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研修作业二 作业周期 : 2018-04-082018-07-01

作业要求 :

  作业标题:题目自拟 
  列举你在教学实践中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与课堂教学效果密切相关的教学案例。

  作业要求: 
  1、字数不少于300字,要求格式清晰,页面整洁 
  2、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3、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4、请在截止日期前提交,逾期无法提交。


发布者 :项目管理员

研修作业二

提交者:学员王爱民    所属单位:阆中市师范附属实验小学校    提交时间: 2018-05-17 20:29:41    浏览数( 0 ) 【举报】

打造新时代“亲和教育”

——四川省阆中市阆师附小    王爱民

 

 

发人深省的毕业场景

“鸿雁, 天空上,对对排成行。江水长, 秋草黄,草原上琴声忧伤……鸿雁, 向南方,飞过芦苇荡,天苍茫, 雁何往,心中是北方家乡……”又是一年七月时,时间说快就快,说慢就慢,一晃又一届学生小学毕业了,语文老师为学生唱起了他最喜爱的歌,孩子们坐在下面,他们的眼圈红红的,泪水顺着脸颊不停地往下流。

我看着满脸泪花的学生,心里真不是滋味,在毕业典礼上,我只能安慰我可爱的孩子们:“毕业是一件好事,是人生跨出的重要一步,虽然我们马上要分别,但迎接我们的是更加美好的未来。”听到了“分别”一词,许多学生哭得更大声了,我只能让学生一个个上台来倾述自己的心声,表达出自己依依不舍的情感

我教了两个班的数学,我只能在两个班上交替出现,分别时的离情时时冲击着我的心灵,孩子们浓厚的情感让我心情沉重,也让我欣慰,那是我们教育者的心血啊!

毕业典礼后,另一个班的孩子要我和他们一起吃饭,我问他们:“是杨老师组织你们的吗?”“不!我们所有同学自行组织的,要你和杨老师参加。”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和我们一起去吧,我们舍不得离开你。”

在饭桌上,孩子们又高兴又伤感,都拉着我到他们桌子上去坐,七手八脚地把自己最喜爱的食物夹到我的面前,有的去倒饮料,有的去切水果,虽然是自助餐,也不是真的都很好吃,但我知道,那不仅仅是简单的一点食品,那是对老师真诚的爱。餐厅服务员看到许多孩子围在我身边,就像对自己的家人一样,没有隔阂,没有代沟,既有对师长的尊敬,也有对朋友般的亲和,更有对亲人一般的依恋,他们就像看外星人一样看着我,不明白这老师怎么有点不一样。说实在话,那一天下午,我没有很用力地讲话,但学生出奇地听话,从学业上讲,我班上虽然有些同学的成绩不大好,但出色的一些学生足以让我自豪,全县第一名就在这些孩子中,虽然我不以学业成绩定终生,但我相信很多学生将来一定会非常有前景的,我有这样的信心。

一年又一年,这毕业的场景在我从教二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一幕幕出现,但近几届学生毕业时的表现和以住有了一点不同的感受,是什么呢?在回家的路上,我不停地思考这个问题。

当今时代学生的变化

当今中国社会现状,虽与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但不可否认,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已有了很大改变。我觉得现在孩子生存环境存在以下三方面特点:

一、独生子女家庭占了绝大多数。

由于中国特定的社会环境,在我国这一代,普遍都是独生子女家庭,这种一个家庭一个孩子带来的教育问题,从多方面都与过去有显著不同。

尽管作为独生子女的中小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主流是好的大部分学生具有较强的国际意识……,助人与利他行为,主体意识、法律观念和诚实。” “青少年学生逐渐孕育形成了许多崭新而进步的道德品质,如重时间、讲效益、讲实际、求进取,肯定开拓,鼓励竞争,追求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等等,但是,理性地审视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现状时,不难发现现代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面临许多困惑:孩子生活条件更好了,身材越来越胖,但动手能力却越来越差,责任心不强:孩子的学习环境越来越好,知识更丰富,多才又多艺,但心灵更脆弱,心理问题更突出……。当今学生身上独生子女的习气太重,表现为不合作、过于自我、追求享受、怕吃苦。……他们存在不同程度的攻击性需要:在个人道德特别是在创造性、独立性和勤劳节俭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其主要特点有:

  (一)偏重智育

 以分数衡量孩子的成功。一些家长为了促使孩子提高成绩,对孩子的成绩实行奖惩措施,就连过年的压岁线也根据孩子的成绩发放。他们用金钱和物质刺激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这种不注重孩子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的形成,只关心孩子学习的家教方式,既不符合人的自身发展的需求,也不符合社会对现代人才的需求。

