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小学语文9班研修作业(二) 作业周期 : 2017-12-27 2018-03-20

所属计划:小学语文教学计划

作业要求:

  1. 研修作业要求:

    作业要求;请大家结合自身实际,自选其中之一上传:

    1.    请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制作一个“语文教学”相关微课,请上传微课视频、微课教学设计等附件。

    2.    请提交一份以“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具体教学案例,上传包括“课件、教学设计(设计理念、设计思路、教学反思)”等,尤其是要体现信息技术对于该课例的技术支持和对学生学习的有效支持。 

发布者:刘顺宏

小学语文9班研修作业(二)

提交者:学员韩倩    所属单位:浉河区东双河小学    提交时间: 2018-02-02 15:39:37    浏览数( 42 ) 【举报】

《倔强的小红军》 教材分析: 本文记叙了陈赓同志回忆的一段往事:在红军过草地的时候,一个小红军由于饥饿疲乏牺牲在路上的故事,表现了小红军勇敢坚强,宁愿受苦挨饿,把困难和危险留给自己,不愿拖累别人的精神。这篇课文内容距现在比较久远,学生不太容易理解当时艰苦的生活环境和恶劣的自然条件,适当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教案背景: 四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伴随着生理的发育和心理素质的完善已经逐步发展起来了。注意品质的进步,记忆中有意识记忆能力的提高,都为他们的进一步学习创造了条件。四年级,是学生小学阶段学习的一个转折点:课本发生了变化,书写工具发生了变化,在阅读方面也对孩子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对于他们阅读能力的培养,要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阅读训练时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目标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红军一心为别人着想,把困难和危险留给自己的高尚品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激发学生了解长征的热情,受长征精神的感染和熏陶。 过程和方法 引导学生了解通过人物言行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作方法,使其能在自己的习作中加以运用。 [目标设定说明:根据小语组拟定的“两标六环”的阅读教学模式和中段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本篇课文的特点,拟定了以上的三维目标。力争使学生通过自主地阅读,感悟课文内容和中心,并使学生学习方法得以引导,阅读的兴趣和激情得以激发。]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抓住细节描写的词句,抓住段落间的内在联系,感悟小红军的高尚品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长征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设计和设计意图说明: 一、创境入情,朗读全文。 1、课前播放《红军长征之歌》,开课初播放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视频资料,再现中共工农红军长征的壮举。 师:相信雄壮的歌声已让你的脑中浮现出红军长征的画面(遥控器指着插图,介绍两个人物)图中的两位在长征路上发生了一件感人的事。这位是陈赓同志,在长征途中任干部团团长,这位是小红军,我们也把他叫做红小鬼。现在请大家继续观看一段视频。(播放视频资料。)( 板书:25、倔强的小红军 陈赓 小鬼) [设计意图:课文内容距孩子们的生活实际相差较远,他们不容易理解中共工农红军长征时艰苦的生活环境和恶劣的自然条件。课前有让孩子们做了相关资料的收集,并开展了长征故事会和资料交流会,让孩子对长征有所了解,为学文做了较为充分的准备。开课初的音乐、视频资料,就是充分利用我校的电教设备,再现红军长征的场景,激发孩子的读文兴趣和学习热情,以带领学生展开课堂教学。] 2、谈话引读课文。 师:革命根据地撤离时,不少劳苦大众的孩子勇敢的参加了红军。这些十一二岁到十五六岁的孩子,被人们尊称为“小红军”或“红小鬼”。让我们继续阅读这个发生在长征途中的、真实的故事--倔强的小红军第二课时。 师:谁愿意朗读第一、二自然段?(学生读文)(点评) 师:(出示疲惫)如果让我们联系上下文解释这个词语,我们会吗?请大家自由朗读这一段,画出解释这个词的词句。 抽生回答。 师(出示学生回答的重点词)长时间行军忍饥挨饿,累不累? 一步一步,说明走得非常艰难,合起来就是疲惫的意思了。 这就是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以后遇到这样的词,我们就用这种方法解释词语,注意要在上下文找,不要走得太远了。 现在我们学到一种能力了,真棒,有能力以后就会了。 二、师生品读,理解体会。 学习3-10自然段。 (1)课件出示学习导向(思考小红军用哪些理由拒绝了陈赓的帮助,他是怎样做的,怎么说的? 把描写小红军神态、动作、语言的词句圈划出来。 ),学生朗读明确后根据提示阅读课文第二部分并思考问题,勾画描写人物神态、动作、语言的词句。 师:根据学习导向, 以小组合作形式朗读课文3-10自然段 师:通过阅读学习,说说小红军是用哪些理由拒绝了陈赓的帮助。 (2)汇报交流“小红军拒绝了陈赓帮助的理由”,适机板书三个理由(体力强、等同伴、粮食多)。 (3)汇报交流外貌描写的句子。 师:从小红军外貌描写的句子中你读懂了什么? 生:常期忍饥挨饿,脸才会黄黄的;破草鞋,冻得又青又红。 师:其实小红军需要帮助吗? 生:需要 师:其实小红军非常需要帮助,他快支持不下去了。 生:汇报交流神态动作语言描写的句子。 师:读这些句子时你了解到了什么信息? 