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课程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作业二 作业周期 : 2017-11-262017-12-30

作业要求 :

作业要求: 作业二: 结合这次培训的内容,从教材中选取任意一课时的内容,写一篇说课稿。 要求: 1、可以写说课稿,也可以用说课PPT呈现。 2、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发布者 :邢孔玉

作业二

提交者:学员黄丽华    所属单位:乐东县邵逸夫中学    提交时间: 2017-12-26 14:32:28    浏览数( 0 ) 【举报】

“物质构成的奥秘”主题的教与学 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 教材是引领学生自主学习的“路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了解学生,把握教材,这是教师长远发展的基石。 在探究中学习,在思考中进步,才能更好地践行素质教育的理念。我将从四个方面分析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1、教材分析,2、学情分析,3、教法学法,4、教学策略 人教版怎样编排九年级上册三单元的内容呢? 一、教材内容分析 “物质构成的奥秘”这个主题是初中化学“双基”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标准指出初中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构成学生科学素养的基本要求。本单元从宏观到微观,从定性到定量,体现了化学学科发展的趋势,是初中化学的核心内容,本单元内容,既是对前面第二单元中物质的简单分类进行小结,又为后期学习化合物、氧化物概念作以铺垫,更为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奠定基础,为质量守恒定律埋下了伏笔。 在内容的编排上,本单元分为分子和原子,原子的结构,元素等三个课题,它们包括分子、原子的基本概念,原子结构模型,核外电子的排布观念,离子以及离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元素、元素符号的书写,元素符号的意义。 教材将这些内容以资料、卡通画、活动与探究、实验、讨论、习题等形式加以呈现。具有以下特点: 1、以图表代文,提供信息,说明问题 2、利用卡通画形象生动地说明或解释内容,使学生更直观形象的掌握知识 3、增加内容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注意知识的横向联系,也要注意知识的纵向联系,对知识进行整体性的把握,进行知识的梳理可以使我们的教学事半功倍。本单元研究的对象是物质,从宏观走到了微观世界,那么课标对于这部分知识是怎样要求的呢?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一些常见物质的组成和构成,能用简单的化学用语进行描述; (2)理解物质变化的实质。 2、过程与方法: 帮助学生用微观的观念去学习化学,体验探究的过程,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成学生乐于思考,乐于探索的品质,保持学习化学的好奇心 教学中的重点是分子、原子、离子等基本的概念,难点是用微 粒的观点解释宏观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我们再来关注学生情况: 本单元是物质结构理论的重要开端,是学生从宏观世界进入微观领域的重要开始,粒子由于看不到摸不着内容比较抽象,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距离较远,再加上前面所学化合物知识能提供支持的感性经验有限,这给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根据高效课堂教学理念,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让学生参与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核心。因此,我建议本单元以实验探究法为主线,引导学生探究学习,突出重点。同时穿插启发讨论和多媒体辅助教学,以直观形象的体验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帮助同学们突破难点。 分子、原子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是完全陌生,在小学科学、初中生物、物理课中都接触过。但由于分子、原子既看不见也摸不着,学生缺乏准确的内部表象,要他们真正建立清晰的概念是较为困难的。因此我建议本单元主要采取合作探究法和分析归纳法。 针对学生现状,在教学中,我认为应采取以下教学策略: 策略一、整合教材,分散难点,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学期初, 我们可以适当渗透元素符号,名称的教学,让学生提前进行记忆,书写。 策略二、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使课堂灵动、有趣、高效。 分子、原子的内容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我们可以借助于课 本上的图片、表格使学生加以理解,也可以通过一些史实帮助学生认 识分子、原子认识的发展历程,也可以通过一些视频、或者是flash动画将分子、原子的运动形象化。例如在以往的教学中,有些教师就以《水分子的自白》音频,通过活泼生动的语言让学生认识了分子,并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策略三、敢于对教材进行适时的删减或补充。 例如在核外电子的排布上,课本给出的是部分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加以补充,让学生熟悉元素周期表中前20位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并通过观察,找出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各类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策略四:重视实验,合理设计实验。 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可以更好理解帮助学生理解微观世界的分子和原子,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适当增加或者改进实验,例如,我们可以将酒精和红墨水混合,让学生对比混合前后体积的变化理解分子间有间隔,又比如有很多教师觉得课本中氨分子运动的实验不太合理,我们可以进行改进,比如“铁树开花”。 策略五:整合知识,理清关系。 分子、原子、离子的概念较难理解,彼此之间也有密切联系,将知识梳理,整合,形成整体的感知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我们可以让学生将知识罗列出来,思考彼此之间的联系,进行合作交流,将知识整合起来,完成从宏观到微观的过渡。 策略五:链接中考,把握动向。 本节知识在中考多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出现,一般试题难易程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的记忆、理解、应用,其中原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认识以及用原子分子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考察最多。 在教育的舞台上,每位教师都应该是学生灵魂的舞者,用点点滴滴的细节,舞动出生命的灵动与睿智。所以,走进教材走进课堂,这是我们教师“收获幸福”永远的必修课。 以上就是我对第三单元的一点粗浅认识,请各位老师多提宝贵意见!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7-12-27 21:27:12

课程作业

最新课程作业

推荐课程作业

热门课程作业

热评课程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