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日志 > 正文

无声的教育更有力量

  发布者:郑梦莹    所属单位:民大附中陵水分校    发布时间:2018-06-20    浏览数( -) 【举报】

无声的教育更有力量

     初中阶段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性格在这个阶段初步确立,思维在这个阶段逐步成长。孩子在这个阶段具有极强的自尊心自尊心是一把双刃剑。无论作为父母孩子老师,如果还像小学那样,出了问题,对孩子就是一味的申斥,尤其是当着其他人的面,不允许孩子申辩。这样做,非但起不到教育他的效果,反而会引起他对你的排斥和反感。孩子听到你披头盖脸的教育,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很没有面子,今后怎么还能在同学们面前抬起头来,而不是反省自己到底是不是错了或错在哪里。这个阶段的孩子除了显性教育外,应该逐渐的向隐性教育发展,即对孩子的教育倾向于“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隐性教育是什么?就是利用环境情景去教育孩子,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最主要的是隐性教育更容易被孩子接受。有一阶段孩子在家一遇到自己不顺心的事的时候就会说:“真烦人。”我一听吃了一惊,心想:“孩子怎么会说这个口头禅了,这可不好。”突然,我想起来,天哪,我自己就总不经意的说这句口头禅,这时我没有直接告诉孩子不要去说,暗暗下定决心,自己以后不能再说这句话了。慢慢的我发现在我不再说以后,孩子慢慢的也不再说了。父母老师是孩子的榜样,有时候,我们直接说教反而会激起孩子的叛逆心理,不如我们亲自去示范,这样会达到更加意想不到的效果。即很简单的达到了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了。

初中孩子思维敏感,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坏的影响。所以作为老师父母要经常关注孩子的各种情况,尤其是他交往的朋友。尽量给孩子创造一个单纯的、积极的成长空间隐形教育还可以通过同学之间恰当的引导。

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创设适当的环境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做人也亦当如此,善于动脑,善于观察,善于总结,就会体会生活的快乐,孩子的学习也就快乐起来!

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而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建立在良好的规则意识与执行规则的能力上。大到以规则意识培养而闻名的军校,小到生活的每一个细节。这些规则意识及习惯的形成不是靠说教,而是在自然的社会环境中,从还在能接触的生活、活动情境中,从人与人交往的合作体验中形成。他们注重保持学校教育与社会行为的一致性,在逐渐理解的基础上不断加深印象,达到认同,逐渐把“隐性”的规则意识渗透为外显的规则行为。这种力量比单一的说教更有效、更能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研修日志

最新研修日志

热评研修日志

热门研修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