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校本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 :校本研修成果 作业周期 : 2017-11-012017-11-30

作业要求 :

结合线上学习和校本实践,提交1份个人研修成果。其研修成果可以是学习感受、教学案例、课件或者微课。

1、 字数不少于500字,要求格式清晰,页面整洁 ;
2、 作品必须为原创,且与本次培训课程内容相关,发现抄袭一律视为0分 ;
3、 请务必于截止日期前提交作业,过期将无法补交。

发布者 :教务

校本研修成果

提交者:学员林国耕    所属单位:福建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提交时间: 2017-11-25 10:18:30    浏览数( 0 ) 【举报】

27、卖木雕的少

福建师大附小   林国耕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卖、售”2个生字。理解并积累“栩栩如生、琳琅满目 、构思新奇、爱不释手”等四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教学重难点:1.了解非洲人民同中国人民的友谊。

2.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揣摩人物内心活动。

3.积累一些四字词组。

教学准备 :

布置学生搜集有关非洲行理位置、气候物产、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了解课文的背景;预习课文。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一、谈话揭题

 同学们,还记得唐朝诗人李白赞美庐山瀑布的诗句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今天,我们一起走入神秘的非洲,来领略号称世界三大瀑布之一的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的壮观景象吧。

1.  课件导入,感受莫西奥图尼亚瀑布之美。

①边出示图片边介绍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的一些情况。

(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位于南部非洲赞比西河中游,跨赞比亚、津巴布韦国界,高120余米,宽达1800米,比我国著名的黄果树瀑布宽了几乎90倍,是世界三大瀑布之一。“莫西奥图尼亚”在当地语中意为“雷霆翻滚的云雾”。)

②指导学生把“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读通、读顺。

2.欣赏了大瀑布,你能夸一夸大瀑布吗?

3.通过预习,你能找出课文中描写大瀑布的句子吗?

  (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真是名不虚传。这里游人如织,景色十分壮观。)

①理解“名不虚传” (确实很好,不是空有虚名)

②理解“游人如织”。

(强调:来到非洲游览“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的游人很多,有白种人,有黑种人,有黄种人,各种肤色,各种语言,各个国家的游人都有。为下文非洲少年称中国人是他们的朋友埋下伏笔。)

③指导朗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过渡:在这个大瀑布的不远处,有许多出售木雕工艺品的人,下面让我们来结识一位卖木雕的少年。(板书课题:卖木雕的少年  相机教学“卖”)

2.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课文到底讲了一件什么事?

3.出示词语检查

A名不虚传  游人如织  十分壮观  清晰可辨

B琳琅满目  各式各样  构思新奇  栩栩如生

C仔细观赏  爱不释手  五官端正  语无伦次

①指名读,齐读。

②在课文中,它们又分别描写什么的?

(它们都是四字词语。第一组词语是描写大瀑布的;第二组词语是描写木雕的;第三组词语是描写人物的。)

4.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PPT出示:

“我”到非洲旅行时,想买                    做纪念,但是                              
,只好放弃。后来卖木雕的非洲少年                                  

(学生自由说说——指名说;板书:中国游客   非洲少年

三、研读课文第16自然段,体会“我”为什么“遗憾”?

1.  过渡:卖木雕的少年为什么送我一个小象墩呢?这是一位怎样的少年呢?我们知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让我们从少年的眼神入手,认识认识他吧。

2.  出示第6自然段

我点了点头。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我也为不能把这件精美的工艺品带回国而感到遗憾。

①这段话里有两个长句,谁能读好它?

②有个词在这段里出现了两次,它是?(板书:遗憾)一次是少年的遗憾,一次是“我”的遗憾。

3. 体会“我”遗憾什么?

  直接从这句中可以找到原因:我的遗憾是因为不能带走这件精美的工艺品。

  说说为什么“我”会那么遗憾?你从哪些词句里看出来?

出示图片认识非洲木雕,学习文中描写木雕的词句,交流“我”遗憾的原因。

(木雕象墩构思新奇,栩栩如生,令我爱不释手。我为自己不能买下它而遗憾。)

  填空,练习说话。

摊点里陈列的木雕( 琳琅满目)( 各式各样 )。其中象墩( 构思新奇 ),大象雕得( 栩栩如生),我一看就( 爱不释手)。但是因为象墩(
沉甸甸的),我要带的行李已经超重,只得放弃购买的念头,因此很( 遗憾 )。

四、研读第715自然段,理解少年遗憾什么?

1.读读7­--15自然段,用笔划出描写少年言行的句子,想想少年遗憾什么?

