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闵子成 发布时间:2017-12-25 浏览数( 0) 【举报】
在次,把我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平时学习到的一些教学方面的知识和老师们交流一下,共同学习。
一、明确复习的指导思想
巩固知识、整理知识、查漏补缺和发展提高是小学数学复习的主要目的。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文化知识,全面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教育质量;充分体现义务教育的性质,这样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均衡发展,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有利于体现课改精神,考查学生“三维”目标达成情况。为此,我们采取了以下方法进行复习:
1、 巩固知识,以练为主。巩固知识是复习课的主要任务。以练为主,且以学生自己笔练为主,应作为巩固知识的主要策略,首先引导学生自己试着把知识串一串,构建个性化的知识网络,再使学生在知识整理过程中有所发现,有所拓展,不能局限于已有知识,在低层次上的简单重复,要善于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不断拓展学生的认知结构,复习时教师除了帮助学生理清要点和说明常见错误的,应大胆放心地让学生自己练习,通过练习巩固知识,获得提高。因此在练习的过程中首先
(1)目标要明。复习的内容要明确,比如基本概念、基本性质、基本技能等要求向学生表达清楚。重点、难点、关键、疑点及易混淆处让学生高度重视,学有重点,思有目标。
(2)择例要精。例题的选取要做到少、精、活、度。“ 少”指所选的例题不宜太多,一般以2 - 3个为宜;“精” 指题目要精练,要具有典型性;“活”指题目要灵活,解法不要太单一,要具有开发研究的价值;“度”指难度。例题的选取不宜太难,一般以中档题为佳,照顾大多数学生。重视学生的参与。利用一切有效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复习的主动性、创造性,使学生学得轻松、理解得透、掌握得牢。多提问学习中下等学生,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尽可能多地暴露掌握知识的残缺点,捕捉、收集、整理其错误,并研究其错因,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及时矫正。对学生回答问题和作业中出现的错误和问题,要及时加以矫正和补救,及时解除学生困惑,个别问题个别指导、个别矫正;对普遍性的问题集体订正。
(3)方法要活。教学中多利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多交流,从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找自己知识发展的生长点
2、整理知识,学生为主。小学数学中的概念很多,如果进行孤立的概念复习,忽视概念间的联系,机械背诵条文,忽视概念的理解和运用,忽视学生认识过程和思维能力培养等,不利于学生发展。教师应帮助学生建立概念的“小系统”,完善概念的知识结构与形成过程,例如:在教学数的“整除”这节课时,概念较多,复习时提倡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活动方式,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现自己的机会,有更多的机会体验,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使学生能自己建立知识网络图,理解运用概念,是教学更加丰富多彩,是学生学的生动活泼,实践证明在教师引导下以学生自己为主,并通过同学之间的交流来整理知识,学生容易理清知识和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区别,记牢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3、发展提高,思维为先。发展提高是复习的又一重要目的。通过复习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应让大多数学生除了在知识技能方面有所发展和提高外,更主要的应该让学生在思维方面有所发展有所提高,特别要注意发展提高学生的发现探索数学规律的能力、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综合应用的能力。要让学生在这些方面有所发展提高,实践证明拟好或选好复习题是重要一环。
二、用好教材,以课内为主。
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合理安排训练教学活动,将问题尽量解决在课堂上。充分体现“有讲有练,精讲多练,边讲边练,以练为主”的原则,达到做一题,学一法,会一类,通一片。
三、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参与度。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按目标要求把有关知识进行整理,分类综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锻炼学生的创新品质,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例如:在计算题复习时,首先强化学生认真审题意识,分析每一个数,每一个运算等符号和题目特点后再动笔计算。其次要重视口算与速算,强化估算,注重基本计算能力与计算技能培养,在“准”字上求快,求活,求新,鼓励一题多解的多样化。
在应用题复习时,应使学生经历从大量日常生活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过程。注重与生活实际联系,从而增强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在几何形体的复习时,更重要的 是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等。
四、查漏补缺,调查为先。
查漏补缺是复习的重要内容。所以在复习前摸清学生中的“漏”和“缺”非常重要,在复习课中应十分重视补“缺漏”和纠错误。摸清“缺漏”和常见的错误。其次,抓好培优补差,对“学困生”关心多一点,对这部分“学困生”要给予实效性的帮助,重点抓住基础知识,关注中下学生,结合本班学生实际,制定有效的复习计划,通过复习让全体学生上一个台阶。同时鼓励优等生往较高的层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