的评改要求,指导学生学会写评语,评语要中肯,要有鼓励性、指导性,不能相互抨击。给学生宽松的时间,让他们自己去交流,去发现,他们会比教师更积极、更认真。例如:在指导学生评改作文《我的小伙伴》时,有的同学这样写道:“你抓住了小伙伴的外貌特点来写,我感觉你的小伙伴很可爱。但出现了少数的错别字,希望你能改正过来。”又如:评改《给好朋友的一封信》时,某同学的评语是这样写的:“你的好朋友如果看了这封信,一定会来到竹乡公园参观的,说明你的作文成功了,祝贺你!”你看,孩子们发自内心的评价是那么的真诚,那么的富有激励性。这难道不足以说明学生的评价比老师的评价更富有新意,更富有价值吗?3、小组交流,推荐优秀习作参与全班的展评。4、集体评议,教师点拨。既要针对学生的习作,也要针对学生的评价,以鼓励为主,找出学生作文和评语的亮点,哪怕一个词语,一个句子,都给予肯定赞赏。5、学生自我修改,完成作文的誊写。

学生作文后,教师应及时给予肯定。因为每个人都想自己的劳动成果得到他人的肯定,小学生更是这样,他们更想得到老师的肯定。不管是眉批还是总批,都要以鼓励为主。这样做,有利于增强他们学好作文的信心。在批改时,我们要用商量的口吻,让学生看后有一种亲切感,易于接受——突出建议性;对作文中存在的问题要提得中肯——强调针对性;对文章的修改提出自己的参考意见——体现指导性。当看到学生作文的精彩之处,教师可作着重号,也可写些批语,如“这段写得非常精彩!”“生动形象”“充满童趣”等等。如果哪个部分写不满意,可以写“如果怎样怎样写就会更好一些”等批语,给学生指出修改的方向,学生也乐于接受。如果是抄袭很多的,可以写上勉励的话:“这篇作文的思想性很好……但“仿”的痕迹过于明显,经过努力,你一定能写出属于自己的好作文。”学生在看到那些恰到好处的批语后,不管自己写得好不好,都会有一种舒服感,更激发了他们写好作文的兴趣,增强了自信心。

教师批改是通过评价引导学生运用观察、阅读、思考等多种途径搜集生活中的材料。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写作兴趣,养成良好的修改作文的习惯,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互改、自改中提高写作水平和作文欣赏水平,体验到作文的艰辛与成就感。

(二)感受成功喜悦。

    强烈的成就感会产生使人前进的动力,小学生更是如此。教师要为学生习作创造展示的机会,共同分享他们的成果,使他们感受到成功的愉悦。可以在班中开设“作文园地”,让所有学生的习作都有机会在园地中得到展示,满足小学生自我表现的心理。可以编辑《优秀作文集》,交给图书角,让学生作为一本读物传阅,凡是作文上批有“优秀”“良好”字的及进步较大的作文,都能选编在自己班里的“书”上。被选上的学生喜形于色,深受鼓舞,没有被选上的学生也跃跃欲试。对于那些写得很好的作文,鼓励他们向学校红领巾广播站、黑板报、各地报刊杂志投稿,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征文比赛,一旦有学生的习作发表或获奖,老师就在班上大力宣传,表扬。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个人作品收藏,把作品集结成册,积累下来,留下美好的回忆。这些做法,大大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他们也乐此不疲地积极参与。写作对他们来说,再不是一件苦差,而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了。

综上所述,提高小学作文教学质量,有四条渠道:一是教会学生从读学写,从阅读中学习文章的结构,从阅读中学习文章的表达。二是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学会观察,学会倾吐,带领学生走出课堂,体验生活。三是改革作文命题,拓展命题空间,给予命题自由。四是引导学生学会评改,促使学生养成修改习惯,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只有这四个方面和谐统一,有机结合,才能使小学生从“要我作文”转变成“我要作文”,在以表达自己真实思想和心理情感为中心的写作中发展提高写作能力和思维水平。

 

老师评语

实践出真知。高老师基于大量的教学实践,摸索出了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学习。

评语时间 :2017-11-22 23:27:51

校本研修成果

最新校本研修成果

推荐校本研修成果

热门校本研修成果

热评校本研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