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课程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作业二要求 作业周期 : 2018-03-192018-04-30

作业要求 :

请结合自己的日常学科教学或教育管理,提交一篇(微型)课题研究报告,一般包含问题提出、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过程、研究结论。

1. 字数要求:不少于1500字;

2. 研究报告须为原创,出现雷同一律视为无效作业,该项得分为“0分”;

3. 报告上传时,请先在word文档编辑器内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不得用附件形式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4. 请务必于截止日期前提交报告,逾期将无法上传。


发布者 :培训管理员

作业二要求

提交者:学员刘广宏    所属单位:无锡市泰伯实验学校小学部    提交时间: 2018-04-17 11:23:08    浏览数( 2 ) 【举报】

浅谈写景文的有效教学

无锡市泰伯实验学校   刘广宏

写景文,是记叙文的一种,通过运用描写、叙述、抒情等表达方式,来表现作者对某些景物的赞美以及自身情感,是小学阶段主要学习的作文类别之一。无论哪种版本的小语教材,都选编了不少写景文。以苏教版为例,仅四至六年级就有20多篇。这些写景文,大多是名家名篇,如《泉城》《记金华的双龙洞》《草原》《望月》等。阅读这些文质兼美的写景文,不但令人徜徉在美的“旅途”,更让人品味、感受到“精典”语言的魅力。阅读教学中,注重写景文的教学研究,和学生一起走向“风景”,欣赏“景中之美丽”,体悟“景中之情味”,不单单是一种美的熏陶,更是一种审美的教育;与此同行,不单单是对美文的零距离触摸,更可以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善于观察生活中的风景,并拿起笔,“借景”表达自己的审美意趣、思想情感。

    但是,细细观察写景文的教学课堂,大多不是十分理想。有的觉得写景文没有故事情节,学生不感兴趣,只求会读会写生字词,会背诵课文后要求背诵的片段,考试时能正确完成课文填空就行;有的觉得“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教师在教学中无所作为,一味让学生读悟;有的过于依赖直观教学,过度使用现代媒介声光电,学生没有想象的空间,失却了语言文字的应有之义;有的过于注重分析、理解,将一幅幅美丽、灵动的画卷“撕碎”鉴赏,变得索然无味。

如何走出写景文教学的误区,让写景文发挥最佳的教学效益?我结合自身的实践和一些名师的精彩课例,谈谈写景文的常规教学路径。

 一、见景:凝神观照,走进风景

画家用色彩表现风景,作家用文字描绘风景。色彩更多地诉诸视觉,而文字更多地诉诸于思维和想象。学生只有循着抽象的文字符号,去进行思维的转换,把文字变成一幅幅呈现于脑海的画面,才能见到美丽的风景。

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书简》中指出:“美感经验是一种凝神观照,在美感经验中,心所以接物者只是直觉,物所以呈现于心者只是形象。审美者的心中既不起意志和欲念,也没有概念和思考,只是聚精会神地观照一个孤立绝缘的意象,而不问它和其他事物的关系。”我们大可不必急于去教学生字词、分析段落大意、修辞手法,而应该在教学的初始阶段,放弃一些“功利”的教学行为,放手让学生自主地整体地阅读文本,自由地循着文字“凝神观照”,放飞想象,让风景在学生的脑海里由远而近明晰起来、生动起来,走进风景。可以运用以下的简单之法:

(1)摄像法。所谓摄像法,就是抓住儿童喜欢摄影摄像的兴趣,引导他们根据文本提供的思路模拟“摄景”,从而走进风景。以《黄山奇松》为例。这是一篇典型的写景文。作者由远及近,先着笔整个黄山松姿态的优美独特,然后聚焦三大名松“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用生动的文字形象化的语言,栩栩如生地展示了三大名松的情态,充溢着情趣和情感之美。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尽快“见到”风景?在学生初读了课文后,我采用了“摄像法”。

师:现在,我们每一位同学都是摄影师了。我们架着摄像机去黄山,按照课文这个“剧本”拍摄一部风景片──《黄山奇松》,好吗?

