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课程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作业二要求 作业周期 : 2018-03-192018-04-30

作业要求 :

请结合自己的日常学科教学或教育管理,提交一篇(微型)课题研究报告,一般包含问题提出、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过程、研究结论。

1. 字数要求:不少于1500字;

2. 研究报告须为原创,出现雷同一律视为无效作业,该项得分为“0分”;

3. 报告上传时,请先在word文档编辑器内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不得用附件形式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4. 请务必于截止日期前提交报告,逾期将无法上传。


发布者 :培训管理员

作业二要求

提交者:学员季冬柳    所属单位:无锡市南站中心幼儿园    提交时间: 2018-04-12 22:14:30    浏览数( 3 ) 【举报】

游戏中教师的介入与指导策略

1 目前自主游戏中教师介入指导存在的问题

研究表明,在幼儿的游戏中,老师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但是由于教师的专业素养以及在指导把握上的差异,形成了介入指导的一些误区。

 1.1教师介入时机存在的问题

把握干预游戏的正确时机,关系到游戏指导的实际效果。干预的时机正确,可以扩展和提高孩子的游戏内容和层次。反之,可能会抑制他们的游戏。

我们知道:游戏是一种自主的活动。孩子只有在自己活动的圈子里,在没有成人的压力的时候,他们的活动才是自发的,而且只有在他们自发的活动中,才能真正体现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在自主游戏中常出现教师不管孩子的年龄特点、需要,直接按自己的意愿进行介入指导,根据教师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让孩子跟随教师的指指点点而游戏,使孩子失去了真正的游戏。在游戏活动中教师没有分清儿童与成人的区别,常以自己的想象去指导孩子的游戏,缺乏对孩子游戏的观察。只是将自己的意图强加给孩子,这样的指导并不符合幼儿的意愿,并不是幼儿的需要,甚至教师的指导行为偏离幼儿的行为水平,教师的介入干扰、转移或替代了孩子的原来的交往和活动的意向;有时教师的介入是多余的,不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因此,我们的有效指导率也不高。

1.2 教师指导存在的问题

首先,教师看到游戏中的问题,但又不指导,怕指导不当或不知道如何指导。于是就回避指导,无所事事。其次,师幼交流不够,教师指导机会把握不准,使教师指导时手忙脚乱。再次,教师不相信孩子,使教师指导时干预过多。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往往存在不少指导上的困惑,主要表现在:1、投放的材料,如何及时顺应幼儿的兴趣和发展需要?2、、孩子多时,教师指导如何支持孩子个性需要和发展?3、不知如何有效地回应幼儿的游戏活动,缺乏相应的指导策略。

2 教师在游戏中介入的合适时机

自主性游戏是教师在了解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为儿童提供丰富的游戏环境及均等的游戏机会,让儿童按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游戏,以自己的方式进行游戏;在与材料和伙伴的相互作用中,共同分享游戏带来的快乐,和学习彼此的经验,促进儿童主动性、独立性、社会性、创造性的发展过程,是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得到满足的积极活动过程。自主性游戏虽是幼儿自主自由的活动,但并不意味着老师对游戏中的幼儿可以放任自流,《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中指出:“教师在游戏活动中的任务主要是观察了解幼儿,通过适当的介入支持幼儿的游戏。”接下来就讲讲教师在自主性游戏中介入的时机及策略。

研究表明,成人对游戏的介入指导有助于幼儿游戏水平的提高,那么是不是介入越多,幼儿的游戏水平就发展得越好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自主性游戏是幼儿自发生成的,教师要尊重幼儿的游戏意愿,盲目地介入游戏,不仅会打断幼儿正在进行中的游戏,干扰幼儿原来的活动意向,而且还会影响幼儿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及伙伴间的相互作用。只有适时的介入,才能推进幼儿游戏的顺利进行,促进幼儿游戏水平发展。所以,选择介入的时机是相当重要的。介入过少——放任游戏;介入过多——导演游戏;那么该如何把握介入的时机呢?

2.1 幼儿难以将游戏延伸和扩展时

幼儿由于缺乏生活经验,在游戏中难免会出现停滞不前的现象,教师要善于把握孩子在游戏中遇到的这些困难,并适时介入,帮助幼儿顺利开展游戏。  

例:蕊蕊扮演的是小吃店的营业员,只见她兴致勃勃地戴着帽子,穿好衣服站在店里,可不知为什么,今天就是没人来光顾,不一会儿她就泄气了。于是,老师就走过去扮演起来顾客,她的脸上立刻露出了微笑,很热情地接待了老师。接着老师问她:“今天的生意好吗?”她摇摇头。老师说:“大概你这家是新开店,娃娃家还不知道吧,你试试看去娃娃家里宣传一下,问问他们要不要买点心。”她茅塞顿开,立刻去了娃娃家……在接下来的分享活动中,老师又组织孩子们讨论了小吃店没人光顾该怎么办?孩子们说到了可以上门推销,可以送外卖……接下来,有了孩子们自制外卖单等一系列活动,就这样,小吃店渐渐热闹起来。以后,当美容院,小超市没有客人时,孩子们就会想到用上门推销等方式招揽客人。