2.交流第一次对话部分

那少年走到我跟前,诚恳地说:夫人,您买一个吧!”“啊,不,路太远,这个太重……”我有些语无伦次。您是中国人吧?那少年望着我,猜测道。我点了点头。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

1)预设:自己的木雕不能卖出去。

师:你从哪里读出来的?出示这段话。

2)师生对读中国游客与非洲少年的对话。

(诚恳地说该怎么说。猜测的话谁来试试。读不好的话,师评:怎么像是哀求我啊?读好的话,师评:你的语气充满了诚恳的味道。)  

3)非洲少年仅仅是为自己的木雕不能出售所以遗憾吗?还有别的答案吗?

(这位中国夫人这么喜欢这象墩,不能给中国人带回去真是个遗憾。)

3.研读第二次对话:

“这个小,可以带上飞机。”少年将一件沉甸甸的东西送到我手里。啊!原来是一个木雕小象墩,和白天见到的一模一样,却只有拳头大小。……少年连连摆手……说:“不,不要钱。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我们是朋友!”我感动极了,连声说,“我们是朋友!”

1)生找并说:他把中国人当成是朋友,因为朋友的遗憾而遗憾。

(板书:朋友)

 (2)读到这里,你有什么疑问吗?

是啊,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景区游人如织,每天都有来自世界各国的成千上万的游客,卖木雕的少年为什么却特别喜欢中国人呢?想知道吗?

(屏幕出示一段简短的文字:在20世纪60年代,中国援建了坦赞铁路,坦赞铁路全长1860公里,由中国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勘测、考察、设计并帮助坦赞两国政府组织施工。为建设这条铁路,中国政府提供无息贷款9.88亿人民币,共发运各种设备材料近100万吨,先后派遣工程技术人员近5万人,高峰时期在现场施工的中国员工队伍多达1.6万人,在工程修建及后来技术合作过程中,中方有64人为之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卡翁达总统赞扬说:患难知真友,当我们面临最困难的时刻,是中国援助了我们。

这就是黑人少年特别喜欢中国人的原因。友谊是双方的。中国建设者在坦桑尼亚播下的友谊的种子,在黑人少年的心中发芽开花了,开出了如此绚丽动人的花朵!

(3)请再仔细品读描写少年言行的句子,你从哪些词里感受到非洲少年对中国游客的友好,去读一读,圈一圈。

通过对“只有拳头大小”、 “沉甸甸”、“送”、“连连摆手”、“不太标准”等词的体会,体会少年对中国人民的情谊,他不希望带着遗憾离开非洲。

A“这个小,可以带上飞机”:少年想我所想,忧我所忧。

师:是多大?(拳头)是啊,这个拳头大小的木雕还仅仅是工艺品吗?其实是少年那颗真诚的心哪!你来读读它!(指名读)

B“送”:是啊,这送来的不仅仅是象墩,而是——非洲人民的友谊。

C“沉甸甸”:一大一小两个木雕象墩都用“沉甸甸”来形容,那么只有拳头大小的象墩字拿在手里怎么会是沉甸甸的呢?

(“沉甸甸”的是非洲少年的深情厚谊呀。正如一句话——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呀。)

D“连连摆手”:之前那么诚恳地希望我买他的象墩,他很需要别人买他的木雕,可现在反而不要钱,这是矛盾的,可又是不矛盾的。友谊比金钱更可贵。

E “不太标准”:学习中国话,本身就是对中国的友好。

4.现在“我”和非洲少年还遗憾吗?     板书:不

5.分角色朗读“我”和非洲少年的第二次对话。

一块木雕情系中非两国的友谊。让我们再来读一读,体会体会。

五、拓展想象

1.说一说:这个拳头大小的象墩是怎么来的?

  A可能是专门去订做的——为了友情,他想方设法。

B可能是少年亲手做的。他是怎么做的?做的时候可能会碰到什么困难呢?

C少年可能划破了手指——为了朋友,这点伤不算什么!

别急!慢点做吧。——不行,迟了,这位中国游客可能要回国了。

    少年可能一个下午都顾不上做生意——友情比金钱更珍贵。)

 小结:是的,这个象墩代表的是少年的情意呀,怪不得我拿在手里是沉甸甸的。

2.写一写

     卖木雕的少年不想让这位中国朋友带着遗憾离开非洲。怎么办呢?哦,有了!他                                                                                          
 3.展示个别小练笔

六、总结:朋友真好!可以跨越年龄和国界。

          朋友真好!让世界充满爱。(板画:连接线         )

          让我们以一首小诗结束这节课吧。

PPT:友谊之歌

  友谊——是天上的星星,

  友谊——是心中的花朵,

  友谊——是香醇的美酒,

  友谊——是沉醉的乐曲。

 

  友谊仿佛无形的牵线,

  系()着异域的朋友,

  连着不同的肤色,

  充满着五大洲。

 

  友谊是人类的精神文明,

 友谊是人类的多彩生活。

 友谊是和平鸽

 飞遍原野和山川,

 友谊是桥梁

 传递真挚的抚慰与欢欣!