生:(兴趣骤起,纷纷举手)好!

师:你看到了哪些景物,准备怎么拍呢?好好想一想哟!

生:(静静准备3~5分钟)朗读、默读、讨论兼而有之。

生:我先从远处或者高空拍摄整个黄山,如果有“天下第一奇山”的题字就更要拍下来了;然后,分别扫描拍摄一下黄山“四绝”,最后把镜头集中到松树上。我这样拍的想法是:因为课文中首先写黄山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所以首先要展现整个黄山的美,这时候我会用远镜头;拍“四绝”,我会用中等距离的镜头,;最后我会用近镜头,用较长的时间拍摄黄山的松树,因为课文写的是黄山奇松。

生:来到黄山,我首先看到的是整个黄山。黄山峰峦叠翠,云雾缭绕,怪石嶙峋,奇松林立。特别是三棵名松,会让我心生亲切之感。我会按照观赏的顺序,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去拍摄,把主要的镜头留给“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

……

师:其实,写景就如同摄影,按照一定的顺序,选择最吸引人眼球的景物来写。

好多老师教学写景文时,总喜欢用大量的图片来阐释文字,丰富表象,这未尝不可。但过于依赖图片,反而影响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致。我采用“摄像法”这一情境教学场,让学生按着文本的景观顺序去构思拍摄顺序,在“摄”的过程中找寻、想象景物,然后创生语境,引导学生表达“看到了什么景物、怎么拍摄的”。如此,景物犹在眼前了。

(2)绘本法。就是学生通过自主地阅读文本之后,尝试用画笔将文本所描述的风景绘就出来。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过:“根据在小学里对儿童进行教育的经验,我看到图画是发展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的手段之一。我坚定地相信,儿童的图画是通往逻辑认识的道路上必不可少的阶梯,至于图画有助于发展世界的审美观点,那就更是不言而喻了。”“我觉得,离开了绘画,地理课、历史课、文学课、自然课就很难上。”

梅圣俞说诗须“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就是讲写景不宜隐,隐易流于晦;写情不宜显,显易流于浅。写景文的作者深谙此理,他们总是力求以各种笔触,形象地描写风景,让读者产生联想,使得文中之景历历如画地展现在读者眼前。因此,让学生绘画文中之景不但可行,而且能促使学生更好地阅读、感悟文本,激发他们丰富的联想,而“联想愈丰富,景的境界愈美备”(朱光潜《诗论》)。更何况儿童天生就喜欢涂鸦!

如,《草原》: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再如,《荷花》:今天清早进公园,闻到一阵清香,就往荷花池边跑。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教学中,教师无需去条分缕析,只要让学生静静地品读品读,然后拿起简易的水彩笔或者蜡笔,涂抹绘画,一幅幅多彩多姿的“绘本画”便应运而生了,足以举办一个小小画展。“眼前有景”,在这样的氛围里,学生学习怎能不倾情投入呢?

(3)漫步法。“慢慢走,欣赏啊!”朱光潜先生的这句审美名言可谓众所周知。但现在的课堂阅读,更多的像在赶路,40分钟匆匆忙忙地从文章的这头赶往那头,甚至连作者的面还没见着,就在诸如对文本进行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的分析中草草收场。阅读教学,需要走慢些!特别是写景文的教学,尤其需要放慢脚步,让学生安静中凝神文字、漫步中见到风景。        漫步法,最好的感觉就是读读、想想、说说、读读,悠然穿行于文章的字里行间。

窦桂梅老师教学《丑小鸭》一课,就有这样的片段:

出示“乡下美景”:乡下真是非常美丽。那时正是夏天,小麦是黄澄澄的,燕麦是绿油油的。干草在绿色的牧场上堆成垛,鹳鸟迈着又长又红的腿在散步,喋喋不休地讲着埃及话……

师:孩子们,带上你们的想象,有滋有味地读读这段话,就如同来到了乡下,漫步在这美景里。

(学生各自朗读,静下来)

师:你读出了什么味道?