投资。孩子能否成才必要的财力投入是必不可少的。现代独生子女的家长们认为自己只要舍得投资,就会有收获。于是家长们不惜耗费重金和精力,为孩子请家教,买参考书、辅导书,几千上万的诸如钢琴类乐器眼睛都不眨一下买回家。然而结果却适得其反,他们从小就受到心灵和身体的摧残,不少孩子厌学,逆反心理重,小小的年纪就被磨损了灵性,失去了童趣。

 (二)忽视对独生子女的道德培养

现代科技发展日新日异,对人才的要求不再是学历加名牌,而是人的知识水平、适应能力、合作能力、竞争能力、创新能力等诸多方面的要求。但不少家长们仍然按照个人经验和普通惯例,认为智育是孩子成功的唯一途径,而对孩子的品德个性、行为习惯、情绪情感、思想志向、兴趣爱好不闻不问,完全忽视对孩子思想品德培养。

(三)娇宠溺爱,提供过多关心和帮助

现代独生子女的家庭中,家长们对孩子包办过多,家长们不仅不让孩子做家务,连自理劳动也由家长包办。盛饭、穿衣、削铅笔、戴红领巾、洗手绢袜子等等,都由家长代劳。久而久之,孩子把家长当成了拐棍,一步也离不开。结果养成了孩子的依赖性,降低了这一代人的素质,孩子不仅不能成为强者,倒可能会成为一个窝囊废和寄生虫。

二、物质的充裕程度比过去有了质的不同。

1、生活方式的改变

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的确立,竞争越来越激烈,改变了传统的生活方式,生活节奏明显加快了。家庭成员往往是各忙各的;家长们为了生计,忙于充电、赚钱和工作;孩子们忙于学习和各种考试,使一些人的家庭观念淡漠了许多。家庭成员相互之间感情交流却越来越少,相互理解也更差。

2、迅猛发达的网络的冲击

当今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以始料未及的速度深入到每个人的生活。在家庭中,过去那种家长是青少年儿童道德的主要教化者的地位发生了动摇。通过网络,孩子们可以迅速了解社会的各类信息,扩大了其知识面,他们开始对家长们老生常谈的东西不感兴趣,以致产生抵触情绪;同时网络能给孩子们提供丰富的社会环境,并以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对他们进行适应社会的指导。而这些是家长难以做到的。然而,青少年儿童从电子媒介中也学会了许多他们这个年龄段无需懂得的东西。在新兴的网络面前,青少年的自我约束能力不足,道德自律行为和意识淡薄,容易产生网络特别自由为所欲为的感觉和冲动,进而做出一些不道德的事情。

三、社会文化大环境有多元化的明显特征。

当今世界已处于后现代文化心理时期。后现代是对现代主义的否定和颠覆,是建立在高度的物质文明基础上,是工业文明进入到瓶颈期的风口浪尖。我国的现代化程度随与西方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当在学生群体心理方面,已带有明显的后现代色彩。虽然我国的社会状况表明,教育的普及程度在全国范围内还不够,学生群体并非都是衣食无忧、物质条件优越,但是,在全球一体化和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他们了解外面的世界,心中对自由、理想的生活有着各自的期许和想象。他们常常陷入对现实的认识与对理想的追求的矛盾中。他们对高端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尤其了解,却又常常迫于眼前的现实。而在价值观多元化、充满选择、各种反传统观念充斥的社会,我们陷入了共同价值取向和规范观念的缺失,于是学生群体也陷入了彷徨、不安与精神空虚之中。总而言之,他们的群体心理结构是不稳定的、反传统的、多面的。这就需要教师转变思维模式,要试图进入到学生群体的心理世界,几乎与他们共呼吸、同对话。在此基础上,着力于解决这种后现代学生群体心理中的消极因素——虚浮、矛盾、易变……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调解学生在期待与现实间的矛盾,促使学生从狂欢和易变走向理性。

 

新时代学生心理特点

一、好的愿望与心理准备不足

几乎每个小学生都有美好的愿望,对未来充满憧憬和向往。他们幻想做一个有学问、受人尊敬的人,而实际上他们往往学习不努力,过一天算一天。虽然他们的愿望是美好的,但追求的全是实现理想后的种种荣誉与享受,而对实现理想需要从现在做起,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却想的不多,做的不够,形成了美好愿望与心理准备的矛盾。

