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学习日志 > 正文

道德经中的教育智慧学习有感(四)

  发布者:杨世坤    所属单位:南部县群龙乡九年一贯制学校    发布时间:2018-06-15    浏览数( -) 【举报】

教育有道,教育循道,教育守道,都是在言说教育对自身之道有着一种坚守和回归的本能。那么教育如何追求道,如何更好地体现道?《道德经》说:“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又说“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这两句话回答了求道体道的方法:清净、无为。

  清净是教育的自然状态,既包括外在的清净,也包括内在的清净。教育只有做到清净,才有可能守住其自然本真。教育能否做到清净,十分考验人的智慧。在教育界,不少中小学一心一意地办学,潜下心来触摸到了教育的本真,形成了一些特色。然而,随着一些教改模式风起云涌,你方唱罢我登场,竞相宣称自己一个模式尽得天下之道,而更多的中小学则认为天下教育之道皆在此而争相观摩学习,这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教育内部的乱象。用道的眼光来看,一个学校的教改模式不过是众多殊途同归一道的一途而已,大肆宣传无异于自毁清净,严重背离了“行不言之教”的行道要义。真正的教改,人是核心,要依靠教师。《道德经》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就是这个意思。校长们唯有寄望于自己潜心激发本校教师教改的意愿和热情,才有可能成功。否则,只能徒劳。一些所谓的外出观摩,不过是一种激发教改的手段,这对潜心教育的人来说,是可选动作而非必选动作。


学习日志

最新学习日志

热评学习日志

热门学习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