生1:一个亮堂堂的世界。

生2:鹳鸟非常幽默,像绅士。

生3:鸭妈妈非常有责任心,选择一个优美的环境生自己的孩子,她也很浪漫的。

生4:我读出了乡下的自由和无拘无束。

生5:我读到了一种悠闲、优美的感觉,特有意境。。

师:意境一词用得好啊!这意境,是一种什么味道?

生:就是诗的味道啊。这里的环境很美,很舒服,一幅一幅的画组合在一起,很和谐。

师:安徒生就是童话诗人,写出的语言都是诗。然而,这浓浓的诗意并不刻意追求格式,而是如同呼吸一样,看似平铺直叙,但却自然而然地弥漫在字里行间,充满了一种情调。让我们带着感受再读读这一段。(课件以诗的形式再现这段文字。配乐齐诵)

试想,如果窦老师以讲解分析取代匠心独运的读,以细细研究文本“‘黄澄澄’是什么颜色?‘堆成垛’是怎样的?‘喋喋不休’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取代学生的阅读感受,那么,学生和文本初步对话所获得的难以名状的美感,将逐渐丧失。正是在这样一种漫步般的阅读对话中,学生轻松地见到了风景,进而体验到独特的美。

二、生情:物我两忘,生发情感

阿米尔说:“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种心情。”刘勰在《文心雕龙》里早就指出:“一切景语皆情语”。如何让学生感悟、体验到景中之情,达到“文如出自吾口,情若发自吾心”的“物我两忘”境界呢?除了让学生自读自悟文本中蕴含的情思之外,教师可以发挥主导作用,教学中不妨采用以下做法:

(1)听读。即学生听教师范读或者听录音朗读。旨在以情动情。根据教学需要,听读有这样几个时机:“先声夺人”,如王崧舟老师执教《长相思》,课伊始,就以声情并茂、回肠荡气的朗读──“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紧紧抓住了学生的心,拨动了学生的情感之弦,走进了跋山涉水、顶风冒雪的苍茫征途;“相机示范”,就是在学生不能领悟之处,教师有感情地示范朗读,以声传情、达意。下面是于永正老师执教《望月》的一个镜头──

(学生尝试读过几遍之后)

师:听我读一遍行吗?──请听好。看看哪些地方你认为读得好,值得你学习,哪些地方读得不好,你认为不可取。

(老师把课文范读了一遍,读得绘声绘色,把学生带入了一个如诗如画的境界。读完,掌声雷动。)

师:我备课时,至少读了五六遍,但我今天读得还不太好,有两个地方读得不连贯。大家为我鼓掌是鼓励我。同学们,课文读好了,真是一种享受。大家再读读看。

(学生的兴致十分高涨了。)

(2)诵读。古人云:“讽诵吟哦而后得之。”诵读不但可得文本之言,更可获文本之意;诵读可以还原画面,更可以赋予文字以生命。“问出来的答案是干涩的,读出来的感悟是滋润的。”(特级教师周莲清语)写景文尤其需要诵读。于永正老师在教学《鼎湖山听泉》过程中运用丰富的诵读形式,不断表扬、激励、引导学生吟哦体味,入情入境。“把你的品味读给大家听听好吗?”“美文就应该美读!”“听了你的朗读,连泉水都不想流走了。你读得比写得还好!”“谁愿意跟她比?”“每人把第四节再练读一遍。”

(3)渲染。我们先欣赏于永正老师教学《夕阳真美》的一个细节:

师:能允许我朗读一下吗?

生:能!

生:我们最爱听于老师朗读课文!

