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课程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本次培训课堂作业 作业周期 : 2017-12-062017-12-20

作业要求 :要求:结合你在本次培训中课程学习的收获,写一篇一课时的教学设计,课题自选。

发布者 :张文一

本次培训课堂作业

提交者:学员郑有典    提交时间: 2017-12-07 10:54:01    浏览数( 0 ) 【举报】

跨越式跳高——教学设计

                郑有典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及兴趣爱好为出发点,运用自主、合作等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自主、互动、尝试和体验的过程中获得参与体育活动的乐趣,从而在体育学习中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共同感受体育运动所带来的快乐,为学生能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 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学生积极参加体育课的学习并充分利用场地器材进行身体练习

2、运动技能:绝大部分学生会跨越式跳高越过横竿

   3、身体健康:发展弹跳能力、灵敏协调能力,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4、心理健康:通过跳高练习,提高学生的自信心、竞争力和调节情绪的能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5、社会适应: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树立勇于战胜困难和挫折的信心。

三、教材分析

跨越式跳高是中学阶段教材的重要内容,占有相当的比例,教学中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初二年级安排跨越式跳高练习,它是以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为依据的,这个时期骨骼弹性好,关节活动范围大,神经灵活性高、反应快,容易接受、学会新的动作。因此,初二年级阶段是发展弹跳素质的较好时期。

四、学生分析

初中学生的年龄为1415岁左右,该年龄段的学生正处在生长加速期,也称为青春期初期,朝气蓬勃、富于想象,有很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从本年级学生的具体情况看,他们在以往的跳高课学习中,积极性高,参与意识强,对跳高的基本动作要领有了一定的掌握。所以,本节课的教学,要注重运用模仿、游戏等多种方法,营造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的意识,以达到教法和学法的有机统一,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五、主要内容

跨越式跳高(过杆技术)

六、  教学方法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际能力,本课主要采取创设情景,提高兴趣;设置疑问,激发参与;由简到难,循序渐进的方法,游戏等形象直观,喜闻乐见的方式,通过辅助练习、模仿练习、合作练习、选择练习等多种方法,使师生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指导评价,互相勉励提高,共同完成学习目标。

七、.教学的重难点

重点:过竿技术及落地侧向助跑

难点:移髋

八.教学流程图及评价

 

 

 

 

 

 

 

 

 

 

 

 

 

 

 

 

 

 

 

 

 

 

 

 

 

 

 

 

教学设计中力求体现三个特色

    1、教学手段多样化

为达到教学目的,本课在设计中充分运用辅助练习、模仿练习、合作练习、选择练习等多种练习方法,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注重营造学习氛

在教学的全过程中,通过创设情境,师生互动   注重营造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欢乐轻松的气氛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达到了寓教寓乐的目的。

3、不断创新和拓展

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要,设计不同的方法,关注差异,区别对待,循序渐进,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智,努力探索,不断进取。

八、教学过程

 

 

 

 

 

 

 

 

 

 

 

 

 

 

 

 

 

 

 

 

跨越式跳高教案

教学内容

跨越式跳高过杆技术

结合我校学生具体情况,本节课的具体教学目标确定为:

1.学生能说出跨越式跳高过杆的动作要领,多数同学在过杆时能做出移髋动作,部分同学能完成内旋动作。发展学生跳跃能力和身体的协调性。

2、通过跳高练习,提高学生的自信心、竞争力和调节情绪的能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3.学生能对多次重复练习具有兴趣,并通过与同学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及合作能力。

教学

重、难点

重点:过杆及落地侧向助跑

难点:移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要求

时间

组织形式

一、课堂常规

1、整队

2、师生问好

3、宣布课的内容。

 

集合、整队

向学生问好

声音洪亮。

 

向教师问好,明确本课的内容和要求。

 

快、静、齐,精神饱满。

 

 

