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日志 > 正文

初中音乐教学研修日志

  发布者:罗雨薇    所属单位:民大附中陵水分校    发布时间:2018-06-21    浏览数( -) 【举报】


新课标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 是实施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 它的出台, 给了 教师广阔的教学创新空间。 通过这几天的研修, 让我认识到, 每个音乐教师都要不断的进行 心态调整、 进行理念的更新, 都要成为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教师。 以下面几个方面的问题应 该引起我的思索:

一、教学视角的变化

新课标要求教学内容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 且有益于他们解决社会问题, 从而提高他们 的音乐修养。因此, 实施新课标迫切要求教师转变原有的课程价值观, 开发课程资源, 以多 元的视角审视教学。 现代社会生活中, 伴随着大量音乐现象, 诸如, 礼仪音乐 (节日、 庆典、 队列、迎送、婚丧等) 、实用音乐(广告、健身、舞蹈、医疗等) 、背景音乐(休闲、餐饮、 影视等)同每个人的生活密切相关。了解音乐与生活的关系,使学生热爱音乐、热爱生活, 进而让音乐伴随终生,提高生活质量。在设计具体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从生活体验入手,从 自身音乐经验出发,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及音乐现象,主动去探索、思考音乐与人生的关系, 使音乐学习成为一项生动、具体、艺术化的生活体验。比如:在一节音乐课上,给学生欣赏 Flash 要学生评价和修改里边的音乐音效。学生积极性很高,这节课就上的特别非常生动有 趣,还让学生学会了关注自己身边的一切音乐现象。

二、教学方式的转变

1、从课内到课外

在音乐学习中, 为了让学生有实际的体验, 可以让学生收集课堂以外的音乐资源运用在 音乐教学中,也可把教学活动拓展到课外等。比如:在初一第二单元的《走进大自然》的教 学中, 我让学生利用网络等手段收集相关资料、 在大自然中找音乐中表现内容、 也让他们尝 试用自己的音乐语汇表现自己生活中的音乐。

2、从本学科到跨学科

实践证明, 中小学接受音乐教育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 因此, 音乐教育必须具有宽阔的 视野,必须保持开放的态度。如在中小学各门课程中:语文、历史、地理、生物„„等都或 多或少与音乐有着一定的联系, 这也使得音乐教学与这些课程之间的联系成为了可能。 课外 音乐活动、 社会音乐教育环境便都成为, 也应该成为音乐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如:音乐与 舞蹈结合来表现音乐;与美术结合使音乐更形象;与语文中的诗词、戏剧沟通等。

三、教学重心的转变

1、丰富情感体验、培养表现能力

新课标提出要 “培养学生自信的演唱、 演奏能力及综合性艺术表演能力, 发展学生的表 演潜能, 使学生能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 融洽感情, 在音乐实践活动 中使学生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情感的陶冶。 ”在我们的音乐教学中,其实每节课、每个音 乐知识都需要情感的投入, 教师要做好正确的启发和导向工作, 让学生在每次音乐学习过程 中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美的享受。

2、 强调创造探索精神

由于音乐的自由性、 模糊性不确定性给人们对音乐的理解与表现提供了想象、 联想的 广阔空间。 因此,音乐是创造性最强的艺术之一。 河师大的张睿婷教授在上 《音乐作品鉴赏 与教学》这节课时, 提出:如果仅仅把音乐创造融在其他音乐教学内容中,就不可能充分发 挥音乐教育的审美育人的作用, 只有把音乐创作作为中学音乐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独立出来 加以强调,中学音乐教学才能获得最大的教育教益。比如:为了指导学生的创造探索精神, 给学生欣赏谭盾的《水》 、 《破铜烂铁敲起来》等“另类音乐” ,让学生去思考为什么这些看 似不可能发出乐音的, 不是常规乐器的东西居然也能奏出这么美妙的音乐?在关注对学生创 造力培养的同时,更要关注音乐教育方式的创新。对音乐教学更有创新探索的精神。

四、教学评价的转变

教学评价是教学工作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基本环节, 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也是教 育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要求:“应在体现素质教育目标的前提下,以音乐 课程价值和基本目标的实现为评价的出发点,建立综合评价机制。 ”这就与我们以往的“成 绩考核”有着重大的区别。新课标的评价是包括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对 学校的教学管理、教学质量,以及对本课程的建设和发展进行全面的评价。 总之, 我们音乐 教师只有重新审视音乐课程的标准、 理念,在研究和思考状态下认真学习, 不断反思、 不断 进取, 认识到音乐教学应该尽可能地做到生活化、 社会化、 多元化与个性化„„才能做一名 优秀的音乐教师。


研修日志

最新研修日志

热评研修日志

热门研修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