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日志 > 正文

教师如何与学生成为朋友

  发布者:高钏    所属单位:江苏省淮阴中学    发布时间:2017-12-23    浏览数( -) 【举报】

    随着民主、平等观念的渗透,现代社会的师生关系也出现了新的变化。教师无法再像从前一样,以对知识的占有来树立自己的威信和地位。

    据中国教育报调查,很多学生认为理想的师生关系应是:老师、学生互相帮助,成为朋友,共同进步。老师不仅在课堂上,学习上关心学生,在课堂外也能够和学生友好相处,不要时时摆出一副老师的架子。学生也要尊重老师,有困难能向老师诉说,对老师不要有恐惧感。从而形成一种师生间关系融洽,无隔膜,能坦诚相见、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关怀,彼此充满真诚感情的朋友型师生关系。

    这样理想的师生关系该如何构建呢?

    我认为,首先要互相尊重。互相尊重是学生要尊重老师,老师也要尊重学生。老师想要被他的学生尊重 ,首先他应该是一个真正充满人格魅力的人师,并通过加强自身修养,提高师德素养和教学能力,以高尚的品德和过硬的素质去感染学生,征服学生来赢得学生的尊重。而“尊生”的前提是教师要形成“师生平等”的观念和意识,并认识到老师与学生之间首先是两个平等的人,其次才是他们的角色关系。在这样的认识下老师才有可能走近学生并与他们交心。然而要把“平等”两字落实到教学生活中,老师首先要拓宽胸怀,把所有学生都装在心里,善于倾听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尊重他们的意愿和情绪,让他们充分感受到被老师尊重了。其次,老师还应清楚,学生和老师,优等生和差生之间没有卑微和高贵之分,他们完全是平等的。教师不能事事凌驾于学生之上,教师和所有学生是同一集体中分工不同之人,教师好比是领头羊,掌握着这支队伍前进的方向,但没有任何特权,和学生之间发生的关系必须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基于这种思想,在班级管理上,教师应当公正地处理每件事,不能带有任何偏见,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遇事要充分调查研究,了解事情的真相后才能做出判断。特别是对后进生,不能只看缺点,看不到长处,即使批评也要注意场合和措辞,将学生当成朋友,避免他们的心灵受到压抑,人格扭曲。如果教师有不对的地方,也要勇于承认,千万不能强词夺理,自以为是。另外 ,尊重学生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最不能容忍那些损害他们自尊心的老师,对学生讽刺、挖苦、冷漠、体罚或变相体罚等有伤学生尊严和不利学生个性发展的手段,只能引起学生的逆烦心理和对抗情绪,一旦他们认为失去自尊就会使师生关系紧张。反之,他们就会获得向上的动力源泉。曾有一位老师在一次班会课上,在全体同学面前表扬了一位性格内向、平常说话声音很小的女生,说她做事细心,热爱劳动,热爱班集体,默默地在放学后为值日生排课桌,倒垃圾等。没想到从那以后,这位不爱表现,成绩不是很好的学生表现越来越出色,成绩稳步提高,与老师的关系也拉近了,后来老师知道是因为那次对他的表扬改变了他。由此可见,老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意愿、隐私权等,并采取一切的方式肯定学生,赏识学生,让学生加强自尊心同时更尊重老师。

    其次是要互相理解。老师和学生其角色的不同,导致看人,想问题的方法也不一样。角色的互换,可以为双方带来崭新的体验的同时,还可以在互相的交流中培养学生的认同意识,更能融洽双方的关系。因此我们可用“换位思考”的方式来开启这把理解大门的钥匙。

  1.“师”换“生”位,了解“生情”,对症施教。

  在现行教育中,老师抱怨学生不好教,家长抱怨孩子不好管。在诸多因素中,不排除施教者缺乏对学生心理的研究,缺少对学生内心世界的了解的感受。老师总是站在成人的角度评价学生、挖苦学生、训斥学生,甚至体罚学生,将学生“赶出”课堂,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师生间的矛盾加剧,敌意加深,逆反心理加重,造成师生唱对台戏,顶着干的局面。

  2.“生”换“师”位,理解“师意”,不再独行。

  很多学生在人际交流中具有这样一种心理特征:他们一方面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但同时又很少主动地去理解别人,在对待老师方面,这一心理特征表现得尤为突出。那么作为老师,平时应该指导学生学会理解他人,而一旦师生间发生了冲突,则应该学会理解老师。

  最后是互相关怀。关怀是建构良好师生关系的催化剂。老师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必然会引起学生爱的反馈,因为学生感受了老师的关怀和爱护,产生了愉快的情绪体验,对老师就会更热爱更信赖。

  总之,师生关系需要用心构建,从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去了解彼此,走进彼此的内心世界,这样才能成为真正的朋友,也才能够让老师和学生共同成长成就。


   

研修日志

最新研修日志

热评研修日志

热门研修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