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课程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如何在体育课堂中做到安全教育与德育渗透。 作业周期 : 2018-05-142018-06-30

作业要求 :

作业标题: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如何在体育课堂中做到安全教育与德育渗透。

作业要求:1,内容要结合教学中发生的事例。

          2,字数不少于300字。

截止时间:6月30日 (满分10分)

发布者 :林道赟

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如何在体育课堂中做到安全教育与德育渗透。

提交者:学员林杉    所属单位:陵水中学    提交时间: 2018-05-20 14:44:32    浏览数( 0 ) 【举报】

浅谈如何在体育课堂中渗透德育


育是学校教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体育课的目的是在课堂上让学生得到身体的锻炼,帮助学生成长发育,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学会终身锻炼的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掌握各项体育运动的水平,让学生在学习时感到幸福和快乐,提高学生的意志品质,增强集体主义精神及自我约束的能力。在体育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德育,体育学科在内容、形式、方法、措施上都有自己独特的德育优势。

一、重视体育学科,才能更好地向学生渗透德育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体育学科并没有受到社会、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的足够重视,都认为体育课不是升学考试的必考科目,学生没有什么可学的。有些人甚至认为体育课就是老师带领一群孩子随便玩玩,学生只要在课堂上不出事,让孩子玩儿高兴、玩儿快乐,就达到目的了,更别说指望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渗透思想品德、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德育内容了。可是这些年,由于多种原因,导致全国小学、中学、大学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严重下降。有的大学在运动会的中长跑比赛中甚至发生了运动员猝死的事件,从而导致个别大学因为怕学生出现事故而取消了传统的中长跑比赛项目。最近几年,国家教育部充分认识到了这一严重问题,果断采取了一些提高全国中小学生身体健康水平的硬性措施。例如,教育部要求中学生体育课由原来的每周两节增加到每周三节,而且必须上好、上满,其他学科不得占用,要求在校学生每天必须坚持锻炼一小时,要求各学校加强两操、大课间、业余锻炼的管理及广泛开展各种体育活动,把体育学科的考试规定为中考必考项目。这些措施的提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校体育课时得到了保证,社会、学校、学生、家长越来越重视体育学科,学生身体素质逐年得到提高,体育学科受到了重视,形成了良性循环,从而为德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渗透提供了良好的氛围和基础。

二、加强教师自身能力,更好地向学生渗透德育

1.体育教师要提高业务能力素养

一名体育教师业务能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如果一名体育教师平时连课都讲不清楚,学生听不明白,学生在课堂上应该学到的知识学不到,那么这名体育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就可想而知了,这样的课堂难以实现体育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的目标。为了更好地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体育教师平时一定要加强业务学习,多钻研教材和课标,认真备好每一节课,认真写好每一节课的教案,认真制定教学计划,平时体育教研组一定要定期组织组内教师业务学习,进行业务交流和研讨。教师的业务水平提高了,学生就会发自内心地佩服老师,这样的体育老师上课定会游刃有余地驾驭课堂。教师在这样秩序井然、相互尊敬、和谐的课堂上才能够尽情发挥,才能顺其自然地對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也会对老师更信服和钦佩,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2.体育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师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和一言一行,对学生都能产生重要的影响。学生有尊严和自尊心,尤其是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性格非常叛逆,教师的语言稍不注意,就有可能导致学生出现意想不到的过激行为。体育教师平时要多了解有关中学生青春期的一些心理常识,上课时一定要尊重学生,语言要和蔼可亲,态度要耐心细致,让学生感觉到老师是一个自己信任的人,是个亲切的人。体育教师在课堂上处理问题时,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情绪不要失控,不能说脏话,更不能打骂和体罚学生。如果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体育教师不仅不能解决已经出现的问题,还会使问题向越来越不好的方向发展,事情将会无法收场,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也只会越来越僵,教师在后续上课过程中将会更加难以驾驭课堂。如果教师解决问题的方式选择不当,还会大大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的心理受到强烈的打击,由于叛逆心理的作用,学生会和教师产生对立情绪,严重时会不理睬老师,甚至会和老师对着干。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的心理和生理都会朝不健康的方向发展,这样的课堂不但不会给教师进行渗透德育的机会,反而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起到负面作用。因此,教师一定要注重自身的言行,要关注学生,和学生交朋友,同他们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平等关系,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接受教师、喜欢教师、听从教师的教导、教师的言传身教才能更好地影响学生,才能在教学中对学生自然而然地渗透德育,使教师的教育行为起到意想不到的渗透德育效果。

三、体育教师要抓住课堂的各个环节进行德育

一节课的教学过程是否顺利,能否完成课前预计的教学任务,这和学生的课堂纪律及学生的课上表现都是息息相关的。教师在平时教学时,要对学生积极引导和规范,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集体观念和组织纪律性,时间久了,学生就会自觉形成这种思想和意识。在课堂的每一个环节,教师都要抓住机会向学生渗透组织纪律性、团队精神、不怕苦、不怕累、奋发向上的精神。我们体育教师都知道,一节完整的体育课大致分为: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比如,开始部分是课前学生的集合,在上课铃响起的时候,学生还都在操场上玩儿得正起劲,思想还集中在玩儿上,有时听不到上课铃。针对这一情况,我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工作,讲明白及时集合是一节课的开始,要求学生每节课要提前半分钟到达集合地点,当然,想要让学生做到,教师首先要做到课前提前三分钟站在操场上候课,给学生做个表率。接着,体育委员快速整队,学生做到快、静、齐,包括这个部分的队列队形练习,全班都要做到快、静、齐,使全班学生想到集体荣誉,想到自己是集体的一员,不能影响集体荣誉,经过一段时间的规范,每个学生都会自觉形成关心、爱护集体的思想,并在课堂活动中体现出来。体育课堂教学的每一部分内容和秩序都有所不同,各有特点,体育教师可结合实际,采取相应的方式、方法、手段和措施,选择恰当的内容,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四、针对不同的体育活动项目进行不同内容的德育

所有体育运动项目都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勇于拼搏、积极向上等优良品质。体育运动项目自身特点不同,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方面的作用各不相同。比如,对于篮球、足球、排球、接力等集体参与的项目,通过团队配合,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最终取得胜利,这种项目可以培养学生高度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义精神。再比如田径的教学,基本上都是个人完成的项目,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顽强拼搏精神。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针对练习的体育项目,分析我国该项目的过去与现在的情况对比,可列举我国运动员在奥运会上勇于拼搏为国争光的事例。

总之,在体育课堂中进行德育需要从多方面入手,课堂上要处理好师生关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了解并掌握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以身作则,耐心引导,正确利用表扬和鼓励激发学生勇于进取的精神,在体育教学中的不同环节渗透德育,把中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8-05-30 10:06:47

课程作业

最新课程作业

推荐课程作业

热门课程作业

热评课程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