(于老师配乐朗读全文──全部是背下来的。诵毕,学生报以长时间的掌声。)

正如于老师所说,音乐对课文感情的烘托、渲染有着神奇的作用。教学中,配乐朗读为好多老师所青睐。但在具体运用中,我觉得有以下几个细节值得注意:一是选配的音乐一定要与文章的意境相符;二是朗读之前,一定要让学生稍微熟悉所选的音乐,否则很难“合拍”;三是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自己思考思考该选择什么样的音乐,比如什么旋律啊、什么情调啊、听起来感觉怎样啊,等等,这实际上是促使学生研读文本。在执教《望月》一课时,我就考虑了这些方面,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效果:

师:是啊,月光下的江面很美(打开课件)!你们看──这么美的画面,这么美的文字,如果配上一段音乐来朗读一定更美。选什么样的音乐好呢?大家发表发表意见!

生1:我觉得选的音乐要有点神奇的感觉。“江两岸,芦荡、树林和山峰的黑色剪影,在江天交界处隐隐约约地伸展着,起伏着。”我感觉很神秘很神奇。

生2:音乐要安静、优美点。因为文中写道:月亮出来了,安详地吐洒着它的清辉。

生3:安静中需要带点跳荡、活泼的音乐。让人感觉到“有千点万点晶莹闪烁的光斑在跳动。”

师:同学们真不简单!老师选了一段音乐,请大家静静欣赏,看合不合适!(点击课件,慢慢地,神奇、空灵、悠扬的音乐弥漫在整个教室。)

师:谁愿意随着音乐读一读呢?注意读出省略号的韵味。

生:读

师:让我们一起读!

渲染的手段不独音乐,还可以运用图片、录像或者“图片+录像+音乐+解说”的综合的现代化教学媒介,如教学《黄果树瀑布》《烟台的海》,运用媒介渲染,让学生看着飞流而下的瀑布和势不可挡的海浪,听着“轰”然而下的巨响和“虎啸狮吼”的狂怒,仿佛身临其境,心灵一定会震撼不已。渲染还可以围绕文本,通过拓宽学生阅读的期待视野达到。以往的常用做法多是课后补充阅读,殊不知学生在阅读文本之前,头脑并非一片空白,一种“前理解”已然存在。为了很好地抓住学生的“心”,渲染、绵延“景中之情”,就应该灵活地采取课前预备阅读、课中插补阅读、课外拓展阅读。如教学《望月》一课,我在课前补充了三个系列的阅读:“月之诗”、“月之歌”和散文“故乡明月”。

总之,教学中可以通过各种手段渲染,力求让学生在阅读文字的时候,与“风景”对话,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让他们的心灵得到洗礼,孕育美好的情感。

三、品文:咬文嚼字,感悟语言

语文教育家刘国正先生说过:“咬文嚼字”一语,一般认为是贬义的,但是,就语文教学来说,却是应该奉为圭臬、大大提倡的。写景文有其自身的语言文字特点。在学生欣赏了景、领悟了情之后,细细品味语言和文字的曼妙,既是对文章的深度领悟,又是“扎实”语文的需要。一般来讲,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去品味、感悟语言文字:

(1)音韵的和谐

汉语言,特别讲究音韵和谐。平仄押韵,朗朗上口;排比复沓,回肠荡气;铿锵有声,余音环绕。写景文中这样的例子俯拾皆是,如:

①《烟台的海》:从北边的天际前赴后继、锲而不舍地扑向堤岸,溅起数丈高的浪花,发出雷鸣般的轰响,有时竟把岸边数百斤重的石凳掀到十几米远的马路中央。

 “溅起数丈高的浪花,发出雷鸣般的轰响”一个写“形”,一个写“声”,相同的句式,读来气势逼人。更值得点一点的是“中央”一词,本来也可以用“中间”或者“中心”,可作者用“央”,显然是考虑到与“岸”“响”的押韵,以“ang”结音,读起来响亮。

②《九寨沟》: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异兽珍禽……九寨沟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啊!《西湖》:月光下的西湖,又是一番景象。夜幕初垂,明月东升,轻风徐来,湖水荡漾。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宛如无数的银蛇在游动。语段中的四字词语,近乎对仗,读来节奏明快、韵味十足。

③《桂林山水》:“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草原》:“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烟台的海》:“烟台的海,是一幅画,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是一座壮丽的舞台。”古诗今韵,在写景文中熔于一炉,读起来别有韵致。

