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日志 > 正文

研修日志1

  发布者:阿依古丽·努尔麦提    所属单位:叶城县铁提乡中学    发布时间:2018-04-26    浏览数( -) 【举报】

一、传统教学优缺点分析。

传统教学是指根据传统习惯,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听讲与练习的教学,传统教学简单方便:按部就班,教师只要依进度把教材讲解清楚就行了;简单快速,可以采取大班教学且一节课可以讲解很多的内容与技巧;省时省事,教师直接讲解结果可以省掉学生摸索的时间,甚至省掉实验或操作等麻烦之事;应付考试,只要针对考题类型加上大量反复练习,特别是对需要记忆事实或熟练技巧的考题尤其有效。但本质上仍属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的优点是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有利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与控制。但是做教师的常常有这样的苦恼,“某一个问题都讲过几次了,学生怎么还是不会?”,“某某你上课怎么又走神了,一节课我都提醒你几次了。”还有这样的场景“教师在台上涛涛不绝,学生在座位上晕晕欲睡,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课堂效率低”究其原因是教师忽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不把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很好地体现出来。学生的任务就是要消化、理解教师讲授的内容,把学生当作灌输的对象、,忘记了学生是有主观能动性的,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逆向性思维被束缚、被禁锢,新观念被扼杀,大胆幻想的翅膀被折断,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其主动性无从发挥。不难想象,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如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肯定难以达到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更不可培养创造型人才,这就是传统教学模式的最大弊端。

二、信息化教学特点。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加入,尤其是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的加入,教师的主要作用不再是提供信息,而是培养学生自身获取知识的能力,指导学生的学习探索活动,让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发现。网络学习以语文为例,每篇文章有写作背景,作者简介,课文重难点指导,学生根据这些资源完成课文的预习,个别词句不懂还可以“baidu”一下,学习过程中同学之间可以互相交流探讨。网络教室学习过程中更多的时候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主动思考与探索;教学媒体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可见兴趣在语文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学习是一项艰苦的劳动,时间长了,很容易使人感到疲惫、烦躁,因而懈怠下来。有了兴趣,学习便成了一件愉快的事情,就会让人感到精力充沛,乐此不疲。传统的教学手段和设施由于其局限性,往往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影响了教学的效果。而多媒体声像兼备,特别是图像、动画、影像、声音使教材变得更为生动形象;使凝固在教材中的静态美升华为动态美,将教材中蕴含的意境美、音乐美、艺术美、充分表现出来,同时刺激学生的生理感观,激发学生的各种积极心理因素,调动审美主体的心理功能活动,从而产生强烈的美感效应,运用多媒体技术创造赏心悦目的情境,给学生多种感官刺激,达到“课伊始,趣办生,课进行,趣渐浓,课结束,趣犹存”的境界,真正使学生爱学、乐学。

    个别化教学,有利于因材施教。,,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难易、进度,并随时与教师、同学进行交互。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所构造的教学环境下,学生可逐步摆脱传统的教师中心模式,学生由传统的被迫学习变为独立的主动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包含更多的主动获取知识、处理信息、促进发展。

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信息能力的发展。因特网是世界最大的知识库、资源库,它拥有最丰富的信息资源,利用这些资源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相应的内容辅助学习。例如:教师布置预习鲁迅的《少年闰土》,搜集资料找出鲁迅的其它散文作品,利用网络来完成省时省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信息获取、信息分析与信息加工能力,特别适合于学生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式的学习,这样就为学生发散必思维、创造性思维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孕育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而现代教育技术进入课堂后,以其形象直观、有声有色的特有优势,缩短了时空距离,把事物呈现在学生眼前,化繁为简,将抽象的东西具体化,促进学生多感官参与,从而缩短了学生认识事物的过程。例如: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以及情感、意志等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对某些学科中的抽象概念的理解和认知不足,传统说教不足以引起学生兴趣、被学生所接受,而信息化教学正弥补了这一缺陷。

