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总结 > 正文

作业标题 :新教师学科培训总结 作业周期 : 2017-12-252018-03-31

作业要求 :

新教师学科培训总结要求:

1. 字数:500字以上;

2. 内容:要结合所学培训课程,总结出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课程或观点,在本次培训中你最大的收获,以及培训给你的感悟或启示

3. 文章条理清晰,文从字顺;

4. 保证原创,不得编造、抄袭,如有与网络内容雷同者,则批为不合格。

发布者 :培训管理专员

新教师学科培训总结

提交者:学员薛俊杰    所属单位:哈西复华小学    提交时间: 2018-03-01 14:37:51    浏览数( 0 ) 【推荐】 【举报】

新教师学科培训总结

读大学时,中文专业是一种美的存在,能够畅游在古今中外的文字海洋之中,人的内心世界是何等美好纯净。还记得女性主义文学老师说过一句话,让我终生难忘,“一走上讲台就兴奋。”就是带着这样美好的憧憬,我选择了教师这份神圣的职业。然而当自己真正成为一名语文老师时,不,更准确地说是一名小学语文老师时,站在讲台上的我忽然变得不自信,没有底气,完全掌控不了课堂,更何谈驾驭课堂。而就在此时,新教师培训开始了。因为对于小学语文课程怎样进行教学设计,我一直云里雾里,所以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一般策略(上、下)》这门课程。这也是本次培训中我收获最大的一门课程。

下面我将结合这门课程谈谈此次培训过程中我的所想所思、所学所悟。

语文学科的“教材解读”主要包括课程标准、教材文本、学生学情这三个要素。陶老师在课程中介绍了一套小学语文“教材解读”的基本思路,即:解读课程标准,以学段目标为经纬,解决“教什么”;解读教材文本,以教材为载体,解决“怎么教”;解读学生学情,以学生为主体,教“有用的语文”。

一、如何解读课程标准

以前自己也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总是感觉学段目标与内容部分条目太多,而且也不够系统。学习了陶老师的“梳理—对比—转化”三步解读课标的方法后,瞬间茅塞顿开。

“梳理”是对《语文课程标准》的学段目标进行了个性化的分析、归类。以“识字与写字”部分为例,课标中针对此部分的具体要求可以根据识字数量、知识与技能、写字要求、情感态度这四个方面进行归类。这样一来,为解读教材提供了清晰的目标,为教学设计提供了明确的思路,为教学评价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对比”是对同一类型的目标内容进行不同学段的纵向对比,理出学段教学目标的层次性。比如说,阅读教学的训练目标都有“理解词语”这一项,但低段只要求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中段则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体会其表情达意的作用;高段的目标显然有了进一步提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辨别其感情色彩,推想其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学段不同会有深浅不同的要求,每项目标都是随着学段的升高而逐层递进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各学段目标之间的“相同与不同”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做到了然于胸,才能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杜绝教学的“超标”或者“不达标”现象。

“转化”则是把抽象的“课标”理论转化为具体的易于具体实施的操作定义。如:“学习复述”可以转化为“理清课文脉络—抓住课文细节—转换不同人称—设置多次活动”。把具有一定理论色彩的目标要求“变形”为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策略,对教师的教学实践具有极强的指导和引领作用。

二、如何解读教材文本

   教材是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编排的,体现了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要求。并且教材中的训练点也是依据学段目标设计的,体现了相应的“学段”特征。分析教材文本首先要定位,看看我们所要解读的教材文本属于哪一年级,哪一个学段?这个学段在课程标准相对应的“学段目标”上有哪些具体要求?其次要找准坐标,研究所解读的课文所处的单元位置,年段位置,分析它在教材体系中的“承上启下”——“承上”,它与其他学过的课文有什么关联?“启下”,它可以为后面将要学习的课文起到什么“铺垫作用”?再次,分析教材文本的训练点,即找出文本中有哪些语言材料(如关键字句、表达方法、表达顺序等),或者课本设置的练习题,是与课文所属的“学段目标”的要求具有对应性的?这些“语言材料”和课本设置的练习题,基本就是这篇课文的具体训练的要点。

三、如何解读学情

学生是老师教学活动唯一的也是最重要的对象。也就是说,我们的教学是否有效,主要衡量指标是“学生学得怎么样”!所以,“以生为本”“以学定教”是一切教学活动的核心要求,因此“解读学情”,了解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相关的“已有的基础”与“存在的不足”,是我们在解读语文教材的思考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有了对课程标准清晰准确的把握,我们新手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就有了方向;有了对教材文本的精准定位和细致研读,课堂教学中的重难点也就更容易突破了;有了对学生学情的认真分析,我们才能解决“怎样教有用的语文”这一问题。

感谢这次培训带给我们如此精彩的课程,帮助我们新教师在语文教学基本功上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提升了我们的语文学科专业素养。期待未来的教学中,我们都能成为一名幸福的语文教师,享受课堂带来的快乐,享受生命与生命之间的交流。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8-03-01 16:53:09

附件

研修总结

最新研修总结

推荐研修总结

热门研修总结

热评研修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