(2)词语的准确

不管古人,还是今人,在遣词造句方面讲究精准,力求字字珠玑。比如,《荷花》一文中“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的“冒”字;《草原》一文“这次,我看到了草原。”的“这次”和后面的“,”,这些字词看似平常,细细品味,却是贴切无比,意蕴深长。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呢?一位老师在《广玉兰》教学中这样启发学生──

师:广玉兰的美需要我们细细去品味。下面就请同学们选择作家描写的某一个方面,抓住关键词句去发现它美的魅力。

……

生:我研究的是广玉兰花的形态美。比如说,当我读到描写第一种形态的句子的时候,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位含羞而立的少女。

师:是啊!这是一位含苞待放、气若幽兰的害羞少女。

生:作者把刚刚绽放的广玉兰写得生机勃勃,一个“钻”字就把小蜜蜂那种迫不及待的心情给写活了。

师:是啊,多么急切的小蜜蜂啊!同学们再读读这句话,品一品这个“钻”字还蕴涵着什么韵味。

生:广玉兰花的幽香吸引了勤劳的小蜜蜂。

师:不错!缕缕幽香招蜂来。

生:我从“钻”字还读出了广玉兰花瓣和花蕊之间的空隙很小,所以小蜜蜂就只能钻进去采花蜜了。

师:作者用词多么精当啊!

(3)句式的丰富

写景文较之其他体裁的文章,在文章中更多地运用了排比句、比喻句。如《泉城》开篇:这些泉有的白浪翻滚,好像银花盛开;有的晶莹剔透,好像明珠散落;有的声音洪大,听起来如虎啸狮吼;有的声音低细,听起来如秋雨潇潇。这样的句式,在《九寨沟》《烟台的海》《北大荒的秋天》等好多课文中出现。至于比喻句,更是篇篇皆有,生动形象,令人难忘。

(4)修辞的生动

风光景致,要诉诸笔端,必然需要恰如其分地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细细研究,写景文中有比喻、排比、复沓、拟声、拟人、设问、对偶等等修辞。对于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在教学中不一定要学生认识有多深,只要有些模糊的感知就可以了。最要紧的,是教师能引导学生去发现一些运用修辞的规律和方法。在《广玉兰》一文的教学中,有位老师做得很不错。

生:作者把盛开的广玉兰比成婴儿,非常惹人喜爱。

师:把你的感受读出来。(生美美地读)

师:其实,美好的情感都是相通的,作家常常把美好的事物比作孩子。在我们本学期学过的文章当中,有哪些这方面的例子呢?

生:在《三亚落日》中作者把落日比作了快乐的孩童。“它歪着红扑扑的脸蛋,毫无倦意,潇潇洒洒地从身上抖落下赤朱丹彤,在大海上溅起无数夺目的亮点。”

生:在《烟台的海》一文中,作者把浪花比作顽皮的孩子。“微波泛起,一道道白色的浪花,从北面遥远的地平线嬉笑着追逐着奔向岸边,刚一触摸到岸边的礁石、沙滩,又害羞似的退了回去,然后又扑上来,像个顽皮的孩子。”

师:多么可爱的落日,多么顽皮的浪花!《广玉兰》的作者为什么把广玉兰比作更弱小的婴儿呢?

(出示盛开的广玉兰图片)

生:因为婴儿最柔嫩最纯洁最可爱,而盛开的广玉兰花恰似出生的婴儿般惹人喜爱。

师:请大家好好读一读这句话,把这美好的画面留在记忆中

一篇好的写景文,可圈可点之处必然很多。这就要求教者细细研读文本,大胆取舍,抓住一两处字词,引导学生品味、鉴赏。切忌面面俱到,反之就有些零碎、纠缠了!

四、抒写:迁移练笔,学会表达

    写景文文质兼美,课文里隐藏着许多语言表达的“秘密”,留存着许多作文练笔的“空白”。教学中如何充分挖掘这些因素,引导学生迁移练笔,学会观察身边景,抒写身边景,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敏锐的审美能力呢?