在文本训练的基础上,尝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进行快速阅读技巧的训练,尝试利用“电子图书”进行高效的超文本、超媒体阅读,给学生创设最有利的信息环境,以提高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信息化教学与传统教学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冲突。然而,产生这种冲突是有一定原因的:可直接应用于教学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匮乏与效用低下已成为制约教育信息化深入发展的“瓶颈”。尽管近几年来信息化资源的开发必须与课程整合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然而在建设实践中,花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所建起来的信息化教育资源却没能与日常教学和学习“无缝融合”,资源与教育实践相脱节、游离于教学实践的边缘。现在教材版本较多,更新较快,与之配套的教学应用软件没有及时跟上,教师“无米下锅”现在,虽然教师们基本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应用知识,但还不具备相当深厚的计算机软件开发的理论知识和能力。再者,一线教师日常教学任务繁重,无暇进行设计开发,而教学软件的开发恰恰费时费力,要想制作出声情并茂的教学软件,并非易事,需要时间,同时亦需要相关人员的通力合作才能完成

四、信息化教学的优点   

   信息源丰富、知识量大、有利于怀境的创设。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为课堂教学所提供教学环境,使得课堂上信息来源变得丰富多彩,教师和课本不再是唯一的信息源,多种媒体的运用不仅能够扩大知识信息的含量,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观,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加入, 尤其是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的加入,教师的主要作用不再是提供信息,而是培养学生自身获取知识的能力,指导学生的学习探索活动,让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发现,从而形成一种新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在整个进程中教师有时处于中心地位(以便起主导作用),但并非自始至终如此;学生有时处于传递――接受学习状态(这时教师要特别注意帮助学生建立“新知”与“旧知”之间的联系以便使学生实现有意义的学习),但更多的时候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主动思考与探索;教学媒体有时作为辅助教学的教具,有时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教材既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的内容,也是学生建构意认的对象。可见,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个别化教学,有利于因材施教。计算机的交互必,给学生提供了个 别化学习的可能,学习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完整呈现学习内容与过程,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难易、进度,并随时与教师、同学进行交互。在现 代教育技术手段所构造的教学环境下,学生可逐步摆脱传统的教师中心模式,学生由传统的被迫学习变为独立的主动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包含更多的主动获取知识、处理信息、促进发展的万分,有利于因材施教。

   互助互动,培养协作式学习。计算机网络特性有利于实现培养合作精神并促进高级认知能力发展的协作式学习。在网络的帮助下,学习者通过互相协同、互相竞争或分角色扮演等多种不同形式来参加学习,这对于问题的深化理解和知识的掌握运用很有好处,而且对训认知能力的发展、合作精神的培养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信息能力的发展。多媒体的超文本特性与网络特性的结合,为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信息分析与信息加工能力营造了理想的环境。众所周知,因特网是世界是最大的知识库、资源库,它拥有最丰富的信息资源,而且这些知识库和资源库都是按照符合人类联想思维的超文本结构组织起来的,因而特别适合于学生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式的学习,这样就为学生发散必思维、创造性思维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孕育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但也信息化教学也有一定的缺陷。对教学条件要求较高,有些学校难以实 现,教师的准备不足时,容易出现无法控制的局面。

    所以在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时应该视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各种现代化资源,正所谓教有法而无定法。

因此,我们更需要指出的是,信息化教学具有多方面的优越特点,但是它仅仅是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它只是为我们建构新的教学模式提供一个有力的工具。优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将促进教师信息应用技术的提升,促进学生信息素养和信息意识的养成,提高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水平,加快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整体推进步伐要去除传统教学的弊端,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还需要做好信息化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的整合,强化课程资源意识,提高整合意识,增强整合能力,二者互相取长补短,用先进、科学的教学思想指导我们去合理的运用这种教学手段,最大限度的开发它的优越性,研究的核心即在信息资源的“优质开发”和“有效应用”上下功夫。开拓创新,突破传统,服务于我们的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研修日志

最新研修日志

热评研修日志

热门研修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