3分钟  

1、队列如图示

ⅹⅹⅹⅹⅹⅹⅹ

ⅹⅹⅹⅹⅹⅹⅹ

OOOOOOO

OOOOOOO

2、 篮球场

地两块

 

 、热身活动

1、游戏“报数组合”

2、健美操:各小组组长带领本组同学练习(教师提示)

 

1、  讲解游戏规则,示范;

2、  学生跑圈游戏;小组长带领喊数

3、  教师巡视指导观察学生。

 

1、积极参与,全身投入,认真练习;

2、  学生分组练习。

 

1、 跑圈前后衔接;

2、 小组长喊出“5”时,其他同学迅速5人组合在一起,组错的在圈内唱歌。

3、 要求动作准确、有力、舒展大方,协调有力。

 

8

 

 

10      分钟 

 

1、队行围成圆圈跑

2成四小组,自由选位练习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要求

时间

组织形式

三、学练结合

1、预设情景导入

 

 

2、辅助练习(“之”字跳)

 

 

3、过竿技术

 

1、同学们!当你的右侧出现障碍物时,我们通常会用跨越的方法跳过它,那么你的左边出现了一个相同的障碍,你该怎么办呢?(引导学生练习“之”字跳法)2、出示挂图、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3、学生集体练习起跳摆腿技术,过竿技术。

4、让一名学生做一次,指出优缺点,分组练习。

5、讲解、示范;形成正确的技术概念。

6、按不同高度,学生自由选择练习。

7、左脚起跳的同学安排在旁边的场地上练习。

8、巡视指导。 

1、“之”跳每人4-5次

2、练习上步起跳、摆腿。

3、起跳落地技术;

4、练习步骤:摆腿练习(4次/人)。

大循环练习;(6次/人)

商讨高度自选练习。

5、互相观察、思考动作要领,互相评价

总结要领。

 

1、积极参加练习。

2、放脚迅速,起跳快而有力,摆动腿起跳后,脚尖内转,起跳脚快速跟上,依次通过橡皮筋落地。

3、练习中保持间距,注意安全。

 

 

 

 

 

 

 

 

 

 

 

 

 

18

 

 

 

 

20分钟

 

 

 

场地队形:

1、集中提问讲解

ⅹⅹⅹⅹⅹⅹⅹ

ⅹⅹⅹⅹⅹⅹⅹ

OOOOOOO

OOOOOOO

 

2、散点练习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要求

时间

组织形式

 

1、讲解游戏方法、规则,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2、男、女生各分为甲、乙两队,

3、教师巡视,加入游戏中,活跃气氛。

1、 由小组长负责,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起来

2、 分组进行游戏练习。(4-6次/人)。

7、讨论、总结成功的关键

1、积极参加练习;

2、要求学生正面助跑,从两根竹竿中间穿过,而不碰掉竹杆。

 

 

 

 

 5

 

 

 

 6

分四组进行练习。

 

 

 

四、身心放松:

1、放松活动

2、课堂评比小节

3、归还器材

4、师生再见。

 

教师参与其中创设意境,引导学生造型

 

学生主动投入,调整呼吸,放松移动中形成“2008”数字

 

听音乐放松,动作柔和、准确。

 

 

 

 

5分钟

 

      

九、教学反思  

通过这堂课的设计, 我认为成功之处在于:(1)设疑、游戏、教学手段并用,达到了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2)以欢快愉悦的气氛贯穿整节课,使学生乐学、善学、会学。(3)突出了学生这一主体,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创新意识进一步提高。(4)根据不同对象,采取不同方法,关注差异,循序渐进,达到了教学目的。不足之处在于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还不够,如果把过竿技术,用生动直观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表现出来,那么学生更容易掌握,教学效果就会更好。

 

 

 

老师评语

作业结构完整,内容很详细,有参考价值

评语时间 :2017-12-10 22:12:10

附件

课程作业

最新课程作业

推荐课程作业

热门课程作业

热评课程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