二、情感与理智的不协调统一

小学阶段的学生容易动感情,也重感情。一方面,他们充满热情和激情;另一方面,他们的情感又极易受外界影响,易冲动。他们对自己喜欢的事、积极性高,不感兴趣的事避而远之。这说明他们的情绪、情感处于大起大落的两极状态,而难以及时地用理智控制。要解决这一实际问题,首先教师要有表率作用,同时注意培养一些学生,尤其是在班级中有影响力的学生,让他们学会用理智控制情绪,然后形成班级核心,借以影响全班。为引导他们理智处事还需要开展一些活动,如让学生收集“用理智控制情绪而获得成功的人”的故事材料,也收集“因感情冲动而造成终身后悔”的反面故事材料,从正反两方面进行教育。

三、进取心强与自制力弱的矛盾

小学阶段的学生大部分是有积极向上的进取心的,这与他们求知欲、自尊心和好胜心强是分不开的。但他们思考问题不周密,往往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去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因而有时片面坚持已见,对教师的要求,合乎已意的去办,不合已意的就拒绝或顶牛,不能控制自己,凭冲动行事,事过之后又非常后悔。这一切都说明他们意志品质的发展还不成熟,自制力、控制力不强。

 

什么是“亲和教育”

为了改变以上这些教育缺陷,我认为,老师应该采用新的教育思想,新的教育方式,和学生走到一起,担任起教师、朋友、亲人三种角色,与他们共同学习,共同生活,共同进步,师生心连心,和谐相处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我自己姑且把这种模式叫做“亲和教育”。

 

如何打造亲和教育

一、真心关爱学生

如果说山的可贵在于峻峭,海的可贵在于浩瀚,那么教师的可贵,恰恰在于其真心关爱每一位学生,默默奉献。

  近年来的工作体验使我深深体会到:一腔热情和理论知识并不是教师的全部,更重要的是需要一颗关爱学生、呵护学生的心。

 曾几何时与一位老师交谈中说到:“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就是要与自己的学生一起成长。”

多给学生一份关爱,也就多一份收获。  

1、关爱学生,就是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所谓“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传道授业解惑上,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学生在每天的不断学习中前进,一个年级一个年级的往上升,而我们呢?整天忙碌而无所作为。所以,只有和学生一起成长,我们才能够更好的继续我们的教育事业。  

俗话说:“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我认为:以德服人,以身作则,严格管教,是规范学生行为习惯的有效手段。培养每一个学生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我们教师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学生的头发长了,指甲长了,我们要引导他们去修剪;学生的衣服脏了,要督促他们清洗,更换……但是在做这些事情之前,我们更应该检查一下自己,如果你的指甲都很长了,都没有修剪,如何说服学生呢?我们学校良好的校园环境也是靠大家共同努力而取得的。我们的讲究卫生口号是“从捡起身边的垃圾做起,捡起一片垃圾就是捡起文明 ,丢掉一片垃圾就是丢掉自己的品质”,只有我们教师亲自动手,亲力亲为,以身作则,起模范作用,教育引导我们的学生,学生才会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关爱学生,更应该要尊重学生。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学生的成长经历,生活环境,个性特点都不一样,因此,他们对爱的需求方式和理解也不尽相同。我们只有了解每个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和心理变化,对症下药,让他们能感受到我们的关爱,并接受我们的关爱。所以,作为人文化的教育,我们每一位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更应该时刻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心理动态,尊重学生的人格。  

3、关爱学生,就是要信任学生。  

学校是一个大环境,在这样的一个大家庭里面,不同的班级是这个大家庭的成员。一个良好的班集体,班委在班级的管理工作里,作用是相当大的,是班主任老师的左膀右臂,也是各个科任老师的得力助手。 魏书生老师的班主任工作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所以我们老师要充分的相信我们的学生,给他们一个展现自我风采的机会。  

4、关爱学生,就是平等的看待每一位学生,关爱每一位学生。  

俗话说得好:“五个指头有长短”。更何况是我们每一个独立个体的人。在我们的班级中有所谓的好学生与坏学生之分。可是严格来说,什么样的学生是一个好学生,什么样的学生又是坏学生呢?我们不能够武断的就一个方面去判断一个我们学生的好坏。“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应该用发展的,变化的眼光看待我们的学生。

多年来,我始终认为,教师对学生的关爱,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陶行知先生曾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身为新时代的教育者,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更应该学会做人。                 

二、真诚引导学生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而爱和信任是教育的前提。我对他的真诚消除了我们师生之间的对立情绪和戒备心理;我对他的爱心平复了他内心的波澜,使我自己学会了情感上的进退自如。从而使他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教育,思想出现了转折,最终达到转化的目的。由此可见,对待学生,暴风骤雨式的批评只能使其恶化;只有用“真诚感化,爱心引导”才能真正起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三、真情构建课堂

