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 王悦 所属单位:苏州市吴江区盛泽第二中学 发布时间:2024-12-04 浏览数( -) 【举报】
《观沧海》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
一、新课导入,情境创设
活动一:谁是“最强大脑”?
1.苏轼《赤壁赋》: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2.毛泽东《浪淘沙·北戴河》: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问:苏轼《赤壁赋》中称赞的是谁?《浪淘沙·北戴河》中提到的“东临碣石”出自哪首诗呢?
活动二:朗读课文
1.名家范读(播放视频),注意体会诗歌节奏、重音、停连
明确:展示诗歌节奏:22节奏;标示重音,明确语调
问:通过名家范读,同学们觉得这篇课文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是积极昂扬的?还是忧愁悲凉的?(言之有理即可)
明确:积极昂扬、气势恢弘
2.学生齐读课文
问:请大家模仿名家范读,结合朗读指导,带着感情朗读课文。
二、任务一:观其意象,描绘图景
1.全诗是围绕着哪个字展开的?(大家认为本诗中最核心的一个字是哪个?)——诗眼
明确:观
2.诗人“观”的地点和对象是什么?
明确:碣石山、沧海
3.诗人观沧海,首先看到的就是眼前之物,那他都观到了什么景物呢?
明确:碣石山、沧海、岛、水波、树木、日、月、星汉
(随着学生指出各个景物,教师板书画出形状)
三、任务二:观其虚实,探究手法
1.同学们,天空中太阳、月亮和星星可以同时出现吗?这幅画面中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作者运用了什么手法?
明确:用“形容词+景物”格式,完成ppt中的填空。
实景:波澜起伏的水、耸立的山岛、萧瑟的秋风、丰茂丛生的草木
虚景:升于海中的日月、灿烂浩瀚的星河
写作手法:虚实结合
四、任务三:观其神韵,展开想象
问:请选择喜欢的诗句,前后同学小组讨论,课堂分享。分享时,运用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句的画面,再赏析这句诗中用得好的字词或手法。
教师示范: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想象】东行登上高高的碣石山,来观赏苍茫的大海。
【赏析】我认为“临”字用得好,“临”是登上的意思,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睥睨天下的霸气。
明确:其他示例:
1.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想象】海水多么宽阔浩荡,海中山岛罗列,高耸挺立
【赏析】“何”字表示程度,是“多么”的意思,表示水波荡漾的程度大
“水何澹澹”是静态手法,“山岛竦峙”是动态手法,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
2.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想象】周围树木葱茏,各种草植生长茂盛。萧瑟的风声传来,草木动摇,海中翻涌着巨大的海浪。
【赏析】静态描写,以草木的茂盛点染大海的浩瀚壮阔和美丽多姿;动态描写,展现了大海惊人的力量和宏伟的气象。动静结合的手法。
3.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想象】太阳和月亮,天河里灿烂的群星,好像是从海里升起又落入海中。
【赏析】虚写手法、互文手法、夸张的手法,借助奇特的想象,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星河的景象,表现了大海的壮美与辽阔。
五、任务四:以物观“我”,观其人格
1.王国维先生曾说:“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所以,曹操观沧海所见的高山沧海日月星辰,其实也是他自己人格的折射。现在谁来分享一下作者简介和写作背景?
明确:学生分享作者简介和写作背景(预习检查)
2.大家浏览一下ppt上出示的几则材料,现在,让我们结合材料和诗句,分析实景和虚景分别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实景:讴歌壮丽的河山,流露出诗人对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虚景:诗人借助丰富奇特的想象,充分表达了作者以沧海自比,勾画出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景象,表现了诗人的博大胸怀和豪迈气魄。
诗人通过对登山观海的描写,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六、任务五:联读深化,体悟慷慨诗风
本诗是《步出夏门行》中的一首,现在我们看组诗中的另两首《龟虽寿》《短歌行》。
(出示两首诗)
明确:
1.《龟虽寿》前四句点明时间的可怕,即使是神龟和腾蛇都有死亡之日,但是作者因年华老去而悲伤消沉吗?不是的,作者笔锋一转,化忧愁为慷慨,在曹操看来,年纪的老迈不能消磨自己的心志,哪怕到了垂垂暮年,仍然渴望建功立业。
2.《短歌行》“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感慨时光易逝,这是一种人生之苦,但是曹操用“慨当以慷”把生命苦短的慨叹变为雄心壮志的慷慨。在诗的最后“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更表明了曹操一统天下、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总结:《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中作者表现出了博大的胸襟与强烈的自信,以及想要建功立业、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是一脉相承的,体现了曹操这位政治家、军事家独特的精神风度与人格魅力。
七、总结与作业
叶嘉莹曾评价道:“他的诗就是如此,在英雄志意与诗人的才情之中,往往又结合一种唯我独尊的霸气”。本诗通过对登山观海所见景象的描绘,抒发了诗人想要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表现了作者博大的胸襟与强烈的自信。
【教学反思】
1.课堂容量较大,时间把控需要提升
2.联读需要多引导和搭建支架,学生理解不够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