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实践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 :实践研修成果--教研活动设计 作业周期 : 2017-11-282017-12-29

作业要求 :

作业内容:结合学科年级组学期工作计划设计一次教研活动,活动后根据实践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有针对性地修改,以作业的形式并在平台按时提交。

要求:

1.教研活动设计研修成果要结合个人实际,设计合理、可行的个人研修成果;字数不少于500字。 
2.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

发布者 :培训管理专员

实践研修成果--教研活动设计

提交者:学员符顶蒙    提交时间: 2017-12-11 15:41:15    浏览数( 7 ) 【举报】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平均数》教学设计

                                                                                 儋州市大成镇中心学校     符顶蒙

一、教学内容

    教材91页例1、92页“做一做”第1、2题和练习二十二第3题。

、教学目标

    (一)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二) 学生经历用平均数知识解决简单生活问题的过程,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方法,发展统计观念。初步感知“移多补少”“对应”等数学思想。

    (三) 感受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验学习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借助“移多补少”的方法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谈话引入。 课件出示教师家的书 现在,老师的书架上层有12本书,下层有10本书,我想请同学们帮忙,重新整理一下,使每层书架上的书一样多。

    2.感知课题。(1)学生思考,想象移动的过程。(2)教师操作并提问:现在每层都有11本书了,这个11是它们的什么数?(3)教师:像这样把几个不同的数,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得到相同的数,就是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平均数”这个新朋友,好吗? (板书:平均数)

  (二)探究新知

   1.引发质疑,探索新知。 教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想通过这节课学习到哪些知识? 预设:(1)平均数是一个什么数?(2)怎样计算平均数?(3)平均数在生活中有什么用?

    2.理解含义,探求方法。

    课件出示例1,为了保护环境,学校四年级3班的一组同学利用业余时间收集矿泉水瓶,做环保小卫士。 仔细观察统计图,从图中知道了什么?你能根据统计图提出什么问题? 预设:(1)小红比小兰多收集多少个瓶子? (2)小明再给小亮几瓶,他俩的瓶子就一样多? (3)他们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瓶子? 你怎样理解“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瓶子?”你怎样才能让他们的瓶子数量一样多呢?(小组合作交流汇报)

   小结1:求平均数实际就是把多的补给少的,在数学上叫做“移多补少”。

   小结2:求平均数也可以采用计算的方法,用他们一共收集的矿泉水瓶个数总和除以人数,得到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

   14+12+11+15)÷4=13(个)。

    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设计意图】注重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通过解决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矿泉水瓶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理解求平均数的方法,掌握“移多补少”以及“先求和再平均分”的数学方法。

    3.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教师:刚才我们通过移多补少和计算,求出平均每人收集了13个矿泉水瓶,看这个平均数13,它是不是每个人真正收集的矿泉水瓶数量? 引导学生体会13不是每个人真正收集的矿泉水瓶数量,而是4个人的总体水平。

   小结:平均收集13个矿泉水瓶,不是每个人真正收集的数量,是一个“虚拟”的数,反映了这组收集矿泉水瓶数的总体情况。

   教师:生活中你还在哪些地方或什么事情中遇到或用到过平均数吗?举例说一说。 预设: 1)本周平均最高气温6摄氏度。 (2)三年级学生的平均身高是140厘米。 (3)四年级2班五位同学平均每人捐10本图书。 【设计意图】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并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实例,感受数学源于生活。

  (三)知识应用

   1.判断。

   1)某小学全体同学向希望工程捐款,平均每人捐款3元。那么,全校每个同学一定都捐了3元。 (       )

  2)学校排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有的队员身高会超过160厘米,有的队员身高不到160厘米。 (       )

  3)小明所在的1班学生平均身高1.4米,小强所在的2班平均身高1.5米。小明一定比小强矮。 (       )

   2.选择。 小明家平均每月用水(       )吨。

 A.(16+24+36+27)÷365 B.(16+24+36+27)÷12

C.(16+24+36+27)÷4

  3、解决问题。

1)下面是5位同学为灾区小朋友捐书的情况。

姓名

杨欣宇

王波

刘真尧

马丽

唐小东

本数

8

6

9

8

14

平均每人捐多少本书?

2)一个书架第一层放了53本书,第二层和第三层共放了70本书,第四层放了65本书。平均每层放了多少本书?

  (四)全课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再看看开始想解决的问题:(1)平均数是一个什么数?(2)怎样计算平均数?(3)平均数在生活中有什么用?现在能解决了吗?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7-12-15 21:59:01

附件

实践研修成果

最新实践研修成果

推荐实践研修成果

热门实践研修成果

热评实践研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