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心得体会 > 正文

转变教育教学管理理念,提升教育教学管理能力

  发布者:杨宝春    所属单位:长泰县陈巷中心小学    发布时间:2018-01-29    浏览数( -) 【举报】

20181月,我参加了长泰县小学校长提高班远程培训学习,通过一个月的培训以及在培训过程中的研讨交流、学习,我学到了许多先进的教育教学管理理论,丰富和了管理知识,提高了管理能力,让我真正领悟到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校长应有的新理念、新思想的现代教育、办学模式。下面就我的学习和认识谈几点心得体会。

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教育教学工作来开展的,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是一门科学,要想搞好教育教学管理,必须认真探索教育教学管理的科学方法。近几年来,我在教育教学管理的方法上进行一些探索和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概括起来有以下三点: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本身的素质决定着一所学校的命运,而学校发展与否,发展快慢,取决于教师的综合素质。学生的发展,就是教师的成功,教师的发展,才是学校的成功。因此,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对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具有十分突出的作用。本人结合自己的管理经验,认为加强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健康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人师表,以教师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是师德师风建设的重点。作为学校,应结合具体实际,通过政治业务学习,培养教师爱岗敬业精神,努力提高教师的素质。

   第二、合理安排教师岗位。农村学校,师资分配还不够完善。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应该根据教师的特长和年龄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岗位。记得,我在完小校当校长的时候,曾经遇到学校没有音乐和美术的专业老师,通过深入了解每个老师的特长,发现两位老师分别对音乐和美术有一定的钻研,学校就与这两位老师交流,鼓励他们任教音乐和美术课程,解决了专业课程的任课难题,而且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师资分配不均衡的情况下,作为学校管理者,应该充分发挥教师的特长,合理安排教学岗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三、加强教师的业务培训。首先,以课堂为基地,强化教研组的作用,有效开展校本研修、网络教研,让教师通过自主研修、参与集体备课、听评课、教学评比等活动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其次,学校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邀请骨干教师、名师到学校讲课,开展讲座等等,通过这种形式让老师们跟专家近距离接触,向专家学习。同时,学校建立外出学习、培训机制,争取保证每一位教师都有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通过外出学习听课、培训开拓教师的事业,提高教师业务能力。

四是建立教师激励机制。教师激励机制运用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是决定学校兴衰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学校的管理工作中,建立一种良性的激励机制,从激励教师行为和满足教师需求入手,合理的运用内部激励和外部激励,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相结合,以满足教师的不同需要,为教师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做到教师个人的激励与教师群体激励相结合,有效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建立合理、适宜的内部竞争体制 。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好习惯就像是我们生命的枝上盛开的一朵美丽的小花,学生能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们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好的学习习惯能使教学事半功倍。学生养成了主动学习的习惯,真正实现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如能在培养学生学习的习惯上下功夫,既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也可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达到双赢的效果。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第一、要从小节开始,持之以恒。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从细节开始,在教学中,有许多的“细节”,诸如坐的姿势,读书的姿势,回答问题的声音要响亮等等,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把这些细节养成好的习惯。教师必须注意从一点一滴的小事抓起。习惯是经过重复或练习而形成的自动化了的行为动作,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是必须有一个过程,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不断强化,需要持之以恒地渗透。久而久之,学生的习惯就自然形成了。
   
第二、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求知的内在动力。激发起学生的兴趣, 学习就会积极主动, 学起来事半功倍。但是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 主要在于教师如何引导学生, 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进而能创造性地学, 最终达到优化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浓,自学的积极性就越高。 激发兴趣就是要把学生已经形成的潜在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第三、帮助学生养成认真作业的习惯。据有关资料统计:89.6%的同学认为自己作业错误的主要原因是粗心大意。28.05%在做作业时没看清题目要求就开始解答了。还有3.2%的同学常常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这些不良的习惯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影响了学生进一步探究的能力、影响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认真作业的习惯,不仅是教育培养学生优良道德品质的需要,也是帮助学生依靠自己的劳动获取知识、掌握能力的关键措施,对学生人格的形成和自主能力的形成有很重要的意义。
    
第四、帮助学生养成勤思好问的学习习惯。勤思好问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基础的需要,同时也是培养和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第五、整体发展,互相促进。除了学习习惯外,还要养成的良好习惯有很多,如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劳动习惯等,它们都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它们之间具有很大的关联性,如一个学生一旦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那就为他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劳动习惯、学习习惯等到创造了条件:一个在日常生活中粗心大意惯了的人,要在学习中养成认真细心的习惯是很难的,因此,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不能单枪匹马,孤军作战,不仅要与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等结合起来,还要与学校,家长结合起来,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体现在日常教学细微环节之中,往往容易被我们所忽视。而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正要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一点一滴地加以耐心培养。学生一旦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他们也就可谓是学会了学习,教师也就做到了:“教是为了不教”。关注学困生,传统的分层教学也是较为有效的方法。只要我们的心中有学生,特别是心中时时装着学困生,时时关爱学困生,这样的课堂教学一定会充满人性的光辉。 

三、家校协同教育。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家庭教育缺失,不但不能与学校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教育学生健康成长,反而会严重阻碍学校教育,给学校教育带来困扰。学生成才,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陶冶。其中,学校与家庭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主阵地,这两者之间的相互配合,相互协调,是成功塑造良才的关键。因此要加强家校的联系,可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家访是指导家庭教育的前提。现在的学生大部分是家里的独生子女,有部分学生个性,比较专横、高傲,有部分学生比较听话,但习惯较差,作风散漫,了解是知道的前提。任课教师对班上有“问题”学生进行家访,既可以了解学生,又是了解家庭情况的最好时机。特别是在家庭的自由氛围中,家长往往会被老师的热忱所感动,内心放松,就愿意把很多孩子的事,包括家长自己的事都跟老师说。面见式的家访,是一种坦诚的、温馨的交流。

第二,家长会是指导家庭教育的“课堂”。家长会,老师不但可以和家长相互沟通,了解学生近况,还可以向家长介绍国内外先进的家庭教育观念。同时还可以针对学生在学校、家庭中出现的问题,引导家长共同讨论,同意思想,寻求对策,做到协同教育。

 

  

 

心得体会

最新心得体会

热评心得体会

热门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