生:小红军很要强 刚强 不服输 不服气 倔强 坚强勇敢 师:这真是一个倔强的小鬼,不服气不服输。千方百计地拒绝陈赓的帮助。(板书:拒绝 帮助 ) 师:从描写人物外貌的句子中我们了解到了人物的处境,从描写人物神态、动作和语言的句子中感受到了人物的心情和品质。读书时要关注作家是如何描写人物的,读多了,记住了,以后就会了。 同学们,我们又学到一个能力了,有了能力,以后我们也能把人物刻画地很好。 师:(出示四次对话) 生:男生、小组间分角色朗读。 师:谁愿意上台扮演陈赓和小鬼? 抽生上台扮演 真是勇敢的孩子! 从你们的神态动作语言中我知道你们能很好地理解陈赓和小鬼 师:(出示终于 只好)你觉得陈赓是怎么样的人? 抽生回答 师:关心别人、关爱下一代,乐于助人的人(板书:关家战友) 3、学习课文第三部分11-15自然段。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的11-15自然段,勾画感动的句子,多读几遍。 师:这真是一个倔强的小红军,千方百计地拒绝陈赓的帮助,说服陈赓爬上马背朝前走去。此时,陈赓心中又会想些什么呢?自由地朗读课文的11-15自然段,把自己感动的句子勾画下来。 (2)抽生交流故事结局,说出让自己感动的句子并说明读这句说话时想到了什么。评价学生说的每个感动的句子,让其说出从中读到了什么。 抓住“陈赓同志全明白了。” 这句话,引导学生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师:他明白了什么?(抽生交流体会)课件出示“小红军倔强地说他……是因为……”句式,引导学生明确小红军拒绝陈赓帮助的原因,为什么费尽心机说服陈赓。(板书体力强、等同伴、粮食多;宁愿……也不……) (4)范读课文,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部分。 师:同学们,我们读书时需要停顿,不是每句都要读大声,要给自己思考和想象的时间,也给听都思考的时间(老师范读课文11-15自然段) 师:孩子们,只要用心读书,人人都能把书读好。自由练习,你的朗读水平一定会有所提升的。 师:通过阅读学习这篇课文,你认为陈赓、小红军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抽生回答:陈赓关爱战友(出示课件) 抽生回答小红军是怎么样的人。 从思想、从性格、从外貌方面。 (5)抽生朗读课文最后三个段落,评价朗读。 [设计意图:教学中,结合课后练习的要求,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陈赓和小红军四次对话和下文交待的干粮袋中装的“一块发黑的牛膝骨”,帮助学生弄清陈赓“全明白”的内容,由此使学生体会到小红军还是一位一心为别人着想的人。引导学生抓住段落中的联系,训练学生的阅读思维,突破教学中的难点。同时,穿插了“说话有序”的说话练习,利用课件出示例句,引导学生仿说句子,使学生说话更有条理,达到提高学生语言表述的能力。同时,进行具体的朗读指导,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落实“读中悟情,入情朗读”的教学目标。] 三、 揭示主题,升华中心。 1、小结故事内容,揭示课文中心。 师:通过阅读,你认识了一位怎样的小红军?(抽生交流学习收获) 师:忍受着饥饿、寒冷的小红军知道自己即将走到生命的尽头,宁愿自己牺牲在长征路上,也不愿拖累陈赓。他一心希望战友能活着走出茫茫草原,所以,他倔强而巧妙地地拒绝了陈赓。这是一位倔强的小鬼,这是一位伟大的战士。他义无反顾地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友,把死的恐惧留给自己。(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及课文中心话语) [设计意图:多种朗读感知课文内容之中,通过自读--交流--指名读--感悟--分角色朗读--教师点拨一系列的阅读活动,使学生在充分地朗读中体会人物的品质,明确课文抒发的情感。当孩子们对故事内容有了充分的感知后,揭示明确课文的中心予以明确。] 2、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中描写小红军外貌的语句。(课件出示描写小红军外貌的句子。) 师:让我们再次看着图片,朗诵出描写他外貌的语句,把这瘦小的身影和伟大的精神铭记于心。“这个倔强的小红军不过十一二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再次深情地看图朗读描写小红军外貌的语句,是情感的升华和孩子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朗读课文能力的反馈,以检验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同时,引导学生学习和积累课文中人物描写的语句,使学习方法潜移默化地涉透于孩子心中。] 3、感情的延伸,深情地朗诵。 师:中国人民漫长的艰辛的寻求光明的路途上,参与革命的小孩很多;漫漫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路上,又何止这一个小鬼!他们同无数的革命先辈一起,以其血肉之躯,谱写了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英雄史诗。当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时,毛泽东兴笔写下的不朽的诗篇--《七律.长征》!(课件出示诗句,师生齐读诗句,结束教学。) [设计意图:“倔强的小红军”只是长征途中那些无数小英雄的缩影,引导孩子想开去,并激励学生进行课外的阅读了解,激发学生了解长征的热情,努力使文本成了学生阅读学习的一个载体,以点带面的方式,促进学生去阅读了解更多的长征故事,从而受到长征精神的感染和熏陶,以达到三位目标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目标。诵读 《七律.长征》,目的在于拓宽孩子们的知识面,也是朗读能力训练中的一个环节,使孩子的语文素养在拓展中提高。] 板书设计: 25 倔强的小红军 帮助 陈赓 小鬼 拒绝 (关爱战友) “强” (宁愿……也不……) “等” “多”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