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课堂教学的改革首当其冲。教学效果重在课堂。那么怎样的课堂气氛才能有益于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呢?以往的课堂教学总是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课堂气氛死板。老师总是唱着“独角戏”,总是“高山流水”和者寡。在这里就自己的一点见解跟大家共同探讨。

教学中,老师往往是一本正经,表情严肃,整个一节课中难得一笑。因此使整个课堂处在紧张严肃又枯燥无味的气氛中。让整个教学处于被动状态。要想改变这种局面,关键在于教师放下“师架子”换掉严肃的面孔,给学生一张可亲的脸。让学生从心理上接近老师,从而亲近课堂,积极参与。使课堂洋溢着随和。有利于开展教学活动。

在课堂教学中提问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都保持沉默,把老师“晾”在讲台上,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时可能是学生回答错误老师随意训斥学生,给学生带来一种压抑感,以至厌恶感。因此学习的积极性受到很大的挫伤,整个课堂处于被动状态 。怎样改变这种局面呢?关键在于改变师生关系,老师要给学生一种可敬可亲的感觉,学生自然就喜欢你的课堂。学生就会少了唯唯诺诺的心理,产生求知欲。当学生回答错误是可以说;“在多考虑一会儿,你可能是不留心,但你能站起来回答这个问题已经很好了,继续努力”。当提出问题时可以说“看看同学们谁能最先想出来”。这样就有了竞争性,积极性也就提高了。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放下“师架子”,以朋友的身份与同学们相处。老师用充满希望的神态和亲切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之学的愉快。老师要了解学生,了解教材,还要了解自己在认知和个性上与学生的差异。做到自我调控,建立有真情实意的师生关系,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与学生“平等对话”,让课堂充满温情,以达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四、融洽师生关系

当前,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存在诸多心理健康问题。造成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的共同努力。其中,师生间的积极情感有助于解决学生多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注意通过各种方式来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人际关系、理解信任的师生情感关系、交往互动的师生教学关系,这样,教师才能自然而然地走进学生的心灵,而他们也乐于主动向教师敞开心扉,使教育之舟漂泊在知识的海洋上,以情感为风帆,更加顺利地载着学生健康成长,驶入成功的港湾。

世界卫生组织宣言近年一再明确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躯体疾病、不体弱,而是一种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均臻良好的状态。”因此,学生健康不仅仅是指生理、躯体方面的,而且应包括心理方面的。

然而,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有关调查表明,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问题,包括厌恶学习、逃学、学习效率低、阅读障碍、计算技能障碍、考试焦虑、学校恐惧症、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等;

2.人际关系问题,包括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友伴关系等方面的问题;

3.学校生活适应,包括生活自理困难、对学校集体生活不适应、对高学段学习生活的不适应等;

4.自我概念问题,包括缺乏自知、自信,自我膨胀,沉湎于自我分析,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差距过大,自贬的思维方式等;

5.与青春期性心理有关的问题,包括青春期发育引起的各种情绪困扰,异性交往中的问题,性困惑、性恐慌、性梦幻、性身份识别障碍等。

在教育活动中,师生双方如果都能如对方所愿,相互之间就会产生积极肯定的情感体验,如高兴、愉快、满意等,并保持接近或亲密的心理关系;相反,如果其中一方不能满足对方的期望和需要,或者一方对另一方表示不友好、不真诚或发生不利于另一方的行为,就会引起另一方的不安,相互之间就会产生消极否定的情感体验,如抑郁、焦虑、烦躁等,此时双方的友好关系就会中止,或产生疏远、淡漠甚至敌对关系。师生之间无论是亲密关系,疏远、淡漠关系,还是敌对关系,都是师生以情感为中介,以个体的好恶为立足点对对方趋利避害所选择的结果。师生间的情感关系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影响。

教师不仅要放下架子,走到学生中去,成为他们中的一员;而且又能够从学生中走出来,成为指点他们的师长。在适当的时机和场合,或利用跟学生谈心时候,老师不防有选择地公开一点自己的“秘密”,“披露”一点学生感兴趣的“我”,给学生增加一点“透明度”。这样,既可以满足学生对老师的好奇心,增加学生对老师的信息与尊重;也会使学生觉得老师并不只是课堂上讲课、班会上讲理,还很有人情味,从而拉近师生距离,增进师生情感。

事实证明,注重师生间的情感的沟通,就必然能促进教育教学的良好循环,或者说,有效的教学,有赖于有效的交往。在没有心灵隔膜的交往过程中,教师自然而然地走进学生的心灵,而学生也乐于主动向教师敞开心扉。这样,我们的教育之舟漂泊在知识的海洋上,以情感为风帆,就能更加顺利地载着学生健康成长,驶入成功的港湾。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8-05-17 21:17:08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