2.2 幼儿在游戏中有不安全隐患时

  游戏过程有时会发生一些不确定的偶发事件,会影响幼儿游戏的正常进行,是教师非介入不可的指导,也是教师必须会的指导。一般有以下几种:

 2.2.1 游戏中出现不安全倾向时,教师有必要指导。如娃娃家的妈妈把从菜场买回来的萝卜一个劲地往装扮娃娃的幼儿嘴里塞,如修理工为了修灯,把积木一块块往上堆还试着往上爬等游戏行为。这种情况下教师的及时介入,对幼儿行为的调整能避免或阻止可能产生的不安全后果。

2.2.2 游戏中出现了过激的行为时,教师必须予以指导。如幼儿为了争取游戏、争演角色、争夺玩具打起来了,有些幼儿专门捣乱别人游戏,破坏别人的玩具,影响了其他人游戏的正常开展,教师必须介入阻止并加以协调。

例:晞文扮演的是警察,开始时非常认真,严守自己的岗位(取款机前),但过了一会儿可能是没什么人来取钱,只见他开始在走廊里跑起来,他这样一跑,几个顽皮的男孩子也开始跟着他跑起来,游戏秩序显然被打乱了。而姚晞文此时已偏离了自己的角色,忘记了自己的警察身份,于是,老师走到他面前,故作焦急地对他说:“警察,娃娃家里刚才好像发生了纠纷,你快去调查一下。”经老师这么一提醒,晞文立刻想起了自己的角色,去了娃娃家……老师的介入轻松地化解了游戏中的不安全隐患,使游戏得以正常开展。

幼儿年龄小,自控能力差,游戏难免会出现一些不良因素,比如:危险、不安全因素;攻击性行为等等。当出现这些情况的时候,就需要教师及时介入,化解不安全因素。

2.3 幼儿游戏中反映消极内容时

随着社会开放程度的日益加大,孩子们每天都要接受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中有积极的,自然也避免不了消极的。当游戏中出现消极内容时,教师应及时引导幼儿将游戏情节向积极面发展。  

例:娃娃家的爸爸和妈妈可能发生了一些小争执,只听妈妈说:“我要跟你离婚”,旁边的哥哥姐姐也跟着起哄,“对,离婚!”教师见状立刻介入游戏,“爸爸妈妈吵得那么大声,宝宝都被你们吓哭啦,宝宝说喜欢看到爸爸妈妈相亲相爱,哥哥姐姐说对吗?”听老师这么一说,哥哥姐姐忙点头说是,爸爸妈妈也停止了争吵,又一起照顾起了宝宝……当游戏中出现负面情节时,教师虽不用强硬制止,但也应顺势引导孩子将情节向正面发展

3 研究结论

 

自主游戏中教师首先是一个观察者、发现者,及时捕捉信息,了解孩子的需求,给予适当的帮助与肯定。这样有助于我们抓住孩子抛过来的球,以某种形式在抛还给他们。其次,教师是幼儿活动的支持者与引导者,给孩子更多自己探索、发现的空间与机会,让幼儿在尝试、实践、调整中提升为新的经验,教师避免直接告诉孩子答案。最后,在自己充当帮助者、合作者时,不应一味的左右幼儿的探索行为,而是当孩子在探索中真正遇到困难、挫折时,我们在精神上、材料上以及策略上给予适当的帮助。

综上所述,儿童在游戏中的行为、状况是多种多样的,老师介入的方式也有很多种,选择哪种方式取决于当时的需要。儿童游戏时,教师需要仔细观察,然后现场做出决策。不断分析游戏情形,并尝试不同的介入方式。有些方法可单独使用,有的可以综合运用。

无论介入与否,无论如何介入,我们都必须牢记:游戏所有权是儿童的,游戏故事线的发展也应由儿童决定,教师介入不能剥夺儿童的游戏权利,要保持他们的主动性。我们要做到谨慎介入,及时退出。现场介入还要和后续的干预相结合,以取得长期的效果。

总之,教师要不断的努力使自己具备敏锐及客观的观察力、反思能力及随机应变的能力,创造性地运用正确的方式指导,不断开拓活动空间,解放孩子,满足幼儿需求,让孩子们在玩中求发展,充分发挥自主游戏的价值,这样才能促进幼儿不断发展。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8-04-27 10:48:58

课程作业

最新课程作业

推荐课程作业

热门课程作业

热评课程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