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资源共享 > 正文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之我见

  发布者:李科英    所属单位:广安区北仓路小学校    发布时间:2018-06-16    浏览数( -) 【举报】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之我见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出自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陈鹤琴先生说这句话的初衷是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这也是他对教育事业兢兢业业的表现。单纯从字面上来理解这句话,显然是很不合理的。任何真理都是暂时的有条件的,脱离了这个时空,真理也会变成谬误!

正如许多人由此引申的那样“没有治不好的病人,只有不会治病的医生”、“没有不好的治安,只有不尽责的警察”、“没有考不上的大学,只有不想上的学生”等等。很明显这是犯了简单片面的看问题的错误,陈老先生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大概怎么也没想到过,有人拿来为难老师。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教师对这句话比较排斥,特别是领导在没有任何调查、没有任何理论支持的前提下突兀的强加给老师的时候。教师总是认为学校不是工厂,学生也不是流水线产品不可能不考虑实际情况而进行一刀切的硬性规定。每个学生都是单个独立的个体,基础、能力、智商、情商差距较大不可能全部教好。我认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理念恰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具有独立思想的人与产品的区别。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思想。因为每个人的天分不同就要求教师采取的措施要有区别,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搞一刀切,针对每个学生制定适合他们发展的教学方法。教育就是要求学校、老师把原材料或者半成品加工成成品的过程,原材料可以不相同,可是优秀的艺术家可以把废品根据它们自身的特点变成艺术品。“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就是要求老师要变成艺术家——艺术家可以在他们的爱心和巧手下把一切垃圾变废为宝。黄金可以做首饰,废旧易拉罐同样可以做玩具。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体现了教育的目标。如果每个学生都是完美的个体那么学校、老师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学生来到学校接受教育的原因就是要让自己更优秀,而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学校和老师。“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孩子的素质的高低、成绩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在于教育;“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差生——特别是品质差、习惯差的学生本来就是教育的失败,教师要时刻反省自己找到自己失误的原因及时纠正。如果把一切推在学生身上则是极端不负责任的行为。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体现的应该是教育理念、是贯穿教育始终的的理念,不能仅仅局限于某一阶段。对学生的教育不是某一阶段的教育,是包括幼儿、学前、小学、中学直至社会的教育。理论上如果不出现任何差错每个人都会在教育中得到积极的影响。而实际上有的学生不仅没有进步反而在教育中受到了负面的影响,这是什么原因?这就是没有做到“有教无类”面向全受体教育者的结果。

学生能否学好,跟教师有一定的因果关系,但没有根本的因果关系。素质差的教师,教不出好的学生,这是用不着怀疑的;但一名爱岗敬业的高素质教师,肯定有强大的事业心,一定有沉重的责任感,也都十分想把自己的学生教好!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人,人是千差万别的,要做好教育工作,就得充分发挥创造性。正是这种工作性质,决定了教师必须学识渊博,并且每时每刻都要开动脑筋,针对当时的情况和学生的差异,创造性地处理各种问题。同时,学校教育所面对的不是一张白纸,而是已经被家长、被社会涂抹过许多印迹的纸,要想在这张纸上重新画出美丽的画儿,不是不可能,而是无法保证百分之百的成功。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只能是教师努力的方向。作为教师,我们承认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每个学生都有适合他成为品学兼优的一套方法;但是人力有时穷,教师也是普通人,也要过普通人的正常生活,在有限的时间和条件下,无论我们教师如何努力,肯定有教不好的学生。所有的学生成绩都好,我估计目前还没有人能够达到;如果是道德品质好的,我们要努力用我们自己的言行去感染他们,我们不奢望学生都成为栋梁之才,但是我们希望学生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虽然我们不能做到“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但是,作为一个教师,每天晚上坐下来反思自己,用这句话来督促自己,对自己何尝不是一个提高和促进呢?

我们知道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起着决定性作用,外因起着促进或阻碍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学习上的成就这个概念本身就是一个相对的东西,对一个学生来说,五分是成就的标志,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三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所以学生能否健康成长成才,起决定作用的是学生本身,而不是教师!

 


资源共享

最新资源共享

热评资源共享

热门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