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课程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第二次作业 作业周期 : 2018-06-162018-07-20

作业要求 :

结合教学案例,分析教学评价与学业评价的相互关系。

发布者 :郑忠若

第二次作业

提交者:学员周宜斌    所属单位:陵水民族中学    提交时间: 2018-06-16 18:37:39    浏览数( 11 ) 【举报】

我认为:教学评价与学业评价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他们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二者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不可分割。

教学评价是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及取得的成效所进行的评估和价值的量度。其中,教学工作既包括教学过程,又包括教学效果。

而学业评价主要强调了学生的学,主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二者所站的角度不同,因此,对这两种活动评价和判断的目标和标准,以及侧重点和方式、方法、手段上有所不同。

1,教学评价像一根指挥棒,对学业评价具有预见性,指导性,方向性和统领性。教师在做教学设计时,不要过高地估计学生的能力。一定要把教学内容的构成、特点,学生已有的探究能力,以及学生在认知中可能存在的障碍和出现的困难做全面的考虑,再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法以及要合理利用教学资源。例如:浮力这一节课的教学中,还应该以教师的主导作用为主,教师在讲述之后,首先动手做实验,起一个示范作用。然后学生才能效仿,之后才能实现师生互动。因为,本节课,教材内容过于简单,可是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要求很高,而且需要时间长,需要掌握四种探究四种计算浮力的方法。即压力差法,称重法,平衡法,和排水法。学生原有的基础和探究能力是有限的,一节课的时间也是有限的,我们要的是高效课堂,而不是一场热闹和争执,如果这时把权利大部分交给学生了,恐怕有点强人所难。因为他们不具有行使权力的能力和基础。学对学生来讲,好像遇到了一位陌生人。试问,他们怎么和陌生人叙旧话新?现在很多专家和老师随意夸大学生的能动作用,并且要求教师的时间不得超过十分钟。这些专家的心情可以理解。也可能有成功的例子。可是在农村中学,我觉得这只是纸上谈兵,极不现实。倘若真的这样做,结局只能是昙花一下,归于失败

2,学生评价中出现的问题,能够折射出教学评价的失误和缺憾,具有反馈性。例如:我们在惯性及惯性定律这一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在得知惯性大小只与质量有关之后,又产生了惯性可能还与物体的速度有关这个误解。比如:有的学生提出:一个自行车的质量是一定的,以较小的速度撞击一个人,人未曾倒下,而以较大的速度撞击同一个人,可以把人撞倒,从而得出惯性与速度有关的错误结论。(事实上能否把人撞到与惯性无关,而是取决于自行车的的动能,质量一定时,速度越大,动能就越大,做功本领越强,人就容易被撞倒)。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境,原因之一,是因为教师在教学语言方面没有力度,对惯性的概念以及物理意义的诠释和讲解不到位,学生似懂非懂,不求甚解。原因之二,是教学资源不够充分。视频,动画和课件制作较或者没有针对性,使整个过程凸显单调,失去教学手段的直观化和形象化。致使学生百思不得其解。与其相似的例子还有:学生在学习了功率机械效率之后,会认为功率越大,机械效率就越高,产生概念上的模糊和混淆。还有他们认为:大气压强很大,所以大气对物体产生的压力就一定很大,不明白压力和压强的本质区别。错误地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不明白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教学评价与学业评价相辅相成,浑然一体。没有绝对的界限.

教师教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学习的过程,任何一方都不具滞后性,因为这两个评价的生成都是以对方的存在为前提,相互依赖。教师的教学活动同时也成为学生体验,感知等实践活动。备课不是仅仅是备教材,更重要的是备教法备学生。就备学生这个事实有力地证明了教学评价与学业评价不可分割。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8-07-03 13:30:52

课程作业

最新课程作业

推荐课程作业

热门课程作业

热评课程作业