 

板书设计:

                    木雕的少年

                         朋友

             中国游客    遗憾         非洲少年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复习文章脉络:

听朋友介绍木雕­­——挑选木雕——放弃木雕——赠送木雕

2.分角色朗读,重温非洲少年的质朴、善良。

二、学习生字

1.注意读音:

 “释”是翘舌音,“宾”是前鼻音,要注意读正确。

 “栩”字不要读成“羽”。

 2.写字方面:“售”字的上半部分,不要少写一横;

“驮”字的右边不要写成“犬”;

 “构”“端”“辨”“堆”“模”可以让学生先和以前学过的“沟”“喘”“辫”“推”“摸”字比较,注意不同之处。

3.指导书写。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反思

                        

 《卖木雕的少年》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一位非洲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我”到非洲旅行时,想买一个非洲木雕做纪念,又担心路途遥远,木雕沉重,只好放弃了这个打算。为了不让“我”带着遗憾离开非洲,卖木雕的少年等待在宾馆前,送给我一个方便携带的木雕小象墩,从中可以看到少年的美好心灵。

在教学中,我觉得以下几点做得较好:

一、落实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

单元导读、课后“思考·练习”是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提示了教学的重点、难点或启发学生自学的思路,为教师正确理解教材、学生的自学提供了很好的帮助。这节课的教学目的的设计能紧紧围绕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

二、注意引导学生学会积累和运用。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积累性学习策略,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词句的积累是最常见的。《卖木雕的少年》课文中出现了许多四字词语,像“名不虚传、游人如织、构思新奇、爱不释手”等,很多词语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的语言材料。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它们从文中找出来,积累下来。

“积累最终的目的是运用。”我努力创设条件让学生运用。“谁能用本课积累的四字词语夸夸这些木雕?”这就是在创造条件引导学生运用积累的词语。

三、注意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渗透学习方法。

1.渗透解词方法。抓好词语教学,让学生学会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训练项目。教学中,我老师重视词语教学,注意渗透解词方法。比如,教学“构思新奇”一词,让学生学会抓住关键字眼,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理解“爱不释手”,让学生懂得通过语素分析,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2.引导学生学会搜集和课文相关的资料,丰富对文本的理解,拓宽文本视野。在世界各地的游客中,少年为什么单单会说“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呢”?这和本课的背景有关,作者游览的非洲国家是赞比亚(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位于赞比亚境内),中国曾经在20世纪6070年代援助过非洲,给非洲人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学生并不知道这一历史背景,我能在课前请同学们搜集有关中国和非洲密切交往的资料,并告诉他们搜集和文章相关的资料能帮助更好地理解课文,强调这一方法在学习语文中的重要性。

3.品读重点词句,体会文章的情感。例如,在体会“我” 的遗憾时,能引导学生在文中找出能体现“我”遗憾的句子。在品读句子的同时,抓住“构思新奇”、“爱不释手”、“语无伦次”等词语,体会木雕的精美,“我”很喜欢却不能带走时的遗憾心情,为少年真诚的赠送木雕埋下伏笔,作好铺垫。

4.读写结合。“阅读是为了更好的写作。”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通过描写少年言行的句子,体会他对中国人民的深厚友谊。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找出描写少年言行的句子,通过补白想象,揣摩少年的内心,体会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更好地刻画少年的品质。在感情朗读对话的基础上,学生的内心已经有了丰富的语言,再让学生展开想象这个拳头大小的木雕象墩子是怎么来的?如果是少年自己雕刻的,他又是怎么雕刻的?会遇到哪些困难……让读写更紧密地结合起来,使这个故事更加丰满、生动。也更促进学生感受到非洲少年的质朴、善良,对中国游客的友情。 

但是,教学永远是一门有缺憾的艺术,教师总是在缺憾中进步。上完这节课,我觉得还存在以下不足:

⒈在学生找不齐与“遗憾”相关的句子时,我没能及时引导学生再读文本,准确找到句子。

2.本课的对话较多,课文中,有很多语气词的提示,例如,“夫人,您买一个吧!”要读出恳切的语气;“您是中国人吧?”是猜测,要读得比较轻。教师要指导学生读出不同的语气。我指导得较为生硬。指导前,应让学生自己先说说,课文中的对话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再提示学生寻找课文中类似的词语。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堂中给学生朗读的时间也太少了。读中感悟,感悟中升华情感,这方面也是我今后要努力的。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7-11-25 10:36:08

校本研修成果

最新校本研修成果

推荐校本研修成果

热门校本研修成果

热评校本研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