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实践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 :实践研修成果--教研活动设计 作业周期 : 2017-11-282017-12-29

作业要求 :

作业内容:结合学科年级组学期工作计划设计一次教研活动,活动后根据实践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有针对性地修改,以作业的形式并在平台按时提交。

要求:

1.教研活动设计研修成果要结合个人实际,设计合理、可行的个人研修成果;字数不少于500字。 
2.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

发布者 :培训管理专员

实践研修成果--教研活动设计

提交者:学员黎艳花    所属单位:儋州市第二中学    提交时间: 2017-11-28 13:26:46    浏览数( 0 ) 【举报】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学设计

儋州市第二中学   政治 黎艳花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与教师的课堂授课解释与阐明,让学生掌握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的原因、其历经的辉煌历程与见证,全面、辩证、历史地分析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过程与方法

结合本地实际情况,采用情景创设法、小组讨论与分析相结合法,引导学生通过观看图片、视频获取有关人类古代文明源流、中华传统汉字、史学典籍等方面的材料,通过分析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基本特征,说明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加深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这一特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生活智慧与学习智慧、时代创新精神与团队合作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探究典型事例,引导学生回顾古代中华文化的辉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心,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通过分析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和近代的衰微过程,在探求文化延续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文化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引导学生自觉肩负起振兴中华文化的使命。

教学

重难

重点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

难点

如何再创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教学

方法

 

情境教学法  小组讨论法

 

 

教学

资源

 

PPT  教案 学案

 

课时

安排

 

 

1 课时

 

教师

活动

教学过程

学生

活动

推进

新课

交代

任务

创设

情境

激发

兴趣

 

展示

表格

 

引导

学生

完成

表格

 

 

 

创设

情境

激发

兴趣

 

 

 

启发

引导

 

 

 

 

 

 

 

 

创设

情境

激发

兴趣

依据

课前

分组

组织

讨论

归纳

分析

 

【课   入】课前播放歌曲《中国人》

【推进新课】

(板书)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本节课,教学任务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表现、原因、对策,下面我们逐项进行。

课堂探究:图片展示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埃及文明

中华文明与其他三大文明古国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解析:这些古代文明由于外族入侵相继衰落、中断、湮灭;只有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

(播放视频,引导学生探究辉煌的历程)

(一)中华古文化经历了什么发展历程

殷商

春秋

战国

秦朝

隋唐

宋元明

明清

产生

深刻

影响

____

中华

文化

思想

____

具有

____

的意

义促进

独尊

儒术______

_____

时代

宋明

理学_____

面临工业文明冲击_____

(二)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1.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引导学生欣赏视频《三字经》,并思考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载体是什么?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与史书典籍

1)汉字

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2)史书典籍

地位: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学生活动:列举史书典籍,并思考史书典籍的特点是什么?原因何在?

①特点: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

②原因: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历史经验,重视保存历史资料。相传在夏商时期就有了史官,以后的历朝历代都设置史官。他们大都终身世袭,所以能够将大量的史实记载下来,将丰富的史料积累起来。

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还得益于它特有的包容性

含义: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意义: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总之: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汉字传载、史学典籍存传、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三)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1.中华文化在近代经历了衰微的过程

1)在古代社会,中华文化曾长期走在世界前列。

 2)中华文化在近代经历了衰微过程的原因及表现

   2. 如何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情景:材料一:产生西汉盛于唐,儋州调声坎坷路:第一次惨遭打击,推残是在清末;第二次禁止调声是辛亥革命失败后一直到抗日战争胜利(怕人民群众用调声来抨击、讽刺他们,参加革命); 第三次禁止调声是从“反右”运动开始,持续到“文革”后期形成高潮.

   材料二:儋州调声成国宝: 2006年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目。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儋州调声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思考:结合儋州调声,谈谈如何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1)    实践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

下,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    弘扬中华文化,就是在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耕耘。

(3)    我们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

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学习,我们认识了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综合所学,我们发现:首先,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从各代辉煌的历程中体现出来;其次,从汉字与史学典籍中体现出来,最后,我们要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课堂作业

1. 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时期是(      

  A.春秋战国时期   B.秦朝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人类文明史上独树一帜。之所以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因为(       )

①统一的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重大作用   ②中国自华夏以来,留有丰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③得益于中华文化的“包容性”④中华文化从未中断而延续至今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3.下列说法能够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是(   )

①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至今仍存 

②今天的汉字是由甲骨文演变而来 

③北宋时的《资治通鉴》为后世所传播,被统治阶级所借鉴 

④我国民族众多,方言也较多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欣赏

歌曲

目标

明确

联系

实际

思考

发言

 

 

欣赏

体会

视频

完成

表格

 

 

 

欣赏

体会

视频

 

 

 

畅所

欲言

 

 

 

 

 

 

 

 

 

感悟

 

践行

小组

探究

创新

途径

布置

任务

【课后拓展】请结合本节课的内容,设计一个儋州调声创新的方案。

 

 

【评价与反思】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7-11-28 16:32:53

实践研修成果

最新实践研修成果

推荐实践研修成果

热门实践研修成果

热评实践研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