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日志 > 正文

微课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发布者:秦东军    所属单位:陵水中学    发布时间:2018-06-16    浏览数( -) 【举报】

微课来了,在“互联网+”时代,信息化教学已是学校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而微课是信息化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微课的诞生时基于技术进步、媒体普及、社会需要的微时代的时代到来,微时代有着快节奏高效率、多终端大众化、快捷性扁平化、平民化多形式得基本特点。教育信息化势在必行。如何利用教育信息化,开展教学,成为新时代教师研究的课题。


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翻转课堂,乔纳森·伯格曼和亚伦·萨姆斯, 在2006年,我们观察到,学生真正需要教师在身边帮助的时候,是他们在做功课遇到问题卡住的时候。学生并不需要老师在教室里给他们讲授和传递信息,他们可以自己学习知识内容。于是,2007年美国科罗拉多州的林地公园高中。两位化学老师成为翻转课堂落地实践的先行者。他们开始考虑改变课堂教学的方法,“如果我们预先录制好课堂讲授内容,让学生把观看视频学习作为家庭作业的一部分。然后,我们利用课堂教学的时间,帮助学生弄清楚他们不懂的概念,不是更好吗?” 于是,他们的“颠倒的课堂”——翻转课堂诞生了。经过两年的试验结果进行比较,数据表明,我们的学生在颠倒的课堂环境中比传统的课堂学习效果更好,从那时起,学生的考试成绩不断提高,学生和家长的反馈非常肯定。2010年,卓越的数学和科学教学美国总统奖。


翻转课堂就是学生预习时用移动智能终端从服务器上下载并学习教师预先录制的教学精讲视频,回到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面对面交流、讨论和完成练习的一种教学形态。简言之,就是:课前学生预习+学习,课中合作答疑+练习巩固。它改变了传统教学“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练习巩固“的学习模式。


随着网络的普及,视频压缩与传输技术的发展,无线网络的日渐流行,互联网进入了微时代。我们看到:我们处在信息化时代——教学环境在变,学习方式在变,教学媒体在变。教育信息化、云计算的迅速发展,在这个微时代环境下,“微课”应运而生,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被在线教育界人士广为应用。在“互联网+”时代,信息化教学已是学校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而微课是信息化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的本质就是在教师表述的逻辑中,让学生领悟发现的逻辑。微课只要能做到这一点,就可以替代教师的讲解。萨尔曼·可汗---开创简单的手写微课程,使得翻转课堂的核心——在视频(微课)技术上使微课制作变得易如反掌,微课得以发扬光大。


什么是微课?什么样的微课是能在教学中有效应用的好微课?


一、微课的概念:


1.何谓“微课” ?


 “微课”是阐释以某一知识点或解决某一个问题为目标,以短小的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基本目的的一种支持多终端的视频资源。百度词条是这样解释的:微课是指利用五分钟时间讲解一个非常碎片化的知识点、考点或作业题、考试真题、模拟题的一种微视频。微课的作用为“解惑”而非“授业”,它用于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网络在线课后辅导,不能代替课堂的新知识教学。

2.微课的形成:


微课是在特定的课堂教学环境中制作完成,用于虚拟环境的教学或学习,能够支持多平台多终端。


二、微课的特点:


微课的内容:


将学习目标聚焦在某一环节上,利用最短时间阐释某一种想象或精讲某一个知识点、教学重点、难点、疑点、考点、作业题、典型例题等。


短、小、精、悍


短是指时间短:一般不超过10分钟。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和视觉规律。


小是指资源容量小:教学主题聚集、教学目标明确。开发难度小,易传输、交流和共享。


精是指内容精炼、设计精细、活动精彩。学习针对性强,聚焦重难点,简洁生动。


悍是指资源应用面广、适合不同对象、教学效果显著。交互性强,随时随地学习,反复观看。


三、微课的分类:


1.按照教学方法分类


讲授类、启发类、讨论类、演示类、练习类、实验类、表演类、自主学习类、合作学习类、探究学习类


2.按照教学环节分类


课前复习类、新课导入类、知识理解类、巩固练习类、知识拓展类


3.按使用技术分类


课件(PPT)类、录屏类、白板类、录像类、快课类等。


 

解题型、讲授型、答疑型、实验型、其它类型。


课程精讲类:知识点讲解、知识精讲、例题解析、答疑解惑、错误分析


学习方法指导类:


实验探究类:一些理科的实验模拟或直观拍摄。


操作示范类:


虚拟面批类:


游戏学习类,(有待于老师们实践创新)


四、微课的基本特性:


1.完整性:片头、中间过程、片尾;基本教学要素完整,如导课、教授(实训)、结课等,可独立适用。


2.多样性: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


3.易用性:易传播、易获取。


4.开放性:共享、更新。


5.多媒体性:支持多种媒体工具浏览学习。


微课不是知识浓缩,也不是课堂切片,而是完整的知识点教学。微课已经被公认为最有前途的学习资源!


五、微课的适用与多种对象。如在校学生、在职教师、行政管理者和社会公众。


对学生而言,手机、移动数码产品的普及无形中改变着他们的阅读和学习方式。“微课”利用网络平台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面对面教学加网上在线学习的混合学习已成必然。面对面教学的优势是教师主导,能做到高效引导、启发,但存在“对学生个体关注不够,个性化学习很难开展“的缺点;而网上在线学习是高效率利用优质资源,自定步调的学习方式,强调自学,但存在学习者缺乏专业支持、引导与监控的缺点。两者相互配合,恰好可以做到完全互补,因此,在生物教学中有效使用微课是提升生物教学有效性的有益尝试和重要手段。夸美纽斯以来的传统课堂教学,无法解决的个性化教学问题得到了解决。


对教师而言,“微课”将改变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通过制作微课能促进教师提高专业水平发展。通过选题,教学目标更加清楚,教学内容更加明晰,针对难点、易错点的教学设计,加深了教师对教材知识内容的进一步理解。通过短短的10分钟的视频,简明扼要、逻辑性强、易于理解的教学语言提高了教师知识讲解与总结的能力。在拓展学生视野的同时,也丰富了教师的教学资源。并实现教学观念、技能的迁移和提升,从而迅速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无论是对于学生还是对于教师而言,微课无疑都是一次思想改革。它促成一种自主学习模式。同时,还提供教师自我提升的机会。最终达到高效课堂和教学相长的目标。


六、做微课的意义


微课的质量主要取决于对其进行的教学设计,合理的教学设计是保持学习者有意注意的最佳方式。那一个好的微课应该如何进行教学设计,提高学习者的学习质量呢?10分钟能做什么?


在教学需求角度和技术应用角度之间应如何选择路径呢?都是微课的设计与制作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微课设计思路可分为五步:分析、设计、制作、应用、评价。


1.分析就是进行学情分析、教材分析;确定重难点、疑点,选择适合用微课呈现的内容,细化成知识点。2.设计就是确定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策略、确定教学顺序、设计辅助资源、选择制作工具。


3.制作及时通过选题、设计脚本、准备素材、录制、后期处理,完成微视频。


4.应用是指使用微课、上传微课到资源库或网上、共享微课。


5.评价有自评、专家评、使用者评等多种形式。


研修日志

最新研修日志

热评研修日志

热门研修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