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课程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作业】 作业周期 : 2017-12-252018-06-30

作业要求 :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您是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您的教学的?请结合本次培训所学知识和所教学科的教学特点,组织实施一节使用信息技术的课,提交本节课的完整教学设计方案,并附教学照片2--3张。

要求:

(1 )提交一份能够体现学科教育与信息技术应用充分整合的教学设计方案。完整的教学设计包括:一份设计文稿和配套的教学演示文稿(ppt格式)

(2)教学设计文稿应包括:学情分析(学生、教材、课程等);三维目标剖析;教学法说明,教具及信息技术设备设置说明,所有应用环境及软件的说明;教学过程,师生互动过程;教学评价方案;教学反思。

(3)教学演示文稿要求:主题与教学设计要对应,能够体现教学设计的意图和思路。具有一定的画面设计,并能融合一定的教学资源。

(4)字数要求:不少于500字。   

(5)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6)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教学设计文稿。(最好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发布者 :培训管理专员

【作业】

提交者:学员巴向辉    所属单位:垦利街道西宋小学    提交时间: 2018-04-12 19:08:33    浏览数( 4 ) 【举报】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 教材分析

    《晏子使楚》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十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语言的艺术”。本文记叙了春秋末期,齐国大夫晏 子出使楚国,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晏子以智取胜的事,赞扬了晏子的能言善辩、智慧过人和爱国情怀。

本文主要的写作方法是通过对话塑造人物形象。(语言描写、神态描写)

二、 学情分析

本节课传授的对象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它们已经具备了自主阅读和预习的能力,能够自行划分课文部分。初步理解文意,借助工具书完重点字词意思的查阅与理解。但是我们班的孩子普遍阅读量低,课外知识储备量低,尤其是对历史故事和人物的了解非常少,并且他们课前预习中查阅资料的途径很少,这就对它们理解课文产生了影响,相应的也加大了课堂的负担。本节课的重难点在于理清文章脉络,体会晏子的人物形象,而我们的孩子在课文内容的概括梳理方面有比较好的基础,但是在感情的体会上却有所不足,有时能体会却不会用语言表达,需要老师深入引导启发。

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按要求掌握生字;2.能正确读写“侮辱、威风、矮小、冷笑、为难、规矩、招待、囚犯、出息、大臣、柑橘、盗贼、取消、笑嘻嘻、赔不是、实话实说、面不改色、安居乐业”等词语。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读自悟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解决学习中的疑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使学生体会到晏子能言善辩的才能和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2.培养学生的正义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清课文的顺序,了解晏子这一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梳理课文内容,看看课文围绕“晏子使楚”写了这一过程中发生的哪些小事,并从人物的语言中概括人物形象)

    难点:理解晏子反驳的话。(找出文中人物的对话,联系当时的具体情况进行体会,从而理解晏子反驳的巧妙)

五、 教学准备

教学PPT,相关历史资料;学生预习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六、 教法学法

教师:采用“学生质疑,讨论释疑”的方法。

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读、思、议、演相结合。

七、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3分钟)

1.复习提问本单元主题“语言的艺术”。

2.背景简介:介绍文章的时代背景,加深学生理解

板书课题:找一个同学给大家说说题目的意思。教师明确。

3.词语检查。

(教学意图:通过复习提问,引导学生理解本课的主旨;通过解题,使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信息,为深入研究课文做准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悟(3分钟)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这件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是什么?

2.学生交流,教师指导、补充   

(教学意图:通过引导提问,使学生把握课文的重点问题,完成初读目标。在初读过程中注意重点字词。)

(三)深入探究课文,理清文章脉络(解疑释疑)(4分钟)

1.点名学生回答初读的第一个问题。

通过刚才的阅读我们了解到本文主要写的是春秋时期,齐国晏子出使楚国,楚王想要侮辱晏子的三个故事。

2.那么请思考:(1)楚王为什么要侮辱晏子?(2)楚王三次侮辱晏子,结果怎样?

点名学生回答,并板书。

通过讨论,我们知道课文可以分为三部分,分别是:

3.经过问答,提出问题:讨论: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叙述的?

4.学生交流,教师点拨:事情发展的顺序

起因:楚王想侮辱晏子和齐国

经过:楚王三次侮辱,晏子三次回击

结果: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

(教学意图:理清文章脉络是学习课文的重点,教师通过引导,层层深入,在突破重点的同时,又学到了文章表达上的方法。)    

(四)精读课文,理解人物形象(25分钟)

1. 重点交流: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晏子是怎样反驳的?

学生交流,教师归纳,并出示投影

第一回合的较量:

- 学生自读,点名读;

-依次出示投影:楚王的侮辱、燕子的反驳

(教师范读,通过关键词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情感和语气,指导学生读)

- 讨论:晏子反驳的巧妙之处在哪里?(思考填空)

- 请一同学带着感情表演本段。

第二回合的较量:

- 齐读,点名读;

-依次出示投影:楚王的侮辱、燕子的反驳

(教师范读,通过关键词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情感和语气,指导学生读)

- 讨论:晏子反驳的巧妙之处在哪里?(思考填空)

第三回合的较量:

- 范读,点名读;

-依次出示投影:楚王的侮辱、燕子的反驳

(教师范读,通过关键词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情感和语气,指导学生读)

- 讨论:晏子反驳的巧妙之处在哪里?(思考填空)

2.体会表达:晏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教学意图:明白晏子反驳的话并理解人物形象是学习本文的难点,抓住相关语句进行体会,并通过思、议、演进行深入的体会,让学生的学习有方法性和目的性。)

(五)拓展延伸(5分钟)

1.周恩来的外交故事。

2.谈谈学完本课的收获。   

(教学意图:有针对性的训练,加深对课文的印象。情感升华,培养学生的正义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六)课后作业

同桌两人一组,互为楚王和晏子,进行第四回合的侮辱与反击。      

(教学意图:拓展延伸,切实体会语言运用的艺术。)

   

八、教学反思

    《晏子使楚》是一篇历史故事,虽然离我们生活的年代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但文章中的思辨之美能给我们以亲切自然的感觉。文章智力因素丰富,学生在认识理解侮辱与反侮辱的过程中,可以体会到智力角逐的愉快。教学中,应注意挖掘课文和学生的智力因素。
    首先,涉及的问题要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教学思路要清楚。本课中为了符合学生能力,我没有直接提问晏子反驳的巧妙之处,而是设计了思考并填空,效果较好。

    其次,能抓住重点的句子,读读悟悟,让学生深切感受到楚王侮辱晏子的目的在于侮辱齐国,晏子反驳齐王是为了维护国家的尊严。

    最后,能抓住晏子反驳楚王的话,让学生读、思、议、演相结合,体会话里面包含的深层含义。课堂上学生读的不太好,也没有真正演起来,以后可以尝试继续这方面的练习。

附件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8-04-13 10:15:34

课程作业

最新课程作业

推荐课程作业

热门课程作业

热评课程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