首先,可以从文中获得写好景物的源泉。比如于永正老师教学《鼎湖山听泉》,在教学“收宫”阶段这样启发:

师:同学们,这篇文章写得很妙,让人百读不厌,越读越有味道。我也去了,可是就写不出这么好的文章来。你们能替谢大光总结一下经验,让我也学一学吗?

生:刚才说了,因为谢大光认真观察了。

生:他还用心去品味了。他觉得泉太美了,泉声太美了,所以才会写得好。

师:我明白了,因为作者对它有情,喜欢它,所以才写得这么好,是不是?

生:还有他的语言丰富,考虑得很全面。

师:你们太厉害了!你们回答得太好了!……同学们,你们的发言使我想起了一句话,叫“观海则意溢于海,登山则情满于山”,只要我们热爱生活,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再加上爱读书,有丰富的语言,我们一定会写好作文的!

再有,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将读写结合起来,相机指点写法。有位老师在教《黄山奇石》时,设计了这样的练笔:

师:小朋友,书上写了黄山的奇石很多。请看这块石头像什么?

(出示::“天狗望月”挂图。生观察。)

生:像一只狗。

师:好眼力!它的名字就叫“天狗望月”。再看一块石头(出示:笔架峰挂图)这块石头太大,成一座小山峰了。你们看它像什么?谁给它起个名字?(学生好奇地观察、思考。)你们可以议论一下。各自发表看法,然后再说给全班同学听一听。

生:它像老虎的爪子。

生:它像熊掌。

师:还真像一只大熊掌!有人叫它“笔架峰”,见过放毛笔的架子吗?像不像?

生:像!

师:但它更像小朋友说的──熊掌!请你写一写,能行吗?这两个选择一个。你觉得该怎么写就怎么写,能写多少写多少。书上写“仙桃石”不就是一句话吗?当然,如果能用上一点打比方就更好了!

(学生思考、写作。师巡视、辅导。)

师:小朋友写得真快,谁来读一读?

生:(读)“在一座山峰有一只狗,它昂着头,望着天空,好像在等待月亮出来。夜晚,月亮出来了,像一个大大的白玉盘。它一动不动地趴在那里,静静欣赏呢!”

生:(读)“黄山上有一块巨石,有人叫它笔架峰。我看它更像熊掌。你看,那五个脚指头(脚趾头)上,还长着尖尖的指(趾)甲呢!”

……

当然,教学中还可以相机地渗透如何去观察景物、如何去描绘景物、如何借景表达自己的心情等等写作方法、写作技巧。一点一滴地渗透,一招一式地点拨,天长日久,学生所得必丰。还有,必须注意由文本向生活迁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写景素材较之其他写作素材更为丰厚,上至天空,下至大地。“一花一世界”,只要学生愿意,就能“借到景”,“抒发情”。比如教学《望月》时,一位老师这样布置作业──

从古到今都是这一个月亮,但是那么多作家、诗人笔下的月亮为什么都不一样,都那么美呢?今天的作业就是:在有月亮的晚上,同学们观察一下月亮,再观察周围的景物:山、树、人、房屋、水都是什么样子。你仔细观察,用心幻想,你的笔下一定会有一篇篇优美的文章诞生。老师期待着。

有句谚语叫“灯不拨不亮”。学生的潜能很大,但需要点拨、需要激发。20天之后,学生交来了一篇篇精彩的习作。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写景文的常规教学路径,遵循了先由抽象向形象的转化,再在形象中感悟言意,最后学会运用抽象的语言文字表达形象的自然景观的审美教学原则和语文学习的规律。虽然它不一定成其为一种固定模式或者程序,但我们在教学中灵活运用,一定会让“风景”摇曳多姿,得言得意。

老师评语

好不错

评语时间 :2018-04-17 21:05:05

课程作业

最新课程作业

推荐课程作业

热门课程作业

热评课程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