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课程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请结合自己的教学案例,谈谈如何在课前精心备好教学设计,以激发精彩的生成? 作业周期 : 2018-06-062018-06-28

作业要求 :

学了“追问课堂教学的‘真实价值’”一课。对于课堂教学艺术,课堂上的生成,您一定有了自己的思考与见解。请结合自己的教学案例,谈谈如何在课前精心备好教学设计,以激发精彩的生成?(提交作业字数不少于300字)

发布者 :张静晓

请结合自己的教学案例,谈谈如何在课前精心备好教学设计,以激发精彩的生成?

提交者:学员王雄    所属单位:岭门学校    提交时间: 2018-06-09 17:11:16    浏览数( 24 ) 【举报】

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两者缺一不可。教学既要重视知识学习的逻辑和效率,又要注重生命体验的过程和质量。因此,作为教师,要认真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使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一、以预设为基础,提高生成的质量和水平。
  第一, 就教师而言,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弄懂教材的本意和新意,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把教材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其次要拓宽知识面,丰富背景知识。这是教师在课堂中有效地激发生成、引领生成和调控生成的基础。
  第二, 就教材而言,要强调教材的基础性地位和主干性作用,超越教材的前提是源于教材,必须对教材有全面准确的理解,真正弄清楚教材的本义,尊重教材的价值取向,在这个基础上结合儿童经验和时代发展去挖掘和追求教材的延伸义、拓展义,去形成学生的个性化解读。否则,所谓的个性解读和生成就会失去根基和方向。
  第三,就教学而言,要强调精心的预设,课前尽可能预计和考虑学生学习活动的各种可能性,减少低水平和可预知的“生成”,激发高水平和精彩的生成。
  二、以生成为导向,提高预设的针对性、开放性、可变性
  第一,以生成的主体性为导向,提高预设的针对性相对而言,生成强调的是学生的活动和思维,它张显的是学生的主体性;预设强调的是教师的设计和安排,它张显的是教师的主导性。教是为学服务的,它意味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规律进行预设,想学生所想,备学生所想,从而使预设具有针对性。 
  第二, 以生成的不可预知性为导向,提高预设的开放性。
  生成是师生的“即兴创造”,是“无法预约的美丽”,它犹如天马行空,不期而至。为此,预设要有弹性和开放性,给生成腾出时间和空间。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习惯于把课堂上的一切都算计在内,把 “意外情况”、“节外生枝”都视为课堂异端而加以排除,生成自然也就无了立锥之地。教师要确立生成的意识,要深入思考课堂教学的大方向、大环节和关键性内容,把握课堂教学的整体思路和目标指向,为学生的自主活动提供必要的时间。
  第三, 以生成的动态性为导向,提高预设的可变性。
  强调生成的动态性,意味着上课不是执行教案而是教案再创造的过程;不是把心思放在教材、教参和教案上,而是放在观察学生、倾听学生、发现学生并与学生积极互动上。它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不能拘泥于课前的预设,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对设计作出有把握的调整、变更。
  三、教师应走出教学实践活动中的预设和生成误区。
  第一,为生成而生成,刻意追求生成,对生成缺乏有效引领肆意进行盲目生成,事实上是一种违反生成规律和特点的虚假和无效的课堂生成。为此,教师一定要组织和引导学生围绕教学目标、在科学预设的基础上进行开放的互动的合理适度的生成。
  第二,一味追求课堂预设完美,力争教学环节面面俱到、滴水不漏
  老师过度表演和预设的课堂,课堂效益是不会高的。为此,我们教师应转变思想,尊重学生学习的权利和创造性,在老师精心预设和指导下,在课堂上大胆放手让学生根据创设情境进行自主、合作乃至探究性学习,自我反思、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才能使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才能让课堂充满师生智慧,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代课改的需要,把素质教育的人本思想落到实处。

老师评语

要反思自己的教学案例才能在学习中得到收获。

评语时间 :2018-06-25 16:15:38

课程作业

最新课程作业

推荐课程作业

热门课程作业

热评课程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