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论坛研讨交流

乘法分配律应该怎么学?

发布者:闵子成     发布时间:2017-12-26 浏览数( 0) 【举报】



相信教过四年级下册的老师都会感到学生在学习乘法分配律的时候比较困难,但是思来想去,乘法分配律在二年级已经接触过了,为什么孩子们还是不能快速理解?下面我来谈谈我个人的想法和实际的教学经验。



首先通过近两年的课程改革方向和命题规则来看,数学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数字符号学习和应用了,而是加入了各种文字解释和生活实例,既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也增强了学习的实践性,这就要求教学同样要向实用性上发展,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就知识讲方法,就题目讲过程,缺乏综合的理解和实践,这也造成了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随着年级的增高而分数逐步下降,在我看来,不是数学难了,而是不会用了。



再来说一下数学学习,我认为,数学学习应该是一种理性思维的学习,而不是文本知识的记忆,如果仅仅是记住课本上的例题,记住老师的讲解,那么一个学生是不能学好数学的,数学变式那么多,总有一个模样让你认不出来,再或者多加一个迷惑的无关消息,又能否快速剔除此类信息呢。就像乘法分配律,意义是一样的,但是题型可以分为五大类,我们是应该一类类的去学呢还是去学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呢?



那么我们就已乘法分配律来作为例子说一下我理解的数学思维。



一年级学习了加法,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五本书加三本书是几本书?小学生都可以很快的回答出八本。那我们换一种说法,五个1加三个1共有几个1呢?



二年级上册中,课本那么惜字如金的页面上都可以把2×3表示什么意思写上,可见这个内容的基础性和重要性,但是往往成了教师在教学中忽视的地方。



那么说道这,是否能明白,我们的乘法分配律是不是就是乘法和加法的综合计算呢?例如:4×57×5表示的是4575共有115115相加就是11×5等于55,也可以列式为(47)×555。两次乘法的意义和一次加法的意义的叠加应用,对四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可以很轻松的去掌握并使用了,而四年级的乘法分配律无非就是用字母代替了数字,意义不变,那么使用和计算规则同样不便。同理,就像语文学习一样,我们只有在低年级学习了汉字的意义,才能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义,并能正确的使用,可见语文数学有异曲同工之妙。



相信看到上面的内容,大家就能知道我在乘法分配律的教学中所使用的方法已经学生们的学习方式了吧。在我授课的实际过程中,我选择了这种教学方式,通过让他们去复习一二年级的知识,把加法和乘法的意义熟练掌握,然后借助生活实例来熟练使用。例如:同学先去买了6本书,又买了4本书,每本书15元,总共花了多少钱?



然后是凑整法的应用,就像从二年级开始练习的口算一样,快速准确的找出整数计算关系,然后进行准确的口算。这既能锻炼他们的分配律的学习,也能进行数学口算的训练,可谓一举两得。



在实际的教学反馈中,我发现学生们通过准确理解意义或者原理,然后主动思考去找出乘法分配律的解题方法,不仅帮助他们熟练使用分配律解题,对应用题等也可以游刃有余了。不过这需要基于他们对一二年级所学知识的牢固,这样才能把高年级的知识轻松掌握。而且通过这种方法学习过后,即使好久没再复习,学生们依旧可以掌握,甚至有的同学可以去解决更复杂,计算步骤更多的式子,这就是意义确定,方法一致,那么给出一个题目学生就能一眼看出用什么方法去准确解答了。



小学数学特别是低年级数学看似简单,但是却包含着未来学习生涯的基础知识和方法。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低年级反而成了师长最都容易忽视阶段,往往被期末考试孩子们的“高分”所迷惑,基础不扎实,这才造成了孩子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越来越难,越学越差。当方法和思路对了之后,加上学生主动学习的劲头,他们就会通过预习去解决很多新的数学知识,然后再配合教师的授课,数学就可以轻松学习了。



那么现在再来回顾自己的教学过程,是不是可以确定,数学学习,思路和方法比我们单纯的交给孩子这个题应该怎么解更重要呢,鼓励他们主动去探究去学习比逼着他们去学更有意义呢?



以上只是个人的浅解,有不对的地方还请有经验方法的老师批评指正。





附件

论坛研讨交流

最新论坛研讨交流

置顶论坛研讨交流

精华论坛研讨交流

热门论坛研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